法灭尽品第二十

尔时,月藏菩萨摩诃萨复从座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掌向于十方一切诸来菩萨摩诃萨众,口眼微笑,顾视月灯菩萨摩诃萨,而说偈言:

“观此希有慈悲士, 释迦大仙尊导师,
今以此法甘露味, 付嘱夜叉令护持,
普告一切作是言:‘我之正法汝当护,
一切声闻器非器, 当视如子护养育!
为我剃头著袈裟, 勿令于后有恼害,
休息诸恶俭病疫, 亦息非时风热雨,
如是三种精气增, 正法久住于世间,
众生不堕诸恶道, 速能趣向大涅槃。’
我从昔来未见闻, 慈悲希有余土无,
除佛更无余众生, 能令正法久炽然。
诸佛慈悲慧无量, 广持正法令久住,
导师灭后佛正法, 炽然久住事希有。
此土不善烦恼山, 坚固希有最难坏,
转正梵轮法眼住, 悉令住善到涅槃。
此土极恶人与魔, 夜叉修罗鸠槃荼,
彼等究竟灭烦恼, 护持世尊真妙法。
以是因缘得最胜, 能尽所作诸恶业,
彼勤供养于三宝, 是故速能趣涅槃。
断除烦恼牟尼尊, 世间自在大导师,
怜愍一切众生故, 告令护持佛正法.”

尔时,月灯菩萨摩诃萨,闻月藏菩萨说是偈已,复说偈言:

“我欲问佛无边慧, 法眼几时住于世?
如此佛月灭度后, 烦恼痴诤闇世间,
云何贤圣复得集?当作何人方便护?
云何示世安隐道, 能度三趣亿众生?”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向诸菩萨摩诃萨赞言:“善哉!善哉!”
尔时,月灯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以偈问曰:

“我今问佛无边慧, 以我今有诸疑网,
以何因缘法眼灭?云何法灯久炽然?
谁能破坏此法鼓?谁能枯涸正法河?
云何法眼得久住?我当于彼助护持!
为以尸罗精进力, 为以羼提禅般若,
为以何力法久住?唯愿速说何方便!
云何法水得久流?有多亿数助佛者,
我等精勤坚固行, 为令法海不速竭。
大地精味常增长, 及以众生法精味,
枯涸众生烦恼海, 众生更不趣恶道.”

尔时,佛申金色右臂,而说偈言:

