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大乘论
/
大智度论(第021卷~第040卷)
/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九
/
21-释初品中随喜回向等
【经】“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随喜心者,如随喜品中说。 复次,随喜名有人作功德,见者心随欢喜,赞言:“善哉!在无常世界中,为痴闇所蔽,能宏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种种妙香,一人卖,一人买,傍人在边亦得香气,于香无损,二主无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边随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为随喜。以是故,菩萨但以随喜心,过于求二乘人上,何况自行! 问曰:菩萨云何能以随喜心过声闻、辟支佛人以财布施上? 答曰:声闻、辟支佛行是布施,菩萨于傍见之,一心念随喜,赞言善哉!以此随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一切众生故,以此为得无量佛法故,以二种功德,过求声闻、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 复次,以诸法实相智慧心随喜故,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上。 复次,菩萨以随喜心生福德果报,回向供养三世十方诸佛,过声闻、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献上国王,得报甚多。又如吹贝,用气甚少,其音甚大。 复次,菩萨以随喜功德,和合无量诸余功德,乃至法灭亦不尽。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穷劫乃尽。持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 问曰:诸佛次第有菩萨,菩萨次第有声闻、辟支佛,今言菩萨欲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 答曰:不以声闻、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萨功德,但以随喜心能胜,何况菩萨自行功德!求声闻、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劳;菩萨默然随喜,智慧力福德过其上。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执斤斧者疲苦终日;计功受赏,匠者三倍。又如征伐,斗者冒死;主将受功。 问曰:若随喜心故,胜于布施、持戒者,何以但说菩萨随喜胜? 答曰:凡夫人烦恼覆心,吾我未断,著世间乐,云何能胜求声闻、辟支佛者?声闻、辟支佛,利虽胜钝,同在声闻地,故不说。 问曰:声闻、辟支佛功德,功德法甚多,何以故但说六事? 答曰:此六法中,摄一切声闻、辟支佛法。若说布施,已说信、闻等功德。何以故?先闻已能信,信已布施。是施有二种:财施、法施。持戒摄三种戒,律仪戒、禅戒、无漏戒;定摄诸禅、定、解脱、三昧等;慧摄诸闻慧、思慧、修慧;解脱摄二种解脱,有为解脱,无为解脱;解脱知见摄尽智,自知漏已尽,于三界得解脱,于是中了了知见;是中助道法,圣道法已说。 复次,若不向涅槃功德,是中不说过上,以其功德薄故。 问曰:胜名力势相夺,今菩萨不与声闻、辟支佛竞,云何言胜? 答曰:胜名俱于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多。譬如人于一华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少。如是等喻,可知以随喜心深利,智慧相应,胜声闻、辟支佛布施等诸功德。是六法,初布施如檀波罗蜜义中,分别声闻、辟支佛法说;持戒如尸罗波罗蜜义品中,分别声闻、辟支佛法说;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如念佛义中分别说。 【经】“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诸禅、定、解脱、三昧,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禅、定者,四禅、九次第定。解脱、三昧者,八背舍、三解脱门,慧解脱、共解脱、时解脱、不时解脱、有为解脱、无为解脱等;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如是等诸三昧。 问曰:上六事中,三昧即是禅、定、解脱、三昧,今何以复说? 答曰:有二种三昧:一种慧解脱分,二种共解脱分。前者慧解脱分,不能入禅定,但说未到地中三昧;此中说共解脱分,具有禅、定、解脱、三昧。彼是略说,此则广说;彼但说名,此中分别义。 复次,前胜三昧者,有人谓一、二、三昧,非深三昧;今此中具说禅、定、解脱、甚深三昧。 复次,禅、定、解脱、三昧,有二种:一者、离欲时得,二者、求而得。离欲得者,前已说;求而得者,此中说。 复次,禅、定、解脱、三昧,得之甚难,精勤求之乃得;菩萨但持随喜心,便得过其上,是为未尝有法,是故重说。 