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03-宗镜录卷第六十二

夫平等真心。群生佛智。虽然等有。信解难生。多抱狐疑。少能圆证。以辟支佛之利智。舍利弗之上根。乃至不退位中诸大菩萨。尽思竭力。罔测其原。巧辩妙通。靡知其际。更希再明教理。确实指陈。显大旨于目前。断纤疑于意地。 答。广略之教。遮表之诠。虽开合不同。总别有异。然皆显唯心之旨。终无识外之文。证若恒沙。岂唯一二。所以法华经偈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又偈云。我今亦如是。安隐众生故。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释曰。知第一寂灭者。真如一心。是本寂灭。非轮回生灭之灭。亦非观行对治之灭。故称第一于一心寂灭之中。即无法可敷扬。无道可建立。为未了者。以方便大慈力故。虽说种种别门异道。若克礼而论。唯但指归一心佛乘。更无余事。今我亦如是者。今我与十方佛。同证此法。悉皆如是。以此安乐一切有情。示三乘五性。种种法门。宣扬于唯心佛道。楞伽经云。佛告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是藏识影像。所取能取二种相现。彼诸愚夫。堕生住灭二见中故。于中妄起有无分别。大慧。汝于此义。应勤修学。又入楞伽经偈云。种种随心转。唯心非余法。心生种种生。心灭种种灭。众生妄分别。无物而见物。无义唯是心。无分别得脱。又偈云。无地及诸谛。无国土及化。佛辟支声闻。唯是心分别。人体及五阴。诸缘及微尘。胜性自在作。唯是心分别。心遍一切处。一切处皆心。以心不善观。心性无诸相。华严经偈云。一切方海中。依于众生心想而住。又云知一切法界所安立。悉住心念际三昧。大智度论云。譬如调马。自见影不惊。何以故。自知影从身出。如信入一乘调顺之人。见一切怖境不惊。自知境从心出。唯识论云。如契经说。三界唯心。又说所缘唯识所现。又说诸法皆不离心。又说有情随心垢净。又说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又颂说。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此等圣教。诚证非一。释云。又说所缘唯识所现者。汝谓识外所缘。我说即是内识上所现。世亲说。谓识所缘。唯识所现。乃至佛告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无作用故。但法生时。缘起力大。即一体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离。诸心心所。由缘起力。其性法尔。如是而生。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者。自性即自心法。或理体。即义。之所依本事。谓第八心。第七意。余六识所缘。皆自心为境。佛言。由如是理故。我说一切有为无为。皆唯有识无余。实无心外境也。乃知凡有见闻。皆自心生。实无一法当情。而有自体独立者。尽从缘起。皆逐想成。生死涅槃。俱如幻梦。所以不退转法轮经云。尔时阿难。即往佛所。白言。世尊。诸比丘不能得来。何以故。见只桓中大水悉满。清净无垢。亦不见精舍树木。以是义故。皆不得来。佛告阿难。彼诸比丘。于无水中。而生水想。于无色中。生于色想。无受想行识中。生受想行识想。无声闻辟支佛中。作声闻辟支佛想。华严经云。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过。于东方无数世界。复过尔所世界微尘数世界。于彼诸世界中。入此三昧。乃至于彼一一诸如来所。恭敬尊重。头顶礼敬。举身布地。请问佛法。赞佛平等。称扬诸佛广大功德。入于诸佛所入大悲。得佛平等无碍之力。于一念顷。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于诸佛出兴于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无所得。如散动心。了别所缘。心起不知何所缘起。心灭不知何所缘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终不分别如来出世。及涅槃相。佛子。如日中阳焰。不从云生。不从池生。不处于陆。不住于水。非有非无。非善非恶。非清非浊。不堪饮漱。不可秽污。非有体。非无体。非有味。非无味。以因缘故。而现水相。为识所了。远望似水。而兴水想。近之则无 水。想自灭。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得如来出兴于世。及涅槃相。诸佛有相。及以无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别。佛子。此三昧。名为清净深心行。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是知非唯佛。教以心为宗。三教所归。皆云反己为上。如孔子家语。卫灵公问于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所谓不出圜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谓也。是知若疋己以徇物。则无事而不归。自然取舍忘怀。美恶齐旨。是知但了一心。无相自显。则六趣尘牢。自然超越。出必由户。莫不由斯道矣。如古德云。六道群蒙。自此门出。历千劫而不反。一何痛矣。所以诸佛惊入火宅。祖师特地西来。乃至千圣悲嗟。皆为不达唯心出要道耳。