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大乘论
/
大智度论(第021卷~第040卷)
/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
/
25-释初品中十八空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内空者,内法、内法空。内法者,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无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者,无我、无我所,无色法;声、香、味、触、法亦如是。内外空者,内外法、内外法空。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 问曰:诸法无量,空随法故,则亦无量,何以但说十八?若略说,应一空,所谓一切法空。若广说,随一一法空,所谓眼空、色空等甚多,何以但说十八空? 答曰:若略说则事不周,若广说则事繁。譬如服药,少则病不除,多则增其患;应病投药,令不增减,则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说一空,则不能破种种邪见及诸烦恼;若随种种邪见广说空,空则过多,人爱著空相,堕在断灭;说十八空,正得其中。 复次,若说十,若说十五,俱亦有疑,此非问也! 复次,善恶之法,皆有定数:若四念处、四正勤、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五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毒、三结、四流、五盖等,诸法如是各有定数。以十八种法中破著,故说有十八空。 问曰:般若波罗蜜空、十八空,为异?为一?若异者,离十八空,何以为般若空?又如佛说:“何等是般若波罗蜜?所谓色空,受、想、行、识空,乃至一切种智空.”若不异者,云何言欲住十八空,当学般若波罗蜜? 答曰:有因缘故言异,有因缘故言一。异者,般若波罗蜜,名诸法实相,灭一切观法;十八空则十八种观,令诸法空。菩萨学是诸法实相,能生十八种空,是名异。一者,十八空是空无所有相,般若波罗蜜亦空无所有相;十八空是舍离相,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中亦舍离相;是十八空不著相,般若波罗蜜亦不著相。以是故,学般若波罗蜜,则是十八空,不异故。 般若波罗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者,先当学小方便门;欲得大智慧,当学十八空。住是小智慧方便门,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门?所谓般若波罗蜜经,读诵、正忆念、思惟、如说修行。譬如人欲得种种好宝,当入大海;若人欲得内空等三昧智慧宝,当入般若波罗蜜大海。 问曰:行者云何学般若波罗蜜时,住内空、外空、内外空? 答曰:世间有四颠倒:不净中有净颠倒,苦中有乐颠倒,无常中有常颠倒,无我中有我颠倒。行者为破四颠倒故,修四念处十二种观,所谓初观内身,三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甚可厌患,净相不可得;净相不可得故,名内空。行者既知内身不净,观外所著,亦复如是,俱实不净;愚夫狂惑,为淫欲覆心,故谓之为净。观所著色,亦如我身净相不可得,是为外空。行者若观己身不净,或谓外色为净;若观外不净,或谓己身为净。今俱观内外: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一等无异,净相不可得,是名内外空。行者思惟,知内外身俱实不净,而惑者爱著深故,由以受身,身为大苦,而愚以为乐。 问曰:三受皆外入所摄,云何言观内受? 答曰:六尘初与六情和合生乐,是名外乐;后贪著深入生乐,是名内乐。 复次,内法缘乐,是名内乐;外法缘乐,是名外乐。 复次,五识相应乐,是名外乐;意识相应乐,是名内乐。粗乐名为外乐,细乐名为内乐。如是等分别内外乐。苦受、不苦不乐受,亦如是。 复次,行者思惟:“观是内乐实可得不?”即分别知实不可得,但为是苦,强名为乐。何以故?是乐从苦因缘生,亦生苦果报,乐无厌足故苦。 复次,如人患疥,搔虽小乐,后转伤身,则为大苦;愚人谓之为乐,智者但见其苦。如是世间乐颠倒病故,著五欲乐,烦恼转多;以是故行者不见乐,但见苦,如病如痈,如疮如刺。 复次,乐少苦多,少乐不现,故名为苦;如大河水,投一合盐,则失盐相,不名为咸。 复次,乐不定故,或此以为乐,彼以为苦;彼以为乐,此以为苦;著者为乐,失者为苦;愚以为乐,智以为苦;见乐患为苦,不见乐过者为乐;不见乐无常相为乐,见乐无常相为苦;未离欲人以为乐,离欲人以为苦;如是等观乐为苦。观苦如箭入身;观不苦不乐无常变异相;如是等观三种受,心则舍离,是名观内受空。观外受、内外受亦如是。行者作是念:“若乐即是苦,谁受是苦?”念已则知心受。然后观心为实为虚?观心无常,生、住、灭相;苦受心,乐受心,不苦不乐受心,各各异念。觉乐心灭,而苦心生;苦心尔所时住,住已还灭,次生不苦不乐心;知尔所时不苦不乐心住,住已还灭,灭已还生乐心。三受无常,故心亦无常。 复次,知染心、无染心,瞋心、无瞋心,痴心、不痴心,散心、摄心,缚心、解脱心,如是等心,各各异相故,知心无常,无一定心常住。