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21-杂犍度智品第二之四

复次诸心心数法。于所缘定。问曰。为于何法定言定耶。为于眼入定。为于色定。为于刹那定。答曰。或有说者。于眼入定。不于色定刹那定也。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数法甚多。云何于眼入定。答曰。如眼识于色定。其余诸识。各于自境界定。若眼与青色和合。则生青识。若与余色和合。则生余识。问曰。若然者便有二心。知青色心。则异知黄色等心。复违识身经文。如说过去眼识。为缘过去法。缘现在法缘未来法耶。答曰。缘过去法。不缘现在未来。复有说者。于眼入定色定。于刹那不定。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数法甚多。云何于色定。答曰。若缘青色。则生青识。余则不生。缘黄等色亦复如是。问曰。青色众多。有青茎青枝青叶青花青果。若缘青茎识。云何不耶。即是缘青枝青叶青花青果识耶。评曰。应作是说。于三法定。问曰。若然者未生心心数法则多。答曰。未生法多复有何过。未来世竟无住处耶。先已有住处故。问曰。若心心数法。于缘定于所依亦定耶。答曰。于所依亦定。其事云何。如未来心心数法。于所依则远。若生现在前。与所依则俱。若灭则远所依。复有说者。未生心心数法。于所依远。若现在前则俱。若灭俱灭。问曰。若心心数法。于所缘所依定者。彼于何时。能有所缘。为于生时。为于灭时。若以生时。生时是未来。云何未来能有所作。若以灭时。灭是坏散衰退之法。云何坏散衰退之时能有所缘评曰。应作是说。灭时能缘非是生时。所以者何。未生法是未来。未来法不能有所作。灭时名现在。现在法能有所作。问曰。若然者云何以坏散衰退之法。能有所作。答曰。一切有法皆尔。体性羸劣。属众因缘不得自在。若心心数法。于依所缘和合。能有所缘未来世依及境界散乱。如未来过去亦尔。现在则众缘和合。若当现在。不能缘境界者。则毕竟无缘境界义。问曰。若心心数法。于所缘所依定者。此中何以但说所缘。不说所依。答曰。此中说所念事故。不说所依。若有所念。必依所缘。不用所依。如一境界。则为众多心心数法所缘。如前一心缘已后众多心亦缘。犹如一人而有百子。若一子念父余子亦念。彼一境界。为多心所缘。亦复如是。 问曰。若所更事异。所念事异。云何不提婆达多所更。延若达多能忆。若延若达多所更。提婆达多能忆。答曰。提婆达多身异。延若达多身异。忆本所作者身则不异。复有说者。如提婆达多延若达多心不得展转为因。忆本所作前为后因。复有说者。若心相续。若身相续。能忆本所作。提婆达多。延若达多。心不相续。身不相续。问曰。若心相续者。何以先见一牛。后见余牛。言是本牛。答曰。曾所更事。要当相似尔乃识之。先所见牛。虽复曾更。而与后牛不相似故。是以不识。若前牛与后牛相似。尔乃可识。前所更意。必当有力。后不失念。而能忆本所作。先生心聚。以意名说。后生心聚。以念名说。以前意有势力故。令后念忆本所作。不失念者。所谓不狂心不乱。不为苦痛所逼是也。 有二种心。一同行心。二同缘心。苦法忍苦比忍苦比智。是名同行心。不名同缘心。集法忍。集法智。是名同缘心不名同行心。苦法智亦名同行心亦名同缘心。其余心亦不同行。亦不同缘。同行心所更事。同缘心能忆。同缘心所更事。同行心能忆。有三种心。善不善无记。若善心所更事。善不善无记心能忆。不善无记心亦如是。复有四种心。善不善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如善心所更事。四种心能忆。乃至不隐没无记心所更事。四种心能忆复有四种心。从因缘生心。从次第缘生心。从境界缘生心。从威势缘生心。若一心曾所更事。四心尽能忆。复有五种心。见苦所断心。乃至修道所断心。若见苦所断心所更事。五种心能忆。见集所断修道所断亦如是。见灭所断心所更事。四种心能忆。除见道所断心。道亦如是。除见灭所断心。复有六种心。所谓六识。若六识所更事。意识能忆。复有十二种心。欲界善心。不善心。隐没无记心。