问曰:彼中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亦难得,何以言此为难得? 答曰:先已答,是慧解脱分,不尽甚深义;共解脱阿罗汉、三明阿罗汉难得,故更说。 复次,是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虽难得而不广周悉,直为涅槃;此间明阿罗汉欲得现世禅定乐,所谓灭尽定、顶际禅、愿智、无诤三昧等。如是事,非直为涅槃,以是故更广说。何以故?如前者直为涅槃,彼中说解脱、解脱知见相次故,当知一向直为涅槃。 问曰:若以禅、定、解脱、三昧难得故重说者,智慧于一切法中最难微妙,何以不重说? 答曰:上言欲过声闻、辟支佛慧,当学般若波罗蜜中已说。此禅定未说,故重说。禅定、智慧,是法最妙,有此二行,所愿皆得;如鸟有两翼,能有所至。解脱从此二法得,解脱知见即是智慧。布施、持戒,是身、口业,粗行易得故不重说。 问曰:菩萨以随喜心胜于声闻、辟支佛布施、持戒、智慧可尔。所以者何?布施、持戒,眼见耳闻;智慧亦是闻法,可得生随喜心。如禅定、解脱、三昧,是不可见闻法,云何随喜? 答曰:菩萨以知他心智而随喜。 问曰:知他心智法,有漏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无漏知他心智,知他无漏心;菩萨未成佛,云何知声闻、辟支佛无漏心? 答曰:汝声闻法中尔。摩诃衍法中,菩萨得无生忍法,断诸结使,世世常不失六神通,以有漏他心智,能知无漏心,何况以无漏知他心智!复有人言:“初发意菩萨,未得法性生身,若见若闻声闻、辟支佛布施、持戒,比知当得阿罗汉,随喜心言:‘此人得诸法实相,离三界。我所欲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彼已得脱,则是我事!’”如是等种种因缘随喜,以是故随喜无咎。 【经】“菩萨摩诃萨行少施、少戒、少忍、少进、少禅、少智,欲以方便力回向故,而得无量无边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前已说六波罗蜜,今何以复说? 答曰:上总相说,此欲别相说:彼说因缘,此说果报。 问曰:不尔!彼中说六波罗蜜广普具足,此言少施乃至少智,似不同上六波罗蜜义! 答曰:不然!即是六波罗蜜。何以故?六波罗蜜义,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萨行若多若少,皆是波罗蜜。如贤劫经说,八万四千诸波罗蜜。此经中亦说:有世间檀波罗蜜,有出世间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有世间、出世间。 问曰:菩萨何以故少施? 答曰:有种种因缘故少施:或有菩萨初发意,福德未集,贫故少施。或有菩萨闻施无多少,功德在心,以是故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或有菩萨作是念:“若我求多集财物,破戒失善,心必散乱,多恼众生;若恼众生以供养佛,佛所不许,破法求财故。若施凡人,夺彼与此,非平等法;如菩萨法,等心一切,皆如儿子.”以是故少施。 复次,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如是人虽失菩萨心,先世因缘故,犹好布施;多恼众生,劫夺非法,取财以用作福。成就菩萨者,不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愍众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在家菩萨,虽行业成就,有先世因缘贫穷。闻佛法有二种施,法施、财施;出家人多应法施,在家者多应财施。“我今以先世因缘故,不生富家.”见败菩萨辈作罪布施心不喜乐,闻佛不赞多财布施,但美心清净施;以是故,随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胜于布施.”以是因缘故,随所有而施。 复次,菩萨闻佛法中,本生因缘少,施得果报多。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诃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又如沙门二十亿,于鞞婆尸佛法中,作一房舍给比丘僧,布一羊皮令僧蹈上;以是因缘故,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受人天中无量福乐;末后身生大长者家,受身端正,足下生毛长二寸,色如青琉璃右旋;初生时,父与二十亿两金;后厌世五欲,出家得道,佛说精进比丘第一。又如须曼耳比丘,先世见鞞婆尸佛塔,以耳上须曼华布施;以是因缘故,九十一劫中常不堕恶道,受天上人中乐;末后身生时,须曼在耳,香满一室,故字为须曼耳;后厌世出家,得阿罗汉道。菩萨如是等本生因缘,少施得大报,便随所有多少而布施。 复次,菩萨亦不一定常少物布施,随所有多则多施,少则少施。 复次,佛欲赞般若波罗蜜功德大故,言少施得大果,功德无量。 问曰:如薄拘罗阿罗汉等,亦少施而得大报,何用般若波罗蜜? 答曰:薄拘罗等虽得果报,有劫数限量,得小道入涅槃;菩萨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回向故,少施福德,无量无边阿僧祇。
下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