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大乘论
/
大智度论(第021卷~第040卷)
/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
/
33-释奉钵品第二
问曰:先已说此事,今何以重说? 答曰:先说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今说不见是因缘,所谓但有名谓为菩提,但名谓为菩萨,但名谓为空。上菩萨、此菩萨义同。菩萨字,即如菩萨中说。般若波罗蜜,分为二分:成就者名为菩提,未成就者名为空。生相实不可得故,名为无生。所以者何?若先生后法,若先法后生,若生法一时,皆不可得,如先说。无生故无灭,若法不生不灭如虚空,云何有垢有净?譬如虚空,万岁雨亦不湿,火烧不热,烟亦不著。所以者何?本自无生故。菩萨能如是观,不见离是不生不灭法,有生有灭,有垢有净。何以故?佛自说因缘,一切法皆忆想分别,因缘和合故,强以名说。不可说者是实义,可说者皆是名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一切名字者,先略说名字,所谓菩萨、菩萨字,般若波罗蜜、菩提字;今广说一切名字,皆不可见,不见故不著;不著者,不可得故。如诸眼中,慧眼第一。菩萨以慧眼遍求不见,乃至不见细微一法,是故不著。 问曰:若菩萨一切法中不著,何得不入涅槃? 答曰:是事处处已说,今此中略说:大悲心故,十方佛念故,本愿未满故,精进波罗蜜力故,般若波罗蜜、方便二事和合故,所谓不著于不著故。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说菩萨虽不著诸法,而不入涅槃。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一(经修相应品) 【经】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思惟:‘菩萨但有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识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我、不见众生乃至不见知者、见者,所说名字亦不可见.” 【论】问曰:第二品末已说空,今何以重说? 答曰:上多说法空;今杂说法空,众生空。行者观外法尽空无所有,而谓能知空者不空;是故复说观者亦空。是众生空,声闻法中多说,一切佛弟子皆知诸法中无我。佛后五百岁,分为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众生空。言五众是定有法,但受五众者空;以是故,佛说众生空以况法空! 复次,我空易知,法空难见。所以者何?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以身见力故,忆想分别为我。法空者,色可眼见,声可耳闻,是故难知其空。是二事,般若波罗蜜中皆空。如十八空义中说。 问曰:如我,乃至知者、见者,为是一事,为各各异? 答曰:皆是一我,但以随事为异。于五众中,我、我所心起,故名为我;五众和合中生,故名为众生;命根成就,故名为寿者、命者;能起众事,如父生子,名为生者;乳哺、衣食因缘得长,是名养育;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因缘,是众法有数,故名众数;行人法,故名为人;手足能有所作,名为作者;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能造后世罪福业,故名能起者;令他起后世罪福业,故名使起者;后身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令他受苦乐,是名使受者;目睹色,名为见者;五识知,名为知者。 复次,用眼见色,以五邪见观五众,用世间、出世间正见观诸法,是名见者。所谓眼根、五邪见、世间正见、无漏见,是名见者。余四根所知,及意识所知,通名为知者。如是诸法,皆说是神。此神,十方三世诸佛及诸贤圣,求之不可得,但忆想分别,强为其名。诸法亦如是,皆空无实,但假为其名。 问曰:是神但有十六名字,更有余名? 答曰:略说则十六,广说则无量。随事起名,如官号差品,工能智巧,出家得道,种种诸名,皆是因缘和合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故毕竟空。生空故法空,法空故生亦空。 【经】“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行般若波罗蜜,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用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诸名字法,名字所著处,亦不可得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譬如满阎浮提竹、麻、稻、苇,诸比丘其数如是,智慧如舍利弗、目连等,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菩萨摩诃萨用智慧,度脱一切众生故.” 【论】释曰:有二因缘故,菩萨智慧胜声闻、辟支佛。一者、以空知一切法空,亦不见是空,空以不空等一不异。二者、以此智慧,为欲度脱一切众生,令得涅槃。声闻、辟支佛智慧,但观诸法空,不能观世间、涅槃为一。譬如人出狱,有但穿墙而出,自脱身者;有破狱坏锁,既自脱身,兼济众人者。 复次,菩萨智慧,入二法中故胜:一者、大悲,二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法:一者、般舟三昧,二者、方便。复有二法:一者、常住禅定,二者、能通达法性。复有二法:一者、能代一切众生受苦,二者、自舍一切乐。复有二法:一者、慈心,无怨无恚;二者、乃至诸佛功德,心亦不著。如是等种种功德庄严智慧,故胜声闻、辟支佛。 问曰:诸钝根者可以为喻,舍利弗智慧利根,何以为喻? 