不隐没无记心。色界三种。除不善。无色界亦如是。学心。无学心。如十二种心。有相似十二法十二念。如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念尽能忆。不善亦如是隐没无记心所更法。有八种念能忆。欲界四。色界善不隐没无记学无学。欲界不隐没无记亦如是。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种念能忆。色界隐没无记心所更法。十种念能忆。除欲界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色界不隐没无记心所更法。十种念能忆。除无色界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无色界善心所更法。十种念能忆。除欲界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无色界隐没无记心所更法。九种念能忆。欲界善不善。色界善隐没无记。无色界三种学无学不隐没无记亦如是。学心所更法。十二种念能忆。无学心亦如是。 如经说。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诸长老。若不坏意。内入照了。外入法能生。正观现在前。则意识生。彼云何坏意入。答曰。坏有三种。所谓须臾坏命终坏究竟坏。须臾坏者。若入无想定灭尽定。是名须臾坏。命终坏者。如断善根坏善意。如凡夫人离欲乃至命终时坏不善意。究竟坏者。如苦比智生苦谛所断意究竟坏。乃至道比智生见谛所断意究竟坏。住不退法。斯陀含见谛所断意。及欲界修道所断六种意究竟坏。住不退法。阿那含一切见谛所断意。欲界修道所断染污意究竟坏。住不退法。阿罗汉一切染污意究竟坏。 以何等故所念事忘而复忆。答曰。众生之法心相似次第生知见者。有三种相似。所谓方便相似。境界相似。随顺相似。云何方便相似。如人读修多罗。而后忘失。后勤方便。还复通利。毗尼阿毗昙勤方便亦如是。先修不净观。而后忘失。后勤方便。随其境界。还现在前。安般观界方便亦如是。曾闻有婆罗门子读违陀经。而后忘失。还欲通利。尽其方便。而犹不能。往诣师所而问之言。本所读经今悉忘失。还欲通利。虽勤方便犹故不能。今当云何。其师问言。汝本读时云何而读。弟子答言。初读经时。手则索绳口诵经文。师告之言。当如先法还读诵之。弟子如教后便通利。是名相似方便。云何境界相似。如于此处见河池山林经行住处。后至异处。若见如先事者。还复忆念本所见事。是名境界相似。云何随顺相似。如得随顺饮食方土住处说法同行之人。则能忆本所作。曾闻有一比丘读诵阿含。而后忘失。虽勤方便。犹故不能还得通利。往诣大德阿难所。作如是言。本读阿含而今忘失。虽勤方便。犹故不能还令通利。今当云何。阿难语言。可求多油入浴室中。以用涂身暖水洗浴。加求随顺饮食方土住处说法同行之人。彼如其言。具诸方便即还通利。是名随顺相似。云何次第。彼相续不断是名次第。复有说者。次第者。不相续心还令相续。无能遮止。不为对治所坏。亦所更意力强。而不失念者。前生心聚。以意名说。后生心聚。以念名说。前心有力故。能令后心忆本所作不失念者。不狂不心乱。不为苦痛所逼。尊者和须蜜说曰。以三事故所念事忘而复忆。一者善取前相。二者有相似方便。三者不失念。 以何等故。先所念事忘而不忆。答曰。众生之法心不相似次第生心知见者。有三种不相似。所谓方便不相似。境界不相似。随顺不相似。云何方便不相似。如人读修多罗而后忘失。复读毗尼阿毗昙亦复忘失。先修不净观。后复忘失。复修安般观界方便。亦复忘失。是名方便不相似。云何境界不相似。本曾见河池山林经行住处如是等事。后至异处。不见如是等事。于前所见更不复忆。是名境界不相似。云何随顺不相似。若不得随顺饮食方土住处同行之人。于前所作永不复忆。是名随顺不相似。不次第者。不相续断绝。是名不次第。亦所更意力弱。而失所念者。彼前生心聚。以意名说。后生心聚。以念名说。前心弱故不能令后心忆本所作。失念者若狂心乱为苦所逼。尊者和须蜜说曰。