“汝等共谛听, 一切有为法,
无常火所烧, 无有少常者。
譬如诸戏人, 作于种种戏,
如是等众生, 皆为烦恼转。
犹如幻芭蕉, 亦如水中月,
三界有为法, 一切皆如是。
诸法我自觉, 道成如先佛!
我今大众会, 天人作证明,
正法付天神, 护持众苦尽,
成于三界尊, 能令法炽盛。
显现八正路, 邪意恶觉灭,
沙门刹利王, 激动相瞋恼。
我今当不久, 涅槃灭无余,
大智诸声闻, 亦随我涅槃。
余方诸佛国, 一切诸菩萨,
具大神通者, 复还向他方。
福德诸国王, 大臣长者灭,
限满百年后, 佛法渐隐没。
薄福众生等, 于我法出家,
不乐于三乘, 亦不畏后世。
活命故出家, 多诈无羞耻,
贪求诸名利, 处处谄嫉妒。
远离于禅诵, 善舍诸善法,
昼则乐言讼, 夜则多睡眠。
乐读外杂典, 舍离佛所说,
复与女人通, 严饰身衣服。
为求名利故, 但营世俗业,
常为他作使, 通致诸信命。
往返俗人家, 贩卖以自活,
乐作诸田业, 又复喜斗诤。
见诸善比丘, 梵行多闻者,
嫉妒复瞋骂, 不容彼坐卧,
而作粗穬语, 诽谤及毁呰。
于诸俗人边, 称扬不善业,
言此诈比丘, 是贼最恶人,
若有供养者, 多得恶名闻,
于彼不获福, 亦莫信彼说。
诸寺恶比丘, 盗说梵行者,
种种不善事, 是以刹利瞋。
彼诸恶比丘, 杂以外文颂,
称赞彼刹利, 能令刹利喜。
毗舍婆罗门, 利喜亦如是,
以是得供养, 持戒被欺陵。
刹利婆罗门, 嫌恨持戒者,
嫌恨持戒故, 致使诸天瞋,
弃舍彼国土, 刹利辅相臣。
向于宝国土, 在彼而安住,
轻贱持戒故, 菩萨亦舍离。
诸天舍离后, 其国大可畏,
恶龙恶夜叉, 罗刹鸠槃荼,
入国夺精气, 及食其肉血。
恶王婆罗门, 毗舍首陀等,
共护国城邑, 及以诸村落。
宫舍国园林, 恶鬼遍充满,
常夺彼精气, 触恼诸刹利。
婆罗毗舍陀, 男女等皆瞋,
复令心变恶, 互共相斗诤。
彼等斗诤故, 布萨行檀绝,
其国水枯涸, 非时风雨起,
饥馑极俭短, 乏少资生具,
果苗不成熟, 地味众生味,
法味及精气, 一切皆损减,
兴动诸兵仗, 互共相劫夺。
如是悭贪国, 恶比丘往返,
复以佛僧物, 饮食诸果药,
持用与俗人, 因此得供养,
奴婢及田宅, 与彼令摄受。
不善比丘等, 以之为尊长,
少智诈多闻, 不喜禅戒者。
禅戒者去后, 为财共斗诤,
刹利闻生瞋, 打害恶比丘,
还俗舍法服, 系闭于牢狱,
以是诸天瞋, 迭共相告语:
‘如是国土中, 旃陀罗王治,
朋党恶比丘, 毁破袈裟服,
自坏己国土, 不久当败亡,
堕在阿鼻狱, 受苦极长远,
于是贤劫中, 无脱地狱时。’
是旃陀罗王, 众圣所厌贱,
听读檀尸法, 谄曲虚诈现。
是王多诈伪, 速灭己国土,
苗稼不成熟, 亢旱及水潦。
鼨鼠恶象暴, 自他国兵起,
曜入非常宿, 大地普震动。
白虹妖星堕, 时气多疫病,
焚烧诸聚落, 速坏国城邑。
剃头著袈裟, 诸佛所加护,
一人出家者, 天人所供养,
唯除诸如来, 无有自在者。
彼旃陀罗王, 讁罚恶比丘,
毁坏三世佛, 二种净法身,
烦恼疮深重, 难得值诸佛,
诸天皆舍离。彼旃陀罗王,
如是国土坏, 法眼当散灭;
诸天舍离故, 如是国土坏,
三种精气减, 毁灭天宫殿,
白法善朋少, 黑法恶党增,
于彼浊恶世, 无有明智人。
所住阿兰若, 乐法安隐住,
彼持我正法, 能令多众信,
鬼神敬信故, 遮障诸怖畏,
增长三精气, 炽然我正法。
彼以禅定乐, 充满天宫殿,
是故以我法, 付诸鬼神王,
遮障恶刹利, 莫恼我声闻。
国王于持戒, 亲近常供养,
破戒不亲供, 舍离各随住。
国王不恼彼, 持戒及毁禁,
刹利净持戒, 彼此皆信敬。
毗舍婆罗门, 不恼诸天神,
正法得久住, 白法常增长。
汝等于此土, 随意而安住,
汝等若发心, 此土常安住。
乃至我法尽, 莫向诸余国,
以檀尸罗法, 令多众归信。
智者能成熟, 彼非是希有;
于彼恶世时, 炽然我正法,
遮障恶刹利, 此事为希有!
慈心常相应, 莫打我声闻,
彼二说正法, 能救地狱苦。
比丘不护戒, 国王莫讁罚,
汝诸刹利王, 莫共沙门斗。
俗人作诸恶, 速趣于地狱,
软语向彼二, 遮除诸恶业。
莫以粗穬语, 亦莫打治罚,
以是国不坏, 增长三精气,
正法得久住, 佛法久炽然。
多有说法者, 能闭三恶趣,
休息世间恶, 增益诸天众,
涅槃门得开, 无漏者则入,
菩萨得增长, 犹如明分月,
能以于六度, 充满诸佛法。
是故诸智者, 所来诸菩萨,
当住于此土, 炽然我正法。
盲冥失道者, 当与正法眼,
众生以六度, 成熟于菩提。
汝等则成供, 三世诸如来,
速证菩提果, 净国作导师.”

