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此土著述
/
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
/
5-瑞经录
余曾于隰州有昙韵禅师。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比干山。常诵法花经。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于即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幡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及经写了。如法嚫奉。相送出门斯须不见。乃至装黄一如正法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穷觅。乃于岩下获之。箱巾麋烂。拨朽见经如旧鲜好。余以贞观十年。亲自见之。 绛州南孤山陷泉寺僧彻禅师。曾行遇癞者在穴中。彻引至山中。为凿穴给食。令诵法花。素不识字。加又顽鄙。句句授之。终不辞倦。诵经向半。梦有教者。自后稍聪。得五六卷。疮渐觉愈。一部既了。须眉平服肤色如常。故经云。病之良药。斯诚验矣。 河东有练行尼。常诵法华。访工书者写之。价酬数倍。而洁净翘勤有其余者。一起一浴然香薰衣。筒中出息通于壁外。七卷之功八年乃就。龙门寺僧法端。集众讲说。借此尼经以为揩定。尼固不与。端责之。事不获已。乃自送付端。端开读之。唯见黄纸了无文字。余卷亦尔。端愧悔送尼。尼悲泣受已。香水洗函顶戴绕佛七日不休。开视文字如故。即贞观二年。端自说之。 隋开皇初有河东昙延法师。初造疏解涅槃经。恐不合圣心。乃陈经及疏。于佛舍利塔前焚之启告灵圣。若所解合理愿垂神应。言讫涅槃经轴各放光明。舍利大塔亦放光明。上至空天傍照四远。诸有道俗谓寺遭火崩腾惊赴。至乃知非。三日三夜腾焰不绝。隋祖重为戒师。迎入京。为建延兴寺。门人见在。 蒲州仁寿寺僧道逊者。即延之学士。讲涅槃将百遍。有弘护正法心。四方所归。无问客主将给之富。无有过者。贞观四年崔义直为虞乡令。遣人请逊讲经及发题讫泣曰。去圣滋远微言隐绝。庸鄙所传不足师范。但以信心希向自发诚悟。今讲止于师子品。日时既促愿存心听。既至其品无疾而终。道俗哀恸。义直徒跣扶柩送之南山。于时隆冬十一月。土地冰严。下尸于地。地生莲花而小头及手足各一。义直奇之令守。不觉盗折。明旦视之周身有花总五百茎。七日乃萎。 幽州沙门释智苑者。有学识。思造石经缄于西南山岩。以备法灭之护也。隋大业中。初构石室。四面镌之。又取方石写诸藏经。每一室满以石锢之融铁其缝。远近公私无不送施。工匠既凑欲造佛堂食院。而山东无木可得。忽一夜暴雨雷震山崩。旦晴乃见大松柏数千株漂积道次。寻踪远自西山送来。此为神助即依而构造。顷之毕成。所造石经已满七室。贞观十三年苑卒。弟子等犹继其业云云。 隋开皇中。蒋州人严恭者。于郭下造精舍。写法华经。清净供养若纸若笔。必以净心不行欺诈。信心而与不行乞觅。随得便营如法经营。给书生欢喜。常有十人道俗送直。恭亲检校劳不告倦。尝有人从贷经钱一万。恭不获已与之。贷者得钱船载中覆。钱失人活。是日恭入钱库见一万钱湿如水洗怪之。后见所贷钱人。方知其没溺。又有商人至宫亭湖。祭神上物。夜梦神云。倩君以物送与严恭法花。令经用也。及觉所上之物在前。又恭曾至市买纸少钱。忽有人持三千钱授恭曰。助君买纸。言己不见。又有渔人。夜见。江中火焰焰浮来。以船迎之。乃是经函。及明寻视。乃是严家经。其后发愿。略云。无一字而不经眼。无一字而不用心。及大业末子孙犹传经业。群盗相约不入其里。里人赖之至今。故业犹尔。 右监门校尉凭翌李山龙。以武德中暴亡。心暖七日。乃苏。云初至官庭前。有囚数千人。枷锁检系。见一大官坐听高座。问傍人何官。彼曰王也。因至阶问。生平作何福业。龙云。乡人设会恒施物同之。又曰。更作何善业。龙曰。诵法华两卷。王曰大善。可升阶就东比高座诵之。便举声曰。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王曰。请法师止。向法师诵非唯自利。乃令庭中诸囚皆以闻法获免。诸囚寂尔不见。乃放还。备见地狱五苦休息亦由闻经故止也。 太庙丞赵郡李思一者。以贞观二十年正月八日失喑。至十三日死。经日乃苏。自言备见冥官云。年十九时尝害生命。思一乃悟之曰。所害之时。在安州旻法师下听涅槃。何缘于彼相害。官追旻法师有。答云。旻生金粟界不可追。且放还家。家近清禅寺。僧玄通素与往来。俄见其活又说冥事。因为忏悔受戒。并劝转金刚般若五千遍。至日晚又死。明日还苏。自云。见大官。