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小乘论
/
成实论
/
成实论卷第六
/
086-辩三受品第八十一
问曰。已知一切皆苦。今以何差别故有三受。答曰。即一苦受。以时差别故有三种。能恼害者则名为苦。既恼害已更求异苦。以遮先苦以愿求。故大苦暂息。尔时名乐。忧喜不了不愿不求。尔时名为不苦不乐。问曰。不苦不乐不名为受。所以者何。苦乐可觉。不苦不乐不可觉故。答曰。是人为三触所触。谓苦触乐触不苦不乐触。以有因故当知有果。如人热极。得冷触觉乐。得热触觉苦。得不冷不热触。觉不苦不乐。故知有此不苦不乐。汝意或谓不苦不乐触中不能生受。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觉此触不冷不热。觉知所缘即名为受。云何言无又缘有三差别。怨亲中人。于亲生喜。于怨生忧。于中生舍。故知想分别故有此三受。以缘别故。起此三想。又缘有三种。为益为损或俱相违。有乐不乐有俱相违。亦有贪处嗔处痴处。有喜不喜有俱相违。有福果罪果有不动果。是诸缘中随生三受。故知有此不苦不乐受。又可适心处是名乐受。违逆心处是名苦受。不逆不顺名不苦不乐受。又世八法得失毁誉称讥苦乐。凡夫于失等四法违逆其心。于得等四法以为可适。必当应有离欲圣人能俱舍者舍名不苦不乐受。是故非无。问曰。若以触等因缘故有三受者。则一切心行皆名为受。所以者何。所有心行在于身中。皆是苦乐不苦不乐。答曰。如是一切心行皆名为受。所以者何。经中说十八意行。是中但是一意有十八差别。谓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以想分别故。有苦分乐分舍分。故知一切心行无非受也。又经中说诸受皆苦。故知心行在于身中。皆名为苦。又说若色生即是苦生。云何色名为苦。以苦因故。故知缘及诸根但能生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为受。以行苦故。一切诸行应观是苦。以坏苦故。应观乐受为苦。苦苦即苦。是三种苦。皆从众缘和合故生。念念灭故圣人观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为受。问曰。无漏诸受亦是苦耶。答曰亦苦。所以者何。无漏诸受圣人亦次第舍。从初禅来乃至证一切灭。是皆有苦。又有漏禅乐无漏禅乐。有何差别。随有漏禅以我因故苦。无漏诸禅亦以此苦。又若圣人住无漏心深厌一切。故无漏心生则深生厌患。如睫入目。凡夫不知。皆以苦为乐。圣人智深妙故厌离有顶。甚于余人厌患欲界故。无漏苦喻于有漏。又诸圣人得无漏心。但向涅槃。所以者何。是人尔时明见一切有为法苦。若无漏受乐则应喜乐。不应复生向泥洹心。问曰。若诸心行皆名受者。云何别有诸心等法。答曰。即是一受缘中行异故有差别。诸心等法亦行缘异。但识缘时是行名心。此等如先说。是一切法在身中时。有利益等诸差别故。故名为受。又多以心能起烦恼。尔时名受。如经中说乐受中贪使。苦受中嗔使不苦不乐受中无明使。是故想分别缘中喜等法名受。所以者何。是时能生诸烦恼故。问曰。若一一受中三烦恼使。何故定说乐受中贪使。答曰苦受中不应贪使。痴一切处使以痴力故。于苦中生乐想。不知见事故得苦生嗔。不苦不乐受细故不觉贪嗔。所以者何。是人于此中不生苦乐想故。不知见事故但生痴使。又于舍缘中若贪嗔不行。凡夫于中谓能胜缘。是故佛言。汝不胜此缘以未觉故贪嗔不行。如经中说。凡夫所有色中生舍皆依止色。若胜此缘于我增益若作损减。还生贪嗔故知未胜缘。又不苦不乐受。其相寂灭如无色定。以寂灭故。烦恼细行。凡夫于中生解脱想。是故佛说此中有无明使。又未觉缘故苦乐不了。若知此缘苦乐则了。尔时则生贪嗔。问曰若觉此缘则生苦乐相。是故但应有苦乐受。答曰。是人有时于此缘中。不生乐心不生苦心。是故不但有苦乐也。如先说皆是 而有三差。问曰。汝言觉知此缘还生乐想。云何觉知不可以无明觉知。答曰。是人于此缘中先取相。故于此缘中若无明使。若贪嗔使。问曰。但于苦乐中生痴。如经中说。是人于诸受不如实知集灭味过出等。以不知故于不苦不乐中说无明使使。是故但于苦乐中起无明使。非不苦不乐中。答曰。此经自说于诸受不如实知集灭味等故。不苦不乐中无明使使。问曰。虽有是说此义不然。云何于苦乐不知集灭等故。不苦不乐受中无明使使。所以者何。于余事不知余事中使。是故此经应如是说。是人于不苦不乐受中不知集等故。不苦不乐受中无明使使。若不苦不乐受中无明不使。答曰。是人于不苦不乐受中生三种心。寂灭想不苦不乐想故生不苦不乐心。若以邪智取相则生乐心。若取上地乐味则生苦心。是故经中说诸受多语。所以者何。一切诸受皆无明所使。是不苦不乐受随时故。有三种差别。又若未通达苦集等。尔时于苦受中生乐想。亦生不苦不乐想。是故说不知诸受集等故无明使使。但不苦不乐受中多无明使使。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