大众皆默然, 唯有贤劫众,
弥勒为上首, 一切皆悉起,
合掌而白佛, 咸作如是言:

“我不诣余方!护持佛正法,
尽我精进力, 成熟大菩提,
随于彼时中, 应机而说法。
欲有留难时, 我等不能遮;
法欲灭尽时, 我亦不能遮.”

尔时,世尊告彼白智童真菩萨摩诃萨,而说偈言:

“观此诸菩萨, 勇猛执智炬,
无量阿僧祇, 他方佛土来。
种种善根宝, 归依诸佛海,
慈悲方便力, 于佛法不动。
于此无有一, 能持我法者,
贤劫诸菩萨, 堪能持我法。
于我灭度后, 佛法欲灭时,
所有出家者, 而无有惭耻,
远离功德智, 懈怠不精进,
舍道学世业, 不乐持禁戒,
愚痴与俗交, 多言复无羞,
贪取佛僧物, 染著五欲乐。
如是比丘等, 资生与俗同,
疑惑多贪财, 邪淫怒嫉妒,
见住兰若者, 说其诸过恶,
不乐读诵经, 嗜睡多喜斗。
如是等沙门, 厌贱禅兰若,
坚著于恶事, 自高轻蔑他。
沙门及俗人, 悭贪不舍施,
啖食佛僧物, 多遭种种病,
无有慈愍心, 少力恶喜斗。
以是天不雨, 润泽悉枯涸,
饥馑遍世间, 果实无滋味,
乏少于饮食, 瞋诤相侵夺。
造十不善业, 少福无供养,
法味不纯厚, 行法心亦薄,
迭共作粗想, 杀害无慈愍,
不孝于父母, 亦不供尊长,
多修世俗行, 疑惑复嫉妒,
贪染于邪法, 非法无厌足,
贪求无厌故, 是以久流转。
如是诸国王, 及以辅相臣,
沙门婆罗门, 毗舍首陀罗,
乐斗憎持戒, 互共相谤毁。
南方边夷国, 王名波罗帝,
百千诸军众, 士将共围绕。
西方边夷国, 有王名百祀,
亦将百千军, 前后共围绕。
北方边夷王, 名善意释迦,
士将诸营从, 围绕亦百千。
东方睒弥国, 王名为大军,
眷属百千众, 围绕而侍卫。
大军王有子, 名之为难看,
生时身著铠, 把刀血涂身,
大力身坚固, 而从母胎生。
是时长者等, 大臣五百人,
同时俱生子, 身亦著铠甲,
执刀血涂身, 皆从母胎生,
是日于其国, 天龙降血雨。
五百长者子, 难看同处养,
难看年七岁, 父王授其位。
边夷三恶王, 又至北天竺,
破国杀害人, 怨仇妒女色,
积财以火烧, 瞋怒向中国。
边夷王等来, 毁破佛塔寺,
杀害诸众僧, 劫夺佛僧物。
病瘦诸比丘, 不能走逃避,
少壮强力者, 散走于诸方。
诸余比丘等, 少年初出家,
未善学戒者, 威仪法不具,
处处走逃避, 随至被欺陵,
毁辱而打骂, 恒受诸苦恼。
彼三边夷王, 及与诸军众,
渐诣拘睒弥, 十二年中斗。
三王及眷属, 难看王杀尽,
统领阎浮提, 而作一盖王。
于后大悔恨:‘我获无量罪!
颇有明比丘, 当于我忏悔?’
说言有三藏, 父名为火施,
种姓常清净, 是大婆罗门,
子名失师迦, 高才智勇博,
释子中大名, 今住波梨国。
时王即遣使, 请彼三藏来,
为王演正法, 令王生敬信。
‘我于十二年, 战斗大作罪,
三王及眷属, 军众我杀尽。
我亦十二年, 具设般遮会,
普告阎浮提, 释子皆来集。
所有诸比丘, 住在阎浮提,
愿各悉来此, 受我等供养。’
比丘等悉集, 睒弥般遮会,
在路有饿死, 或病在道傍,
中有遭水毒, 或值贼虎伤,
或复坠山涧, 比丘死无数,
余残到睒弥, 威仪法则坏,
百千皆来集, 设大般遮会。
初起般遮日, 大云皆悉起,
普遍阎浮提, 降澍于大雨。
时王甚欢喜, 此是众僧力,
比丘既集已, 互共相借问:
颇见我和尚?及问阿阇梨,
知识诸等侣, 同学何处去?
‘我今得来此, 彼或道路亡!’
高声大悲哭, 相恋而嗥啼,
失师三藏起, 少时静默住。
比丘大嗥哭, 惆怅不自抑;
王见彼嗥哭, 晓谕亦不止。
时王自思惟:‘此有罗汉不?’
天神夜告王:‘还于波梨弗,
善财长者子, 名曰涷罗多,
是大阿罗汉, 恒在香山中,
三明解脱具, 而来安住此。’

