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此土著述
/
法华文句记
/
法华文句记卷第七下
/
24-释药草喻品
问。既云有智若闻。此必属机云何属佛。 答。若非有智人说。云何能令有智人信。自此之前皆名邪者。迦葉等四未闻譬前。义当邪见见未正故。故别大经迦葉童子自述为例。彼亦未闻涅槃已前。自称邪见。应身至含润者。凡说法之言乃对应身。故胜劣应皆是色身口业宣辨。新经乃以他受用报而为遮那。尚非自报岂不说耶。若言体即十身俱即。何独应耶。乍可云三身即一说默无殊。安弃丈六偏尊相海。如空为华华外无空。能具等者。故知说昔偏小典藉。不降开显十二部中佛性圆常之雨故云不含润。前二味中虽说不受虽有不遍义非含润须扇多佛不说法者。此以全不说为不含大论文也。多宝不说义如下文。九十八使。初断见爱得真谛益。而云地上清凉者。六根净位亦且除之。百谷语通至百善也者。五乘各以百善为本。言能生者。从果以说。若从因说乃是百善生于五乘。大小乘因岂过十善。故以十善更互庄严。若不能修互严因者。今所不论。 若尔人乘无百。 答。酒防意地通说非无。甘蔗等者。既举二物应有属对。今试对之。甘蔗质一可以譬定。蒲萄形多可以譬慧。慧约所破定约所缘。且分多一。既出下三行颂十号者。文略义合。出世即无上士及佛于于也。为说即正遍知明行足。世尊即第十号。于天人中即调御丈夫及天人师。如来即第一号。来善去善兼于善逝。又出于世即世间解。充润下四弘者。充润众生即初弘誓。皆令离苦即第二誓。皆令离于因果苦故得安隐乐即第三誓。及涅槃乐即第四誓。五乘咸有世间之乐。皆令得于第一之乐。劝听受中又更为二。初二行先叹佛。次为大众下能说人尊。故所说法妙。七善无不皆归一乘。故劝听受。此举无差以释于差。佛平等说等者。有爱憎故则有彼此。不于佛机者爱余机者憎。贵贱上下约位。持戒毁戒约行。利根钝根约习。亦须具历五乘七善。展转说之。有人去次释三草二木者。古师不同。但于大草二木不定以名合故。小中二草经自结名必无违诤。仍不知有二种二乘。是故初师具列五位。第二三师但列三位。以二草意同三皆未称。然三草下今释。先总非云师心反佛违经者无禀承故即师心。佛意不尔即反佛。违经者。经明受润不同以对五乘差别。如何三位并同在一教。别受润中进退两解者。初正消经文。次以木例草准义以释。草既有三木亦应例。人见大草中云求世尊。谓义亦通后。见小树中云专心佛道谓通初后。见大树中云度无量亿。谓通前二。便作一种历位解释。以近代来弃旧经论诸教菩萨。此为消释之大患也。故今别释冥顺经文。上草为六度者。既云行精进定。于六度中精进为最。故大论云。施戒忍世间常法。欲修定慧必须精进。况复通进遍入五中。为是义故举进摄六。故不可二木唯在三秖。小树中经既云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六度菩萨第三僧祇方乃定知。故不及通但过二地必知作佛。故与前异乃从胜标。大树中既云转不退轮。别人初地能转法轮。是念不退。藏通至果方转法轮。岂得名为如是菩萨。故知在别。次义立三木通三菩萨。令识通方故更释之。故正法华初例则云三木二草。以小草为悠悠药。以上草为上尊药。颂文乃云三药二木。是故今文通别二解。释增长中。二乘增长二解不同。并今师意。前释得小乘尽生死。方名最后。次释大乘中。方名后身。大小两种并名增长。增长皆由值佛。众生自谓当分增长。今准佛意莫非地雨故令当分远有增长。所以至此方知合一。无后之言且任小教。权名为无非永无也。若得法身等觉一转当入妙觉。乃云最后。论云。罗汉发心已后边际定力。令分段身延至变易。不复改报成无上果者。此多属通义。以通菩萨过二乘地。惑润生身或不经生而成正觉。岂华王佛果而用二乘边际定身。故应问言此定与彼首楞严定同耶异耶。诸论皆云舍分段身而入变易。天亲论主意未必然。但恐论释义不正耳。故知最后增长之言。大小各别。无人有教深可为规。 问。若尔余之三位皆应两释。一者三位若不值佛各不增长。若得值佛当位增长。二者于法华前住四位身被佛调熟。若至法华得入一实。方名增长。 答。然五位中二乘执强谓为最后。故须二释。余三已有彰灼明文。上下文意一切皆尔。 问。二乘同云住最后身必须见佛。缘觉不然者何。 答。虽生佛后元因佛世。思之可见。增长后云云者。具述大小今昔之意。五位虽即自谓增长。萌动之初莫非地雨。说虽地雨居后长必始在初毫。今始示于地雨初后耳。亦应委说通别增长之意。问一云一雨与一音同异者。问意以一地一雨与一音教。为同为异。答意者。今一云一雨别譬开显。彼一音之教通于因果及以偏圆。于中先分因果次辨偏圆。先因果别。别意虽尔。亦随诸教二种云雨以譬诸教因果随分一音。今从究竟云雨以问。答中别申二种一音。言下地者。或指圆教六根。或指别教地前。若指初住已上等觉已前。岂可全无随类一音。次辨偏圆中先出旧非。次正解中三。先圆次偏。后明自报。先圆中引大论者。破上三师。所言报者。即酬答也。如此一音亦通下地。但不关六根。次婆沙去引偏拟圆。类例欲同。然其秖是三藏教佛之一音耳。若不尔者。能以婆沙释华严不。五百罗汉有七菩萨见解以不。瑜伽尚别同异永乖。迦葉当知者。开譬颂初已云汝等迦葉及当知等。故颂文后不更复宗重称叹者。良由此也。隋朝笈多所译。名添品法华者。自余诸文全依妙本。彼见正本偈后。更有一长行偈颂。乃重译之。添此文后。又移嘱累安劝发后。自余先译并无所改。重译言辞多似正本。其所添者初长行中。先以日月譬用叹佛智(此与前文重故什师不译)次明五趣中有三乘。于三乘中而说平等(亦与前文似重)次迦葉问。何故施此三乘教耶。佛以瓦器譬之。所盛不同非关泥异。迦葉又问彼种种解出三界外为一为二三耶。佛答。若觉体等无复二三(此亦同于第一经中灭度想者也)次因此后佛为迦葉说生盲喻。初不见色譬诸凡夫。次以眼开譬于二乘。次天眼开譬大乘也。偈重颂耳。故知无此添文大旨无阙若其有者述成又剩。什公不译意不烦文。南山云。笈多辄移嘱累品也。准此亦应云移品法华。
开头
上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