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此土著述
/
高僧传
/
高僧传卷第三
/
06-译经下
业及业果报 依缘念念灭 心所知种种 是名别相法 是则思慧念 次第满足修 观种种法相 其心转明了 我于尔焰中 明见四念处 律行从是竟 摄心缘中住 苦如炽然剑 斯由渴爱转 爱尽般涅槃 普见彼三界 死焰所炽然 形体极消瘦 喜息乐方便 身还渐充满 胜妙众生相 顶忍亦如是 是于我心起 真实正方便 渐渐略境界 寂灭乐增长 得世第一法 一念缘真谛 次第法忍生 是谓无漏道 妄想及诸境 名字悉远离 境界真谛义 除恼获清凉 成就三昧果 离垢清凉缘 不涌亦不没 净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纯一寂灭相 非我所宣说 唯佛能证知 那波阿毗昙 说五因缘果 实义知修行 名者莫能见 诸论各异端 修行理无二 偏执有是非 达者无违诤 修行众妙相 今我不宣说 惧人起妄想 诳惑诸世间 于彼修利相 我已说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缘起 摩罗婆国界 始得初圣果 阿兰若山寺 道迹修远离 后于师子国 村名劫波利 进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从是多留难 障修离欲道 见我修远离 知是处空闲 咸生希有心 利养竞来集 我见如火毒 心生大厌离 避乱浮于海 阇婆及林邑 业行风所飘 随缘之宋境 于是诸国中 随力兴佛法 无问所应问 谛实真实观 今此身灭尽 寂若灯火灭 僧伽跋摩。此云众铠。天竺人也。少而弃俗。清峻有戒德。善解三藏尤精杂心。以宋元嘉十年。出自流沙至于京邑。器宇宏肃。道俗敬异。咸宗事之。号曰三藏法师。初景平元年。平陆令许桑舍宅建刹。因名平陆寺。后道场慧观以跋摩道行纯备。请住此寺。崇其供养以表厥德。跋摩共观加塔三层。今之奉诚是也。跋摩行道讽诵日夜不辍。僧众归集道化流布。初三藏法师明于戒品。将为影福寺尼慧果等重受具戒。是时二众未备。而三藏迁化。俄而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至都。众乃共请跋摩为师继轨三藏。祇洹慧义擅步京邑。谓为矫异执志不同。亲与跋摩拒论翻覆。跋摩标宗显法理证明允。既德有所归。义遂回刚靡然推服。令弟子慧基等服膺供事。僧尼受者数百许人。宋彭城王义康。崇其戒范。广设斋供。四众殷盛倾于京邑。慧观等以跋摩妙解杂心讽诵通利。先三藏虽译未及缮写。即以其年九月。于长干寺招集学士。更请出焉。宝云译语。观自笔受。考核研校一周乃讫。续出摩得勒伽分别业报略劝发诸王要偈及请圣僧浴文等。跋摩游化为志不滞一方。既传经事讫辞还本国。众咸祈止莫之能留。元嘉十九年。随西域贾人舶还外国。不详其终。 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禅法。所得门户极甚微奥。为人沉邃有慧解。仪轨详正。生而连眉故世号连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周历诸国遂适龟兹。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汝应供养明旦即敕外司。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俄而蜜多果至。王自出郊迎延请入宫。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蜜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居数载密有去心。神又降梦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惊觉。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进到炖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沼极为严净。顷之复适凉州。仍于公府旧事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常以江左王畿志欲传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翘诚恳恻祈请舍利。旬有余日遂感一枚。冲器出声放光满室。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初止中兴寺。晚憩祇洹。密多道声素着化洽连邦。至京甫尔倾都礼讯。自宋文哀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常以禅道教授。或千里咨受四辈。远近皆号大禅师焉。会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县之山建立塔寺。东境旧俗多趣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自西徂东无思不服。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靖雅爱山水。以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斩石刊木营建上寺。士庶钦风献奉稠叠。禅房殿宇郁尔层构。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弘其风教声震道俗。故能净化久而莫渝。胜业崇而弗替。盖密多之遗烈也。爰自西域至于南土。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初密多之发罽宾也。有迦毗罗神王卫送。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乃现形告辞密多曰。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将不相随共往南方。语毕即收影不现。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着壁。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洁诚祈福莫不享愿。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春秋八十有七。道俗四众行哭相趋。仍葬于钟山宋熙寺前。 释智猛。雍州京兆新丰人。禀性端明励行清白。少袭法服修业专至。讽诵之声以夜续日。每闻外国道人说天竺国土有释迦遗迹及方等众经。常慨然有感驰心遐外。以为万里咫尺千载可追也。遂以伪秦弘始六年甲辰之岁招结同志沙门十有五人。发迹长安。渡河跨谷三十六所。至凉州城。出自阳关西入流沙。凌危履险有过前传。遂历鄯鄯龟兹于阗诸国。备瞩风化。从于阗西南行二千里。始登葱岭。而九人退还。猛与余伴进行千七百里。至波伦国。同侣竺道嵩又复无常。将欲阇毗。忽失尸所在。猛悲叹惊异。于是自力而前。与余四人共度雪山渡辛头河至罽宾国。国有五百罗汉。常往返阿耨达池。有大德罗汉见猛至欢喜。猛咨问方土为说四天子事。具在猛传。猛于奇沙国见佛文石唾壶。又于此国见佛钵。光色紫绀四际尽然。猛香华供养顶戴发愿。钵若有应能轻能重。既而转重力遂不堪。及下案时复不觉重。其道心所应如此。复西南行千三百里至迦维罗卫国。见佛发佛牙及肉髻骨。佛影迹炳然具存。又睹泥洹坚固之林降魔菩提之树。猛喜心内充设供一日。兼以宝盖大衣覆降魔像。其所游践究观灵变。天梯龙池之事不可胜数。后至华氏国阿育王旧都。有大智婆罗门名罗阅家举族弘法王所钦重。造纯银塔高三丈。既见猛至。乃问秦地有大乘学不。猛答悉大乘学。罗阅惊叹曰。希有希有。将非菩萨往化耶。猛于其家得大泥洹梵本一部。又得僧祇律一部及余经梵本。誓愿流通。于是便反。以甲子岁发天竺。同行三伴于路无常。唯猛与昙纂俱还于凉州出泥洹本。得二十卷。以元嘉十四年入蜀。十六年七月造传记所游历。元嘉末卒于成都。余历寻游方沙门。记列道路时或不同。佛钵顶骨处亦乖爽。将知游往天竺非止一路。顶钵灵迁时届异土。故传述见闻难以例也。
开头
上一页
下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