今于此大月, 十五日布萨,
由此布萨故, 百千众集会。
中有一三藏, 复有阿罗汉,
于时诸天众, 皆来听布萨。
今是最后集, 当作无上护,
法幢当摧折, 法炬当散灭,
法山欲崩颓, 法海当枯涸!
八种功德水, 最后当亦竭!
比丘众声乱, 三藏于时起,
高声言寂静:‘谛听戒律仪!
所有诸释子, 一切皆来集,
我于此众中, 多闻到彼岸,
学戒犹不净, 何况于余人?
若有一比丘, 能持此禁戒,
威仪无缺者, 今当为布萨。
若于毗尼戒, 威仪无缺犯,
于此大众前, 有者今当现,
为学戒律者, 今当作布萨!’
罗汉涷罗多, 即起师子吼:
‘依如经中说, 我学戒清净,
决定无有疑, 布萨我当听,
如佛之所说, 禁戒我善学!’
三藏有弟子, 名曰鸯伽多,
懆恶即瞋骂, 咄彼涷罗多:
‘经中未见汝, 是学戒律者,
大德如是说, 云何故违反?’
鸯伽瞋极盛, 两手执大棒,
打杀阿罗汉, 净戒可敬者。
诸善比丘等, 大哭而嗥啼,
各各相瞋怒, 毁破身衣服。
时有大夜叉, 名目佉檀提,
于佛深生信, 敬重佛正法,
即以金刚杵, 杀害彼鸯伽,
由杀阿罗汉, 无著涷罗多。
复有恶比丘, 名曰鸡多罗,
两手亦执棒, 复杀彼三藏。
比丘皆悉起, 各各共相杀,
百千诸比丘, 存活者无几。
是时须臾顷, 大地普震动,
于其虚空中, 出大恶音声。
四方起大恶, 火爨数百千,
火幢大可畏, 现住在空中。
彗星及妖星, 四方而流堕,
千亿诸天神, 皆作如是言:
‘释迦所集法, 今日当隐没!’
色界诸天子, 一切欲界天,
正法隐没已, 大声悲嗥哭。
见佛诸夜叉, 堕地而宛转:
‘从今于世间, 更无有佛法!
律仪木叉戒, 一切悉空无!
闇冥遍世间, 无救无归趣,
诸人等不久, 无异于獐鹿。
法幢当摧折, 法鼓声亦绝,
甘露门闭塞, 法师亦丧亡!
法炬当散灭, 法轮更不转,
正法桥破坏, 法足不复行,
法水止不流, 法河永枯涸,
法山欲崩颓, 法海当复竭!’
住林阿兰若, 所有诸天子,
于时大怖畏, 悲嗥而自扑。
有诸魔眷属, 邪见诸恶党,
歌舞皆欢喜, 踊跃弄衣服:
‘释迦所说法, 趣彼甘露者,
隐没是其宜, 我法得炽盛。’
难看王既知, 正法隐没已,
从初至后夜, 出城往诣彼,
见诸比丘尸, 堕地即闷绝,
良久乃得苏, 而复更悲啼:
‘见杀阿罗汉, 三藏失师迦,
无量比丘死, 我亦不久活。’
收拾阿罗汉, 别取三藏尸,
及诸比丘丧, 种种而阇维。
余残在比丘, 召唤集一处,
肴馔众美味, 种种而供养。
复舍千万宝, 一宝直百千,
以此众宝物, 拟造五百寺。
一一诸比丘, 各施百千物:
‘师等在此住, 我等当养育,
为我说正法, 我当至心听!’
一切皆默然, 无有说法者。
其王三劝请, 白诸比丘已,
亦皆默然住, 一切无说者。
王白诸比丘:‘可不知法耶?’
语已袈裟白, 染色不复现,
从床皆堕落, 宛转在于地。
咸皆称佛言, 佛法宝隐没,
须发爪皆长, 诸法亦忘失。
当时虚空中, 大声震于地,
一切皆遍动, 犹如水上轮。
城壁碎落下, 屋宇悉圯坼,
树林根枝叶, 华叶果药尽。
唯除净居天, 欲界一切处,
七味三精气, 损减无有余。
解脱诸善论, 当时一切尽,
所生华果味, 希少亦不美。
诸有井泉池, 一切尽枯涸,
土地悉碱卤, 剖裂成丘涧。
诸山皆焦然, 天龙不降雨,
苗稼皆枯死, 甘蔗劫贝药。
生者皆死尽, 余草更不生,
雨土皆昏闇, 日月不现明。
四方皆亢旱, 数现诸恶瑞,
十不善业道, 贪瞋痴倍增。
众生于父母, 视之如獐鹿,
众生及寿命, 色力威乐减,
远离人天乐, 皆悉堕恶道。