以三事故。前所念事。忘而不忆。一者不善取前相。二者无相似方便。三者失所念。 问曰。色界修慧。亦有忘而不忆耶。答曰。亦有以身羸弱故。心亦羸弱。心羸弱故。所念事忘而不忆。谁有此忘而不忆耶。答曰。圣人凡夫俱有。圣人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亦于所念事忘而不忆。唯有如来。忆而不忘。何以知之。如经说。佛告舍利弗。假使诸比丘众。于百年中。若以坐床卧床。舆我而行。若当如来无上智辩。而有退失。无有是处。如持四弓喻。乃至广说。以是事故。知如来无忘。 何故祭祀饿鬼则到。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解佛经故。如经说生闻婆罗门。往至佛所。问佛言。沙门瞿昙。我有亲里命过。欲施其揣食。为得食不。佛告婆罗门。此事不定。所以者何。有五道生处。地狱乃至天道。婆罗门若汝亲里。生地狱中。即食地狱中食。以自存活。彼云何能受汝所施揣食。生畜生人天中。亦复如是。婆罗门言。沙门瞿昙。若我亲里。不生饿鬼中者。所施揣食。谁当受之。佛语婆罗门。欲令饿鬼道中无汝亲里者。无有是处。彼经虽说施与饿鬼则到未说所以。今者欲说祭祀饿鬼则到。非余处故而作此论。彼佛经。是此论根本因缘。诸经中未说者今尽说之。 以何等故。祭祀饿鬼则到。问曰。为以此道高胜故到。为以下贱故到。若以此道是下贱者。地狱畜生是则下贱。若以此道是高胜者。人天则胜。答曰。应作是说。不以胜到。亦不以贱到。云何能到。答曰。此道自尔乃至广说。有二事故。祭祀饿鬼则到。一者是业。二者此道自尔。先已说之。犹鸿雁孔雀鹦鹉舍利瞿翅罗共命等诸鸟。而能飞行乃至广说。然神不胜人。势不胜人。随其所欲。而能飞行。于虚空中。久住游戏。然人欲住虚空。去地四指经须臾间。犹无能者。如彼众鸟而能飞行。生处自尔此饿鬼道。祭祀则到。生处亦尔。亦如一地狱道中。或有能自识宿命者。如经说地狱众生作如是念。诸沙门婆罗门。恒如是说。贪欲是将来过患可畏之处。是以当断贪欲。我等以不能断贪欲因缘故。今受极剧苦痛极恼。问曰。彼作如是念时。为初生时为中时为后时耶。答曰。初生时非中后时。所以者何。初生之时。未受苦痛。若受苦痛。次前灭事。尚不能忆。况复久远。问曰。为住何心作如是念。善耶不善无记耶。答曰。住三种心。能作是念。为是意地。为五识身。答曰。意地非五识身。为是威仪为是工巧。为是报心。答曰。是威仪。非是工巧报心。所以者何。彼处无有工巧。以报心是五识地故。为念几世耶。答曰。一世。于彼处死。来生此间。或有说者。亦能忆念多世。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先说者好。亦能知他心者。其事云何。答曰。若狱卒杻械种种杀害之器。在前而立。作如是念。彼狱卒意今欲杀我。评曰。不应作是说。若然者人亦能知。可名他心智耶。如是说者好。彼有生处得智。能知此事。为初知为中知为后知耶。答曰。应如前广说。畜生中亦有能自识宿命者。如经中说。伤佉。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升此坐。即便升之。复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食此粳米肉饭。即便食之。复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示我所宝藏物。即便示之。问曰。作如是念时。为是初为中后耶。答曰。三时俱能。为住何心。答曰。住善不善无记心中悉能。威仪工巧报心亦能。能知几世耶。答曰。或有说者。能知一世。死彼生此处。或有说者能知多世。何以知之。曾闻有一女人。置其婴儿。在于一处。有因缘故。余行不在。时有一狼檐其儿去。时人捕搊而语之言。汝今何故檐他儿去。狼答之言。此小儿母是我等怨家。时人问言。有何怨耶。狼即答言。此小儿母。五百世中常食我儿。我亦五百世中常杀其子。若彼能舍旧怨之心。我亦能舍。时人语其儿母。可舍怨心。儿母答言。我今已舍。时狼观儿母心。虽口言舍。