遥见便大喜曰。还家大作福德。复见二僧。证云。旻法师遣来。官见惊惧迎之。僧曰思一昔时听讲。又不杀害。何缘妄录耶。冥官曰。即放还僧。至家日净心修善因遂活云云。 陈公太夫人。豆庐氏。信福诵金刚般若。一纸未度。后日昏时头痛四支不安。自念傥死经不终耶。即起强诵。而灯已灭。命婢然烛。厨中外院觅火俱绝。夫人深恨。忽见庭中有然火烛上阶入堂。至床前三尺许。无人执而光明若昼。夫人惊喜所苦亦除。取经诵之。有顷家人钻燧得火。燃灯入堂。堂中烛火即灭。便以此夜诵竟。因此日诵五遍为常云云。 中书令岑文。本少信佛。诵法花经普门品。常乘船于吴江中。船坏人死文本亦没水。闻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如是三言。遂随波出没。须臾着岸云云。 武德年中。都水使者苏长。为巴州刺史。度嘉陵江。中流风起船没。男女六十余人皆溺死。唯有一妾。常读法华经。及水入船妾头戴经函。誓与俱死。乃随波泛滥。顷之达岸。经函外湿内干。于今尚在。 贞观中。河东董雄为大理丞。少来信敬。蔬食十数年。十四年中。坐连李仙童事。上大怒。使侍御韦悰鞫问甚急。囚禁数十人大理丞李敬玄与直王忻同连此坐。雄与同屋囚锁。专念普门品。日得三千遍。夜坐诵经锁忽自解落地。雄惊告忻玄。忻玄共视。锁坚全在地。而钩锁相离数尺。即告守者。其夜监察御史张守一宿直。命吏开锁火烛之。见锁不开而相离甚怪。又重锁纸封书上而去。雄如常诵经五更中锁又解落有声。雄又告忻玄等。至明告守一。守一来视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离。敬玄素不信佛法。其妻读经。常谓曰。何为胡神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圣也。时忻亦诵八菩萨名。满三万遍。昼锁解落。视之如雄不异。其事台中内外具皆闻见。不久俱脱云云。 益州西南新繁县西四十里许。有王李村。隋时有书生姓荀氏。在此教学。大工书而不显迹。人欲其书。终不肯出。人乃驱之亦不出。遂以笔于前村东空中四面书般若经。数日便了。云此经拟诸天读之。人初不觉其神也。后忽雷雨大注牧牛小儿于书经处住而不浇湿。其地干燥。可有丈许自外流潦。及晴村人怪之。尔后每雨。小儿等常集其中。衣服不湿。武德年有非常僧。语村人曰。此地空中有般若经。村人莫污诸天。于上设盖覆之。不可轻践。因此四周施栏楯不许人畜往践。于今雨时仍干。斋日村人就供。每闻天乐声繁会盈耳。 又龙朔三年正月二十七日。有京师高表仁孙子。常读法花经。乘马从顺义门出。有两骑追之曰。今捉获矣。其人问曰。卿是何人。答曰。我是阎王使者。故来追卿。其人惶忙走马西出。欲投普光寺。使人曰。疾捉寺门勿令入。入即得脱。及至寺门乃见一骑捉门。又西走欲入开善寺。又令骑捉门。遂尔相从西奔欲还本宅。宅在化度寺东。恐道远乃欲入醴泉坊。一骑在前。其人以拳击之。鬼遂落马。后鬼曰。此人大粗。急曳下挽却头发即被牵发。如刀割状。遥掷于地。亦随落马。家人举还。至晚苏云。备见阎王云。君何盗僧果子。何事说三宝过。遂依伏罪无敢厝言。王言。盗果之罪合吞铁丸四百五十枚。四年受之方尽。说过之罪合耕其舌。因放令出。遂苏。少时还终。口如吞物。遍身疱赤。有苦楚相缠。经日方醒云。经一年吞百余丸。其苦难言。明日复尔。恰经四日吞丸亦尽。方欲拔舌耕之。拔而不出。勘案所由。乃云。曾读法华。舌不可出。遂放令活。今见在化度寺圆满师处。听法忏悔云云。 龙朔三年六月二十日。司元少常伯崔义起。大不信佛。妻父萧铿念善诵经法花般若数千遍。薰酒不入门。起妻以五月亡。为修三七斋。正食亡妻来。有婢素玉。见作夫人语。我生时虽闻地狱不大信。今受苦不可言。汝男女等不得不信。由汝为我转经然灯功德蒙放暂归。便向大众陈悔。我至二十日。更来将素玉看我受罪。至期果至。将素玉去。见大城官府夫人入别院。须臾有火镬铁床总至。夫人受毒。忽见夫人父萧公。坐莲花台语夫人。早放素玉。还又告素玉。我女生时不用我语。多嗔妒不信善恶。今受此苦。我无力可救。汝归可语其夫儿女道令修功德。不久解脱。又见婆罗门僧从。空中下。教素玉诵金刚般若。又诵药师法华一遍两遍。并得改名为声闻。又曰。阎浮提人不信佛。汝诵此经。闻婆罗门并解经语。婢死三日便苏。家人良贱初如常遇。麟德元年正月。薛将军宅设斋。迎婢请三道佛顶骨婆罗门僧令试。素玉乃升座。长诵一无脱漏。皆合掌叹曰。如西国本不异。合众惊讶希有奇事。薛将军遂口奏。 天子。大叹曰。百官亦有不信者。冥道若此何得不信。时朝贵闻者。咸生大信。司成馆博士范叔元。又将僧二十人就翊善坊宅。召素玉令诵本经。梵音深妙令人乐闻。自云不忘故尔。
开头
上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