“如是不善业, 恶王恶比丘,
毁坏我正法, 损减天人道。
诸天善神王, 悲愍众生者,
弃此浊恶国, 皆悉向余方。
先佛不作者, 我今为众生,
弃舍身寿命, 为增三精气。
悲愍众生故, 舍寿第三分,
令我法海满, 洗浴诸天人。
过去诸如来, 依寿而灭度,
彼于七日后, 正法皆隐没。
今我涅槃后, 正法五百年,
住在于世间, 众生烦恼尽,
精进诸菩萨, 得满于六度,
行者速能入, 无漏安隐城。
像法住于世, 限满一千年,
剃头著袈裟, 持戒及毁禁,
天人所供养, 常令无所乏;
如是供养彼, 则为供养我。
若有为我法, 归依而剃头,
身著袈裟衣, 说彼是我子,
假使破禁戒, 悉住不退地。
若有挝打彼, 则为打我身;
若有骂辱彼, 则为毁辱我;
是人心欲灭, 正法大明灯。
故为器非器, 舍寿第三分,
为众得安乐, 饶益诸天人。
我昔行苦行, 为诸众生故,
舍已自身乐, 令法久炽然。
我昔舍身命, 为诸病人故,
亦为贫众生, 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菩提, 舍财及妻子,
宝象马车乘, 令法久炽然。
我昔供诸佛, 缘觉及声闻,
父母诸师长, 令法久炽然。
为闻菩提故, 无量阿僧祇,
备受种种苦, 令法久炽然。
我修戒律仪, 长夜常勤行,
十方佛为证, 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忍辱, 忍诸恶众生,
为众除烦恼, 令法久炽然。
我昔勤精进, 坚固常伏他,
度脱诸众生, 令法久炽然。
我修禅解脱, 无色三摩提,
恒沙不可数, 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般若, 住在于闲林,
演说无量论, 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怜愍, 舍已身血肉,
及舍身支节, 为增长法眼。
我愍恶众生, 以慈而成熟,
安置于三乘, 增长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 度脱诸恶见,
安置于正慧, 法雨令不绝。
我昔以四摄, 救度诸众生,
灭恶烦恼火, 令四众久住。
我昔除外道, 诸恶邪见网,
安置于正路, 四众得供养。
我为彼舍命, 慈愍度众生,
不令世间闇, 而有所归趣。
如是于后时, 欲令法不坏,
是故嘱法眼, 饶益诸众生。
于我灭度后, 菩萨向余方,
为欲不灭坏, 一切贤圣法,
故我今说咒, 令法久炽然。
金刚密无缺, 解脱味所依,
所有十方佛, 当与我说欲,
在此所来者, 大众亦与欲.”