而心不放。即便害其儿命而去。如此者能知他心。亦识宿命。何时知耶。答曰。初中后悉知。住何心知。答曰。善不善无记悉知。意地知非五识身。威仪工巧报心亦能知。彼经文虽不说。而饿鬼道亦有此智。何以知之。曾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之言。此女人者。是我怨家。五百世中。而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根。若彼能舍旧怨之心。我亦能舍。尔时女人。作如是言。我今已舍怨心。鬼观女人。虽口言舍而心不放。鬼即断其命根。舍之而去。为何时知耶。答曰。广说如上。诸天道亦有此生处得智。而无现事可说。为何时知耶。答曰。广说如上。人道中无如此生得智。问曰。何以故无。答曰。非器非田故。复次人中有瞻相智。有睹言相智。彼生得智。为如此智所覆蔽故。复次人中虽无此生得智。而有胜妙者。所谓他心智愿智。问曰。为知几心。答曰。或有说者。地狱还知地狱心。畜生还知畜生心。 鬼还知饿鬼心。复有说者。地狱还知地狱心。畜生还知畜生心。亦知地狱心。饿鬼还知饿鬼心。亦知地狱畜生心。天尽知五道心。问曰。若畜生不知天心者。施设世界经云何通。如说善住龙王。伊罗拔那龙王。知帝释心所念。犹如猛健丈夫屈伸臂顷。于自住处没。在帝释前立。答曰。此是比智。何以知之。诸天若欲出军斗战之时。善住龙王脊背诸骨。自然出声。彼作是念。今我脊背声出。定知诸天必与阿修罗共战。诸天若欲游戏之时。伊罗拔那龙王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现。彼作是念。我今背上。有香手像现。定知诸天欲游戏园林。饿鬼亦有生得智。能识宿命。如偈说。 我本求财物  如法或非法 他人得其乐  今我受苦恼 问曰。为何时知。答曰。广说如上。诸天亦有生得智。能自识宿命。如偈说。 我今祇洹林  恒住诸圣众 法王亦在中  今我心欢喜 问曰。为何时知。答曰。广说如上。问曰。以何等故人无生得智自识宿命。答曰。非其器。广说如上。复次为余法所覆蔽。如性自念前生智。复次人中虽无生得智。自识宿命通。而有胜妙者。所谓宿命通愿智彼亦能。雷电兴风降雨者。唯畜生能非余。畜生道中。唯龙能非余。彼畜生中。能兴风降雨。近者是其功用果。所住之处。远边外出者。是其威势果。问曰。为一龙能作如是等事不耶。答曰能作。问曰。若然者。经何以说异耶。如说或有天能雨。或有天能风。乃至广说。答曰。随其所乐故。或有乐为雨者乐为风者。乃至广说。以所乐不同。经说有异。如此等自尔。所欲便果。彼饿鬼道自尔。施其揣食则到。复有说者。五道生处。各有自尔之法。如地狱报色断便还续。生处自尔。畜生中能飞虚空。饿鬼施揣食则到。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勇健者。不见果而广能修因念力者。久远所作。久远所说。而能忆念梵行者。能得解脱分达分善根得正决定。天中有自然随意所须之物。如是等诸道。各有生处自尔之法。复有说者。方土亦有生处自尔之法。如罽宾土秋时牛咽系郁金花鬘。余方贵胜。所不能得。如那伽罗国。凡人饮蒲桃酒。东方贵人所不能得。如东方贵胜衣绢凡人衣氎。如北方人贵胜衣[疊*毛]凡人衣绢。如诸道诸方各有生处自尔之法。随意能果。彼饿鬼亦尔。施其揣食。随意能果。 复次有人长夜有如是欲。有如是念。乃至广说。彼人长夜有如是欲如是念。所念便果。犹如边僻聚落中人。为富名故守护家财。多畜牛羊衣服谷米及诸生业之具。为名誉故不施与人。以不施与人故。身坏命终堕饿鬼中。复有说者。有人性亲爱眷属欲饶益之。为眷属故。如法或不如法求财。及其得时。以悭惜故。于己眷属尚无心与。况复余人。以无施心故。身坏命终堕饿鬼中。若在本舍边不净粪秽厕溷中住。诸亲里等。生苦恼心。作如是念。彼积聚财物自不受用。又不能施人。以苦恼心故。欲施其食。请诸眷属亲友知识沙门婆罗门。施其饮食。尔时饿鬼亲自见之。于眷属财物生己有想。作如是念。如此财物。我所积聚。今施与人心大欢喜。于福田所生信敬心。即时增长舍相应思。