受苦受乐等心,从和合因缘生;因缘离散,心亦随灭。如是等观内心、外心、内外心无常相。 问曰:心是内入摄,云何为外心? 答曰:观内身名为内心,观外身名为外心。 复次,缘内法为内心,缘外法为外心。 复次,五识常缘外法,不能分别,故名为外心;意识能缘内法,亦分别好丑,故名为内心。 复次,意识初生,未能分别决定,是为外心;意识转深,能分别取相,是名内心。如是等分别内、外心。行者心意转异,知身为不净相,知受为苦相,知心不住为无常相;结使未断故,或生吾我。如是思惟:“若心无常,谁知是心?心为属谁?谁为心主?而受苦乐一切诸物,谁之所有?”即分别知无有别主,但于五众取相故,计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悉由吾我故:作福德,为我后当得;亦修助道法,我当得解脱。初取相故名为想众;因吾我起结使及诸善行,是名行众;是二众则是法念处。于想、行众法中,求我不可得。何以故?是诸法皆从因缘生,悉是作法而不牢固,无实我法行;如芭蕉叶叶求之,中无有坚相;如远见野马,无水有水想,但诳惑于眼。如是等观内法、外法、内外法。 问曰:法是外入摄,云何为内法? 答曰:内法名为内心相应想众、行众;外法名为外心相应想众、行众;及心不相应诸行,及无为法,一时等观,名为内外法。 复次,内法名为六情,外法名为六尘。 复次,身、受、心及想、行众,总观为法念处。何以故?行者既于想众、行众及无为法中,求我不可得;还于身、受、心中求亦不可得。如是一切法中,若色、若非色,若可见、若不可见,若有对、若无对,若有漏、若无漏,若有为、若无为,若远若近,若粗若细,其中求我皆不可得;但五众和合故,强名为众生,众生即是我。我不可得故,亦无我所;我所不可得故,一切诸烦恼皆为衰薄。 复次,身念处,名一切色法。行者观内色,无常、苦、空、无我,观外色,观内外色,亦如是;受、心、法亦尔。四念处内观相应三昧,名内空;四念处外观相应三昧,名外空;四念处内外观相应三昧,名内外空。 问曰:是空,为是三昧力故空?为是法自空? 答曰:有人言:“名为三昧力故空.”如经说三三昧、三解脱门:空、无相、无作。是空三昧,缘身、受、心、法,不得我、我所,故名为空。 问曰:四念处空法,皆应观无常、苦、空、无我,何以故身观不净,受观是苦,心观无常,法观无我? 答曰:虽四法皆观无常、苦、空、无我,而众生身中多著净颠倒,受中多著乐颠倒,心中多著常颠倒,法中多著我颠倒;以是故行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复次,内外空者,无有内外定法,互相因待故,谓为内外。彼以为外,我以为内;我以为外,彼以为内。随人所系内法为内,随人所著外法为外。如人自舍为内,他舍为外。行者观是内外法无定相,故空。 复次,是内外法,无有自性。何以故?和合生故。是内外法,亦不在和合因缘中;若因缘中无者,余处亦无。内外法因缘亦无,因缘无故,内外法空。 问曰:内外法定有,云何言无?如手足等和合,故有身法生,是名内法。如梁椽壁等和合故,有屋法生,是名为外。是身法虽有别名,亦不异足等。所以者何?若离足等,身不可得故。屋亦如是。 答曰:若足不异身者,头应是足,足与身不异故。若头是足者,甚为可笑! 问曰:若足与身不异者,有如是过!今应足等和合故,更有法生名为身,身虽异于足等,应当依于足住。如众缕和合而能生毡,是毡依缕而住。 答曰:是身法,为足等分中具有,为分有?若具有,头中应有脚。何以故?身法具有故。若分有,与足分无异。又身是一法,所因者多,一不为多,多不为一。 复次,若除足等分别有身者,与一切世间皆相违背。以是故,身不得言即是诸分,亦不得言异于诸分;以是故则无身,身无故,足等亦无,如是等名为内空。房舍等外法,亦如是空,名为外空。 问曰:破身、舍等,是为破一、破异;破一、破异,是破外道经。佛经中实有内外法,所谓内六情、外六尘,此云何无? 答曰:是内外法和合假有名字,亦如身、如舍。 复次,略说有二种空:众生空、法空。小乘弟子钝根故,为说众生空,我、我所无故,则不著余法;大乘弟子利根故,为说法空,即时知世间常空如涅槃。声闻说内空,于内法中无我、无我所、无常、无作者、无知者、无受者,是名内空;外空亦如是。不说内法相、外法相即是空。大乘说内法中无内法相,外法中无外法相。如般若波罗蜜中说: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眼,眼相空,耳鼻舌身意、意相空;色、色相空,声香味触法、法相空。如是等一切诸法自法空。 问曰:此二种说内外空,何者是实? 答曰:二皆是实,但为小智钝根故,先说众生空;为大智利根者,说法空。如人闭狱,破坏桎梏,伤杀狱卒,随意得去;又有怖畏盗穿墙壁,亦得免出。声闻者,但破吾我因缘,不生诸烦恼,离诸法爱,畏怖老病死恶道之苦;不复欲本末推求了了,坏破诸法,但以得脱为事。大乘者,破三界狱,降伏魔众,断诸结使及灭习气,了知一切诸法本末,通达无碍;破散诸法,令世间如涅槃,同寂灭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将一切众生令出三界。 问曰:大乘云何破坏诸法? 答曰:佛说色从种种因缘生,无有坚实;如水波浪而成泡沫,暂见即灭,色亦如是。今世四大,先世行业因缘和合故而得成色,因缘灭故色亦俱灭,行无常道,转入空门。所以者何?诸法生灭,无有住时;若无住时,则无可取。
下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