尔时,世尊为令正法得久住故,说大陀罗尼咒:

“哆地夜他 阿婆牟寄 婆牟寄 质阇牟寄 佉罗牟寄 遮罗摩兮 阿兮 阿兮 达啰婆帝 摩呵地唎滞 悉耽婆罗兮 阇迦利 磨什婆[(匕/矢)+籴)] 达啰牟驶 能伽咩 什婆[(匕/矢)+籴)] 什婆啰 摩涅婆波 苏婆诃.”

尔时,世尊说此金刚坚固深密解脱味体陀罗尼句时,遍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降华雨,一切乐器不鼓自鸣。诸来大众遍满大地,皆悉悲泣流泪赞叹,而作是言:“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甚为奇特,未曾有法大悲具足,随彼众生为成熟故,安置显现未来法故舍第三分寿.”
说是语时,在会众生依烦恼身者心得敬信,尽虚空量诸众生等未发无上菩提心者皆悉发心,九十二那由他众生得柔顺忍,八那由他众生得首楞严三昧圣灯三昧,十万诸夜叉见四真谛,二千菩萨得共行测量毗尼三昧,六十四百千阿修罗得殊胜行那罗延三昧,八那由他百千诸天得清净行三昧,三十那由他百千鸠槃茶得胜幢上灯三昧,二十那由他百千诸龙得不欺陵力行三昧,二万比丘尽诸有漏心得解脱。
尔时,智炬童真菩萨摩诃萨,白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了知清净士,观此释迦牟尼如来,以大名称充满十方诸佛国土。云何充满?谓释迦牟尼佛从初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来,于一切众生平等安置,以福田心种种勤修而行布施,于一切菩萨道修最胜行,成熟一切诸众生故发最胜愿,舍清净国至此五浊众苦世界,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觉。以大慈悲因缘力故,为无间业、诽谤正法、毁呰贤圣一切不善恶业缠缚,十方一切清净佛土所弃众生,为诸烦恼之所缚者,成熟如是诸众生故,于此娑婆世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一切菩萨道修最胜行。是人今于五浊世界,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觉,此无间业诸众生等,种种骂辱诽谤如来,轻贱毁呰,勤加逼恼。彼等以嫉妒因缘故,种种方便心欲杀害,复以种种兵仗刀箭、[矛+(替-曰+貝)]鉾钺爷、崩大石山、毒药、水火,复放狂象、师子、虎、豹、恶牛、恶狗勤加害佛;尔时如来犹于彼等诸众生所,以大慈悲哀怜覆护,踰于父母视其一子,于诸苦海方便拔济。是以今佛释迦如来,于十方佛土名称普闻。今复为此诸众生故,以一切法付嘱天、龙、诸鬼神等,为令法眼久住炽然;复为众生舍第三分寿,亦为法眼久住炽然,一切声闻器以非器,及诸剃头著袈裟者,为护持故,不恼害故,增长三精气故。以是释迦如来于此十方一切佛土、一切如来、一切菩萨摩诃萨、一切大智诸天人所,极得名称充满十方。是故一切诸来菩萨摩诃萨等,各各相与随力所堪,皆设第一最上供具,供养如来尊重恭敬.”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菩萨摩诃萨等,从座而起,口眼微笑。彼诸菩萨于此娑婆世界,遍雨种种宝供养具供养世尊,有雨碎金,有雨碎银,有雨碎毗琉璃,有雨碎玻瓈,有雨赤真珠,有雨碎玛瑙,有雨碎砗磲,有雨龙蛇所爱重者碎栴檀香,有雨牛头栴檀香,有雨多摩罗跋香,有雨黑坚沉水香,有雨种种众妙宝华,有雨七宝盖、七宝幢、七宝幡、金缕真珠、璎珞环钏,有持劫波如意宝树,有持宝衣树,有持宝华树,有持宝器树,有持宝香树,供养世尊。复有菩萨,于娑婆土所有树林华叶果实一切草木,变成七宝而供养佛。复有菩萨,于娑婆土一切所有山石塼瓦,变成七宝而供养佛。复有菩萨,于娑婆土一切所有大地界分,变为微妙诸天宝香而供养佛;一切众生依地住者,彼等七日七夜身心快乐犹若诸天。复有菩萨,于娑婆土一切所有大水界分,变为诸天第一微妙甘露美味香洁醇具水界;众生七日七夜身心快乐犹若诸天。复有菩萨,以一切风变为微妙清净香风而供养佛;于三恶道所有众生,一切无余香风触故,七日七夜身心快乐犹若诸天。尔时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四天王身天及诸天女一切无余,而以种种微妙音声赞叹世尊,复以种种歌舞音乐而供养佛。一切夜叉、一切罗刹、一切鸠槃茶、一切乾闼婆、一切阿修罗,一切紧那罗、饿鬼、毗舍遮、富单那、迦吒富单那、人非人等,彼等一切随力所堪作种种赞叹,乃至种种供养世尊。