答曰:不必以钝根为譬喻,譬喻为庄严论议,令人信著;故以五情所见以喻意识,令其得悟,譬如登楼,得梯则易上。 复次,一切众生著世间乐,闻道德涅槃,则不信不乐;以是故以眼见事,喻所不见。譬如苦药,服之甚难,假之以蜜,服之则易。 复次,舍利弗于声闻中智慧第一,比诸佛菩萨,未有现焉。如阎浮提者,阎浮树名,其林茂盛,此树于林中最大;提名为洲,此洲上有此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阎浮檀金;以阎浮树故,名为阎浮洲。此洲有五百小洲围绕,通名阎浮提。 问曰:诸弟子甚多,何以故说舍利弗、目揵连等,满阎浮提中,如竹、麻、稻、苇? 答曰:一切佛弟子中,智慧第一者舍利弗,神足第一者目揵连;二人于佛法中大,于外法中亦大。富楼那、迦絺那、阿那律等,于佛法中虽大,于外法不如。又此二人常在人众,助佛扬化,破诸外道;富楼那等比丘,无是功德,是故不说。 复次,若说舍利弗,则摄一切智慧人;若说目揵连,则摄一切禅定人。譬喻有二种:一者、假以为喻,二者、实事为喻;今此名为假喻。所以不以余物为喻者,以此四物丛生稠致,种类又多故。舍利弗、目连等比丘满阎浮提,如是诸阿罗汉智慧和合,不及菩萨智慧百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问曰:何以不但说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而说百分、千分不及一? 答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者,是其极语。譬如人有重罪,先以打缚楚毒,然后乃杀。如声闻法中,常以十六不及一为喻;大乘法中,则以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经】“舍利弗,置阎浮提满中如舍利弗、目连等,若满三千大千世界,如舍利弗、目连等;复置是事,若满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如舍利弗、目连等智慧,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论】释曰:此义同上阎浮提,但以多为异。 问曰:舍利弗、目连等虽多,智慧无异,何以以多为喻? 答曰:有人谓少无力,多则有力;譬如水少,其力亦少。又如绝健之人,少众力寡不能制之,大军攻之则伏。有人谓一舍利弗智慧少,则不及菩萨,多或能及;佛言虽多不及,故以多为喻。如一切草木,力不如火;一切诸明,势不如日;亦如十方世界诸山,不如一金刚珠。所以者何?菩萨智慧,是一切诸佛法本,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如迦陵毗伽鸟子,虽未出[穀-禾+卵],其音胜于众鸟,何况出[穀-禾+卵]!菩萨智慧亦如是,虽未出无明[穀-禾+卵],胜一切声闻、辟支佛,何况成佛!又如转轮圣王太子,虽未成就,福祚威德胜于一切诸王,何况作转轮圣王!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无量阿僧祇劫集无量智慧福德故,胜于声闻、辟支佛,何况成佛!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 【论】问曰:先已说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今何以复重说? 答曰:非重说也。上总相说,今别相说;先言一切声闻、辟支佛,不及菩萨智慧;今但明不及一日智慧,何况千万岁?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声闻所有智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诸众智无有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性空。若法不相违背无生性空,是法无有别异;云何世尊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 【论】问曰:上佛已说菩萨摩诃萨修智慧,出过声闻、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问? 答曰:不问智慧势力,能度众生;今但问佛及弟子智慧,体性法中无有差别者。以诸贤圣智慧,皆是诸法实相慧,皆是四谛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脱门、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说,无有差别。 复次,如须陀洹以无漏智灭结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须陀洹用二种解脱果,有为解脱、无为解脱,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须陀洹极迟不过七世,皆同事、同缘、同行、同果报,以是故言无相违背。所以者何?不生性空故。 问曰:破无明,集诸善法,故生智慧。是智慧,心相应,心共生,随心行,是中云何说智慧无生性空,无有别异? 答曰:智慧缘灭谛,是不生;因缘和合故无有自性,是名性空无所分别。智慧随缘得名,如眼缘色生眼识,或名眼识,或名色识;智慧虽因缘和合作法,以缘无生性空故,名为无生性空。 问曰:诸贤圣智慧,皆缘四谛生,何以但说灭谛? 答曰:四谛中灭谛为上。所以者何?是三谛皆属灭谛故。譬如人请天子,并食群臣,亦名供养天子。 复次,灭谛故说无生,三谛故说性空。 复次,有人言:“是诸慧性自然不生,性自空。所以者何?一切法皆因缘和合故无自性,无自性故不生.” 问曰:若尔者,智慧、愚痴,无有别异? 答曰:诸法如,入法性中,无有别异。如火各各不同,而灭相无异。譬如众川万流,各各异色异味;入于大海,同为一味一名。如是愚痴、智慧,入于般若波罗蜜中,皆同一味,无有差别。如五色近须弥山,自失其色,皆同金色。如是内外诸法,入般若波罗蜜中,皆为一味。何以故?般若波罗蜜相毕竟清净故。
开头
上一页
下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