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此土著述
/
大般涅槃经疏
/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六
/
29-四谛品
此品。答上云何诸调御心喜说真谛。旧云佛昔随情但说有量四谛。止在界内圣心不畅。今缘常住说无量四谛。出三界外故佛心喜。亦名有为无为四谛。亦名有作无作四谛。今问。有量出分段不出变易。无量亦不出变易。不出既同俱是有量。量与无量是对小大两缘何足为喜。又有量是有为者。那言三是有为一是无为。若尔有为义不成。若无量是无为者。那得犹有变易生死。解言。不为分段身命所为故言无为。不无三相。若尔实非无为。无为不成。无作亦坏。胜鬘虽有此之名教别为一缘。不得用彼无量四谛释此经文义不相会。旧又明五时四谛初时约事如苦是逼迫相(云云)。第二时至第四时约理。如五受阴洞达空无所有。是苦义义即是理。解言。入观之时亡名绝相无此四事。藉四方便故言四谛。如见谛入真无八忍八智但缘一灭。言忍智者。从方便为名。为此义故四时不明佛性。佛心不喜。第五时以智为谛。文云无苦而有真实故说佛性。佛心则喜。今问若还是前有量无量已如前难。若非有量无量复是何谛则无别名。既无别名则无别理。复何用此以释今经。今明此品与圣行品有同有异。圣行具明四种四谛。今文但明一实四谛。其相云何。佛性实相遍一切处。能于四事明了实相乃可称谛。若不了者倒而非谛。经有明文何须致惑。谓知如来甚深境界常住不变。微密法身。名之为谛。此乃且举佛果为端。实通一切畜生地狱阴界诸入。悉了常住法身不。变名苦圣谛。于不净中而生真智。不坏正法名集圣谛。于断灭中识如来藏名灭圣谛。明识三宝及正解脱名道圣谛。谛非四数约四了谛故名四谛。如来出世元为说此。覆相今开涂乳获洗故言心喜说真谛。从此立名故言四谛品。文为二。初明四谛。二领解。初四谛即为四章。章章各六。但有次第不次第之殊。苦谛六者。一明惑。二明惑果。三明解。四明解果。五结解。六结惑。一即是四四即是一。名不思议。此文明矣。初明惑又两。先直明苦。后不解故苦。下明苦有三种。一是苦非谛非实。二是苦是谛非实。三非苦非谛是实(云云)。当知是人必堕下是明惑果。若有能知下是明解。若一经耳下是明解果。若如是知下结解。若不知下结惑。次集章亦六。次第如前此初明惑。以是不知下明惑果。若有深智下明解。以是因缘下明解果。又牒昔迷举非显是。若能知下结解。若人不能下结惑。次灭谛章亦六次第小异。初明惑。言多修空者。一是二乘沈空二是外道拨无。即是多修空。次修苦灭者是明解。亦应言逆声闻而偏语外道。有二义。一前来以诃声闻。二声闻乖理即是外道。若有修习下明惑果。若有不作下明解果。若能如是下结解。若有不能下结惑。道谛章亦六还如前次第。但后结小异。初即明惑先出所惑。次正明惑。以是因缘下明惑果。若能发心下明解。乘此一念下明解果。若有人言三宝无常下结惑。若修是法下结解。实结道灭。言四谛者。道灭是四谛之后当于第四。迦葉白佛去二是领解。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