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1-小道地经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有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怙其善不晓护戒自欲身。二者以不护戒便黠意不生。以黠意不生便不知身。以不知身意便惑。三者不解经以不解经便不了了。以不了了意便疑。四者不数校计命福日尽心自可。用是四因缘故不得息。道人求息。欲得息者要当知坐行二事。一者喘。二者息。亦在二因缘。一者为生。二者为死。何等为喘何等为息。所起意生为喘意止为息。何等为生何等为死。意灭为生意起为死。要当先知是因缘。当那得分别知因缘所从起尽。事在四对。何等为四。一者不知食多食不学不制贪味过足。二者意随色不谛校计多求自欲为种苦本。三者警意盖起多睡眠失本念耶向梦中种栽。四者疑惑便恶日增便两舌堕非妄嗔恚身口不相应。为是故不堕禅弃。当那得近禅。常数思惟喘息生灭起尽。当持何等意思惟分别。亦在四因缘。一者近善知识。二者识受语不妄。三者贪诵经晨夜习意。四者守戒莫离法息易得。 身有四病。或时地多身不得安。或时水多身不得安。或时火多身不得安。或时风多身不得安。此四得安乃得身止。 意有四病。一者痴多意不得止。二者嗔恚多意不得止。三者淫多意不得止。四者疑多意不得止。四事不安意不得止。 息亦有四病。或时多求息不得止。或时念多息不得止。或时欢喜多息不得止。或时喘多息不得止。道人行道离是因缘便得定意。 若身臃肿疥疮肥盛。欲坐身不得安。或时食多便火起身不得安。或时饮多便水起身重目涩身不得安。或时食多已复食贪味过足不学不制便风起不得安。亦谓少食。 若痴多。不宜数入众人群聚。当先诵经不宜多闻好自守。若嗔恚多。不宜居家若少所有。若淫多。不宜观伎乐及诸好色。若疑多。不宜数闻好言善语。常自守思惟责对。若求多。常当念不常坐起着意。若念多。常当行证我所念皆为苦本。若欢喜多。计不得久苦在后当病制。若喘欷多。常当和心不宜数出粗语坐作罪。道人行道不识是因缘终不近道。当能制此。黠意稍增道易得。 道人求向道。要当知过去念事以过去莫复念。何以故。复知为种故。譬如种谷。种稻便念当收稻。种豆便念当收豆。何以故为生故。念亦如是。以种念便生一切聚。在十方待殃福当受。要不得脱苦。堕杀便种杀。栽盗为种盗。栽淫为种淫。栽两舌为种两舌。栽恶口为种恶口。栽妄言为种妄言。栽绮语为种绮语。栽嫉为种嫉。栽嗔恚为种嗔恚。栽疑为种疑栽为。是故数数为念复增念难得离苦。当持何离是众苦。要当禅弃。为不复种是十恶故。虽有余种会当尽。何以故。譬如种谷。虽多得收不复种种但稍稍饭。虽久饭不止会有尽时。禅弃亦尔。何以故。不复种故。以堕禅弃罪稍稍灭。何以故。稍稍禅弃为福。福以生万恶皆竟。但种道栽念。道以生便有黠。以有黠便能活人亦能自活。 道人求向佛道。今世欲晓了知行意者。要在三念。有过去念未来念现在念。有福念有罪念。或时若读经行禅。忽念久事曾为人所辱。若侵入堕好色。便因念生意。为作头足。复增罪不能自制。从是因缘得罪为苦本。是为过去罪念。或时从禅中若读经。忽生善念。念素所行苦乐。思惟知不常。是为过去福念。或时安静忽乱念生。念作非常便失本念。贪淫多求便作不死念。是为未来罪念。或时若得安静便善念念栽。当从是因缘增黠。是为未来福念。端在家居自守持戒。便邪念生。当作是念。多畜六畜更增忧失戒。是为现在罪念。以自家居自守持戒。复增善念常欲离。是为现在福念。求向佛道当先晓是罪福乃可增黠。若求罗汉一切断。是为求向佛道。但欲增福多黠求罗汉。但欲堕禅灭恶。其黠在后。求佛增福要当多闻。黠要当讽经。欲知其要在护戒。护戒便能解经。便能福人亦能自福。 道人求向佛道。今世欲解菩萨行意者。要当复知是三戒。第一当知持戒亦守戒。第二当知不犯戒亦能戒。第三当知戒晓戒能戒亦护戒。第一当知持戒者。若人有妻子居家常斋不失是为持戒。一身无妻子自守不邪向是为守戒。第二当知不犯戒者。若人眼视耳听能不堕声色。亦余一切是为不犯戒。为道寒苦复为人所辱。能不失本念。是为耐戒。亦应忍辱。第三当知戒者。知某人持某戒。是为知戒。晓戒者。知某人乐道为父母宗亲知识所非嫉。不数数于众人中晓说戒。能戒者。当知人能应何业。随力所任授与能使不失。若增若减应病与药。是为能戒。护戒者。一切当护附顺。当得其意。离恶知识当有护意。欲说十方人非人。若在伎乐若在淫色。能教多少说善言能不乱意。复令有福是为护戒。求向佛道菩萨行业者。要当知是。乃能脱人亦能自脱。复能业人亦能自业。

联系:
©2019/11/11-搜佛说(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