以如此业。能得现报。是故施其揣食则到。复有说者。过去世时作如是业。施与则到。其事云何。尊者和须蜜答曰。彼诸饿鬼。以悭惜故有颠倒想有颠倒见。以有颠倒想见故。河见非河。水见非水。于好饮食。见是不净。彼诸亲里。为于此人修布施时。能生信心。则除颠倒。见河是河见水是水见食是食。复有说者。饿鬼有二种。一者乐净。二者乐不净。彼乐净者。以悭惜故。于河等颠倒想。如先说。乐不净者。见河则干。于满器饮食。见其中空。若诸亲里。为其人故。修布施时。其鬼见已。于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欢喜心。即能增长舍相应思。以是业故。除颠倒想。乐净者。于河见河。见水是水。器中饮食。见是净食。乐不净者。见水满河。于空器中。见食满器。以是事故。作如是说。施与饿鬼揣食则到。复有说者。彼饿鬼前世有少善行。于诸饮食。不生倒想。以悭惜故。身心怯弱。以怯弱故。不能往诣诸饿鬼中有威德者所。或有因缘。往诣其所。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以自身卑贱故。彼威德饿鬼。以福德因缘。有种种饮食。此鬼身心怯弱故。不敢食之。若诸亲里。为其人故。修布施时。其鬼见已。于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欢喜心。以此信乐心故。便得胜身心。以得胜身心故。而能往诣诸饿鬼中有威德者所。生喜心乐心。所得饮食。尽能食之。以是事故。施于饿鬼揣食则到。尊者佛陀提婆说曰。不应他作他受。但以彼诸亲里为其鬼故修行布施。其鬼若于福田财物。生信敬心。于此果报。亦有其分。以是事故。施与饿鬼揣食则到。非余道也。问曰。为饿鬼作福。为唯得饮食。亦增益其身耶。答曰。亦得饮食。亦增益身。得饮食如先所说。云何增益其身。其身臭者得香。恶色得好。粗触得细。无威德身。得威德身。问曰。余道中亦能得此果报不耶。答曰。若能生信心则得。不能生者则不得。问曰。若诸道中。皆得如是等事。此中何以独说饿鬼道。不说余道。答曰。以诸饿鬼为饥渴故。常有悕望饮食之心。以自存活。余道不必有如是心。是故不说。复有说者。以饿鬼道中常有求心期心。是故施之则到。有五趣所谓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问曰。五趣体性。为是不隐没无记为是三种。若是无记者。波伽罗那说云何通。如说趣性是一切使所使。若有三种。则坏诸趣体。云何坏趣体。答曰。地狱众生。则应成就他化自在天烦恼业。及善他化自在天亦成就地狱众生烦恼业及不善。应作此说。趣体性是不隐没无记。问曰。若然者。波伽罗那说云何通。答曰。彼应作如是说。地狱畜生饿鬼人趣体性。是欲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断。诸使所使。天趣体性。是三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断。诸使所使。应如是说。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彼诵者错谬故作如是说。复有说者。和合诸趣心。是五行所断。是 一切使所使。复有说者。趣体性有三种。问曰。若然者。云何不坏趣体性。答曰。若已成就言之则坏。若以现在行言之则不坏。云何现在行言之则不坏。答曰。如地狱畜生饿鬼成就他化自在天烦恼业及善。而不现前行。如他化自在天成就地狱饿鬼畜生烦恼业及不善。而不现在行。评曰。应作是说。地狱体性。是不隐没无记。何以知之。如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诸长老。若地狱漏现在前。造作地狱苦痛身口意业。所谓身口意曲浊秽果报。生地狱中。生已受彼报。色乃至识。是名地狱趣。诸长老。除此五阴。更无有法名地狱趣。以是事故。知趣体性是不隐没无记。然以报故五趣差别。此是趣性。今当说趣。所以者何。故名为趣。答曰。趣彼生处。趣彼生相续。是名为趣。 