尔时,世尊告上首弥勒,及贤劫中一切菩萨摩诃萨言:“诸善男子,我昔行菩萨道时,曾于过去诸佛如来作是供养,以此善根与我作于三菩提因。我今怜愍诸众生故,以此报果分作三分:留一分自受;第二分者,于我灭后,与禅解脱三昧坚固相应声闻令无所乏;第三分者,与彼破戒读诵经典相应声闻,正法、像法剃头著袈裟者令无所乏。弥勒,我今复以三业相应诸声闻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寄付汝手,勿令乏少孤独而终;及以正法、像法毁破禁戒著袈裟者,寄付汝手,勿令彼等于诸资具乏少而终;亦勿令有旃陀罗王共相恼害身心受苦。我今复以彼诸施主寄付汝手,我今所有器以非器为我出家而供养者,汝等亦当护持养育。
“弥勒,若于现在及未来世,读诵受持此法门者,彼等当得十种清净功德。何等为十?身清净故,离杀生、离偷盗、离邪行;口清净故,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心清净故,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是为十。从是已后,百千万生常得如是十种精净功德。若有至心听此法门者,是人住如实际得于八种清净功德。何等为八?一者、长寿;二者、端正;三者、富贵;四者、名称;五者、常为诸天守护;六者、所须常无所乏;七者、尽诸业障;八者、命欲终时有十方佛及诸大众,放大光明照其眼目,令其人见得生善处,于百千万生常得如是八种功德。我今更复略说,是人当得十三种清净功德。何谓十三?一者、生死流转,终不更起颠倒恶见;二者、不生五浊无佛国土;三者、常得见佛;四者、常闻正法;五者、常得供养众僧;六者、值善知识;七者、常与六波罗蜜相应;八者、不堕小乘;九者、常以大慈大悲大方便力成熟众生;十者、常发胜愿;十一者、乃至菩提而常不离如上等法;十二者、速能满足六波罗蜜;十三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觉。若有受持、书写读诵、为他解说、如说修行此月藏法门者,所得功德如前所说.”
作是语时,月藏菩萨摩诃萨,尊者阿若憍陈如,及于一切诸来大众,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众生闻佛所说,皆悉欢喜,顶戴奉行。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大集部·大乘大方等日藏经十卷......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大乘大集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乾隆大藏经·大乘大集部·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大乘大集部·第0060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ml· 经名 · 卷数 · 跋序· 品名 · 品数 · 译作者字体:大号中号小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十轮品第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三无依行品第三之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四无依行品第三之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五无依行品第三之三有依行品第四之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六有依行品第四之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七有依行品第四之三忏悔品第五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八善业道品第六之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九善业道品第六之二福田相品第七之一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十福田相品第七之二获益嘱累品第八...
无明业障所在,疏漏难免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愿众生智慧如海,皆发菩提心,同成佛道。
佛音传播工作室 - 赞助我们
©2023/1/7 -- 原“搜佛说”国际站:千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