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小乘论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第01卷~第20卷)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九
/
39-辩业品第五之二
正知正念合 名意根律仪 论曰。意根律仪一一各用正知正念合为自体。故契经说。眼见色已不喜不忧。恒安住舍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列别名已。重说合言。遮谓二律仪。如次二为体。今应思择表及无表。谁成就何。齐何时分。且辩成无表律仪不律仪。颂曰。 住别解无表 未舍恒成现 刹那后成过 不律仪亦然 得静虑律仪 多恒成过未 圣初除过去 入定道成中 论曰。住别解脱补特伽罗。从初刹那乃至未遇舍学处等诸舍戒缘。恒成现世。此别解脱律仪无表。初刹那后亦成过去。前未舍言遍流至后。如说安住别解律仪。住不律仪应知亦尔。谓从初念乃至未遇受律仪等舍恶戒缘。恒成现世。恶戒无表。初刹那后亦成过去。诸有获得静虑律仪。乃至未舍来。多恒成过未。前生所失过去定律仪。今初刹那必还得彼故。以顺决择分所摄定律仪。初刹那中不成过去。余生所得命终时舍。今生无容重得彼法。为简彼法。故说多言。无漏律仪。一切圣者多成过未。唯初刹那不成过去。此类圣道先未生故。昔曾未得创得名初。先得已失今创得时亦得过去。已曾生者。初刹那后乃至未舍。亦成过去未来成就。乃至未般无余涅槃。若入静虑及无漏道。如次成现在静虑道律仪。非出观时有成现在。定道无表随心转故。散心现前必无彼故。已辩安住善恶律仪。住中云何。颂曰。 住中有无表 初成中后二 论曰。言住中者。谓非律仪非不律仪。彼所起业不必一切皆有无表。若有无表即是善戒。或是恶戒种类所摄。或非二类。彼初刹那但成中世。谓成现在。此是过去未来中故。初刹那后未舍以来。恒成过现二世无表若有安住律不律仪。亦有成恶善无表不。设有成者为经几时。颂曰。 住律不律仪 起染净无表 初成中后二 至染净势终 论曰。若住律仪。由胜烦恼作杀缚等诸不善业。由此便发不善无表住不律仪。由淳净信作礼佛等诸胜善业。由此亦发诸善无表。乃至此二心未断来。所发无表恒时相续。然其初念唯成现在。第二念等通成过现。已辩成无表。成表业云何。颂曰。 表正作成中 后成过非未 有覆及无覆 唯成就现在 论曰。一切安住律不律仪及住中者。乃至正作诸表业来恒成现表。初刹那后至未舍来恒成过去。必无成就未来表者。不随心色势微劣故。诸散无表亦同此释。有覆无覆亦无记表。定无有能成就过未。法力劣故。唯能引起法俱行得。得力劣故。不能引生自类相续可法灭已追得言成。亦无功能逆得当法。岂不此表如能起心。亦应有成去来世者。此表力劣。由彼劣故此责非理。所起劣于能起心故。所以然者。如无记心能发表业。所发表业不生无表。故知所起劣能起心。如律仪名既有差别。不律仪号亦有别耶。亦有。云何。颂曰。 恶行恶戒业 业道不律仪 论曰。此恶行等五种异名。是不律仪名之差别。是诸智者所诃厌故。果非爱故立恶行名。障净尸罗故名恶戒。身语所造故名为业。根本所摄能畅业思。业所游路故名业道。不静身语名不律仪。然业道名唯目初念。通初后位立余四名。今应思择。若成就表亦无表耶。应作四句。颂曰。 成表非无表 住中劣思作 舍未生表定 成无表非表 论曰。唯成就表非无表者。谓住非律非不律仪。劣善恶思造善造恶。身语二业唯能发表。此尚不能发无表业。况诸无记思所发表。除有依福及成业道。彼虽劣思起亦发无表故。唯成无表。非表业者。谓得静虑补特伽罗。今表未生先生已舍。俱成非句。如理应思。如是建立表与无表及成就已。于中律仪三种差别云何而得。颂曰。 定生得静虑 彼圣得道生 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 论曰。静虑律仪与心俱得。若得有漏近分根木。静虑地心静虑律仪。尔时便得彼心俱故。从无色界没生色界。时随得彼地中生得静虑即亦得彼俱行律仪。无漏律仪亦心俱故。若得无漏近分根本。静虑地心。尔时便得彼声为显。前静虑心复说圣言。简取无漏六静虑地。有无漏心。谓未至中间及四根本。定非三近分。如后当辩。别解脱律仪。由他教等得。能教他者说名为他。从如是他教力发戒。故说此戒由他教得。此复二种。谓从僧伽补特伽罗有差别故。从僧伽得者。谓苾刍苾刍尼及正学戒。从补特伽罗得者。谓余五种戒。诸毗奈耶毗婆沙师。说有十种得具戒法。为摄彼故复说等言。何者为十。一由自然。谓佛独觉自然。谓智以不从师证此智时得具足戒。二由佛命善来苾刍。谓耶舍等由本愿力佛威加故。三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由证见道得具足戒。四由信受佛为大师。谓大迦葉。五由善巧酬答所问。谓苏陀夷。六由敬受八尊重法。谓大生主。七由遣使。谓法授尼。八由持律为第五人。谓于边国。九由十众。谓于中国。十由三说归佛法僧。谓六十贤部共集受具戒。此中或由本愿力故。或阿世耶极圆满故。或薄伽梵威所加故。随其所应得具足戒。如是所说别解律仪。应齐几时要期而受。颂曰。 别解脱律仪 尽寿或昼夜 论曰。七众所依别解脱戒。唯应尽寿要期而受。近住所依别解脱戒唯一昼夜要期而受。此时定尔何因故然。非毗奈耶。相应义理。非一切智者能测量其实。有余师说。世尊觉知戒时边际但有二种。一寿命边际。二昼夜边际。重说昼夜为半月等。故佛但说二受戒时。以佛经中唯说昼夜。故对法者亦作是言。近住律仪唯昼夜受。必应有法能为障碍令过昼夜彼戒不生。故佛经中唯说昼夜。不说或五或十等时。然有说言。佛观所化根难调者。且应授与一昼夜戒非无过此。依何理教作如是言。过此戒生不违理故。复减于此何理相违。谓所化根有难调者。已许为说昼夜律仪。何不为调渐难调者。说唯一夜一昼须臾。以难调根有多品故。然曾不说由此知有近住定时。若减若增便不发戒。世尊观是。故唯说此。依何边际得不律仪。颂曰。 恶戒无昼夜 以非如善受 论曰。要期尽寿造诸恶业。得不律仪非一昼夜。如近住戒。所以者何。以此非如善戒受故。谓必无有立限对师。受不律仪如近住戒。我一昼夜定受不律仪。此是智人所诃厌业故。虽亦无有立限对师。我当尽形造诸恶业。而由发起坏善意乐。欲永造恶得不律仪。非起暂时造恶意乐。无师而有得不律仪。故不律仪无一昼夜。然近住戒功德可欣。由现对师要期受力。虽无毕竟坏恶意乐。而于一昼夜。得近住律仪。故得不律仪与得律仪异。说一昼夜近住律仪。欲正受时当如何受。颂曰。 近住于晨旦 下座从师受 随教说具支 离严饰昼夜
开头
上一页
下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