已说诸趣总相。一一相今当说。云何名地狱趣。答曰。是地狱分。与地狱众生为伴。受地狱身处。所得体性。得诸入。得生彼处。得不隐没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地狱趣。以何等故。名泥梨迦。泥犁迦秦言无有。所以者何。彼中无有喜乐。无气味无欢喜无利无喜无乐无喜乐。故言无有。复有说者。作增上身口意恶行。故生彼处。彼处生相续。是名地狱趣。复有说者。地狱趣者。是名施设。是想施设。不必如名悉有其义。复有说者。是趣卑下。于五道中更无卑下。如地狱趣。故名卑下。复有说者是趣堕落。如偈说。 诸堕地狱者  其身尽倒悬 坐诽谤贤圣  及诸净行者 诸根皆毁坏  如彼燋烂鱼 复有说者。泥犁迦。秦言无去处。所以者何。生彼众生。无有去处。无有依处。无有救处。故名无去处。复以何故名阿毗至。阿毗至秦言无间。亦名淳受苦痛。亦名百钉钉身。亦名六苦触。复有说者。众生生彼者。多无处容受。故言无间。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生余地狱者多。生阿毗至者少。何以知之。作增上身口意恶业。生阿毗至中众生少。有作增上身口意恶业者。如众生少。作增上善行。生有顶中。彼亦如是。复有说者。无有暂乐故名无间。问曰。若然者。余大地狱中。有意乐为乐受间耶。答曰。虽无意乐。乐受有二种。一者依二者报。一切地狱。无报乐受而有依乐受。阿毗至中。依乐受亦无。何以知余大地狱中有依乐受。如施设世界经中说。唱活地狱中。有泠风来。吹众生身。还生血肉。或作是唱。诸众生活。诸众生活。尔时众生即便还活。以是事故。知余地狱有依乐受。阿毗至中无如是事。故无依乐受。复有说者。生阿毗至中众生其身虽大。受苦痛时无有间处。故名无间。问曰。地狱为在何处。答曰。或有说者。阎浮提下四万由旬。有阿毗至地狱。问曰。其余诸狱。为在上下耶。为在傍边耶。答曰。或有说者。阿毗至狱。在于中央。其余诸狱周回四边。如今城在其中村落围绕问曰。此阎浮提纵广七千由旬。下诸地狱各各广大。如偈说。 火焰遍满多由旬  见者恐怖身毛竖 诸恶众生常然之  其焰炽盛不可近 如是地狱一一广大。云何可受。答曰。此大地形。下广上狭。其犹垛谷在地。是故经说大海渐广转深。复有说者。阿毗至狱最在其下。次上有火炙地狱。次炙地狱。次大叫唤地狱。次叫唤地狱。次押地狱。次黑绳地狱。次唱活地狱。彼阿毗至狱。纵广高下二万由旬。周匝八万由旬。其余诸狱。纵广万九千由旬。或有说者。其余诸狱纵广万由旬。复有说者。阎浮提下四万由旬。有阿毗至狱。阿毗至狱。纵广高下二万由旬。周回八万由旬。火炙地狱。纵广高下五千由旬。乃至唱活地狱。各各五千由旬。如是七地狱。合三万五千由旬。余五千由旬。千由旬青色地。千由旬黄色地。千由旬赤色地。千由旬白色地。五百由旬是白墡。五百由旬是泥。一一地狱。有十六眷属。云何十六。答曰。一一地狱各有四门。一一门各有四眷属。一名热沙上下没膝地狱。二名恶虫沸屎地狱。有刀道地狱。有雨刀叶地狱。有刀林地狱。如是三种。是第三眷属。第四名热灰河地狱。如是门门。各有四种眷属。阿毗至狱。通己身及眷属。合有十七。余七地狱亦尔。都合有一百三十六。诸眷属地狱中。以种种苦治罪人。正地狱中。以一种苦治罪人。阎浮提下。亦有正地狱。阎浮提地上。唯有边地狱。或在山上。或在谷中。或在旷野。或在空中。弗婆提瞿陀尼。唯有边地狱。无正地狱。郁单越。无正地狱。亦无边地狱。所以者何。彼是净果报。问曰。以何等故。阎浮提下。有正地狱。余处则无。答曰。阎浮提人。修善猛利。作不善业。亦复猛利。是故阎浮提。有正地狱。余处则无。问曰。如余方亦作五无间诸余重业。为于何处受其报耶。答曰。于此阎浮提下受。问曰。诸地狱卒。为是众生。为非众生耶。若是众生者。多作不善业。当于何处复受此报。若非众生者。昙摩须菩提所说偈。复云何通。如说。 刚强嗔恚人  常乐作诸恶 见他苦生喜  死作阎罗卒

联系:
©2019/11/11-搜佛说(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