故知若不了万法即真如一心者。悉成遍计。以真如无相。见有相者。皆是情执故。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问。八识自性行相作用。为复是一。为复各异。 答。非一非异。论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无定性故。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陀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释云。以三义释不可定。一行相。谓见分。二所依。谓根。三缘。谓所缘。以此三义。相应异故。如眼识见色为行相。乃至第八变色等为行相。若一识灭。余七等不必灭者。七是能熏。八是所熏。又七是因。八是果。亦非定异者。楞伽经说。识如大海水波。无有差别相。又若定异。应非因果。更互为因果故。法尔因果。非定异。如麦不生豆等芽故。又一切法如幻等。故知无定异性。 问。若尔。前来所说三能变相是何。 答。此依四俗谛中第二道理世俗。说有八等随事差别。非四重真谛中。第四真胜义谛。胜义谛中。若八识理。分别心。与言皆绝。故。非一非异。相所相无故者。相即是能。所相是所。识上何者为能相所相。谓用为能相。体为所相。或以见分为能相。相分为所相。又以七识为能相。第八为所相。所相既无。能相非有。若入真门。理皆无别。真门但是遮别言无别。无别。亦无别无不别。释曰。但以从初业识。起见相二门。因见立能。因相立所。能所才具。我法互兴。从此因有为而立无为。对虚假而谈真实。皆无定体。似有非真。是以认互起之名。见色有表而执空无表。对相待之质。见牛角有而执兔角无。不知以有遮无。有非定有。以无遮有。无非定无。若了八识真心。自然绝待。疑消能所。藤蛇于是并空。见息对治。形名以之双寂。 问。心外无法。祖佛正宗。今目睹森罗。初学难晓。不细开示。何以断疑。须凭征诘之由。以破情尘之执。 答。前已广明。今重引证。唯识颂云。是法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言转变者。即八种识。从自证分。转变似二分现。即所变见分。有能作用。说名为见。所变相分。为所作用。说名为相。即俱依自证分而转。既若见相二分包一切法尽。即此二分从心体上变起。故知一切诸法。皆不离心。分别所分别者。见分是能分别。相分是所分别。由此彼皆无者。此见相二分上。妄执。彼我法二执是无。即由此见相二分外。妄情执有。心外我法之境皆是无。故云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者。唯遮境有。识简心空。除执二边。正处中道。即将唯字。遮萨婆多执心外有其实境。将识字简清辩等执恶取空。即破空有二边。正处中道。故疏云。外则包罗万像。内则能所俱成。可谓四分一心。理无逾者。又小乘九难。难心外无法唯心之旨。一唯识所因难。诸小乘师云。离心之外。现见色法。是其实境所缘。论主何故包罗归心。总说名为唯识。一乃色心有异。二又能所不同。关云。色境不牵能缘心。以色从心。可唯识。当情色境外迷心。心被境迷。非唯识义。论主云。只此外边色境。一是一切有情缘心变。二是一切有情心之所持。根本。皆由于心。是故摄归唯识。十地经及华严经说。三界唯心。意云。三界之法。唯是心之所变。离心之外。更无一物。此亦为遮我法二执。但是妄情执有。举体全无。唯有内心。故言唯心。 问。欲色二界。有外器色境。云是心变故。所言唯心。且如无色界天。唯有内心。无外色境。何要更言唯心。岂不成相扶极成过。 答。不但说色境不离心。方名唯心。此亦遮无色界天贪等取能取之心故。为无色界有情。亦贪于空等境起其妄心故。无色界。亦名唯心。若得无漏时。其出世无漏色等。是出世无漏心心所唯识。亦是唯心。故云三界唯心。解深密经云。又说所缘唯识所现。即一切所缘之境。唯是识之所变。更无外法。所以佛告慈氏菩萨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无作用故。楞伽经又说。诸法皆不离心。无垢称经又说。有情随心垢净。又钞释唯识所因。立四种道理。即四比量也。第一比量成立五尘相分色。皆是五识亲所缘缘。成其唯识义。第二成立第六识。并闇成立七八二识。皆缘自之亲相分。不离于识。是唯识义。第三总成立一切亲相分不离心体。得成唯识。第四成立一切疏所缘缘境皆不离心。得成唯识。且第一成立五尘相分皆不离五识者。今但成立一识相分不离于识。余四识准作。量云。极成眼识是有法。定不亲缘离自识色。是宗。因云。极成五识中随一摄故。如余极成四识。将释此量。分之为二。初释名拣过。次略申问答。初者。宗前陈云极成。者即拣两宗不极成眼识。且如大乘宗中许有他方佛眼识。及佛无漏眼识。为小乘不许。亦拣之不取。若小乘宗中执佛是有漏。眼识。及最后身菩萨染污眼识。即大乘不许。亦须简之。即两宗互不许者。是不极成法。今但取两宗共许极成眼识。方立为宗。故前陈言极成眼识也。 问。若不致极成两宗简。即有何过。 答。前陈便有自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因中亦犯自他一分所依不成过。为前陈无极成眼识为所依故。所以安极成二字。简后陈言定不亲缘离自识色宗者。但是离眼识相分外。所有本质色。及余四尘。但离眼识者。皆不亲缘。若立敌共诤。只诤本质也。若大乘自宗。成立眼识亲相分色。 问。何故不言定亲缘不离自识色耶。 答。恐犯能别不极成过故。谓小乘不许色不离于眼识故。次因云。极成五识中随一摄故者。因言极成。亦简不极成五识。若不言极成简。空言五识中随一摄者。即此因犯自他一分随一不成过。所以因安极成言拣之。喻云。如余极成四识者。喻言极成。亦拣不极成法。若不安极成。犯一分能立所立不极成过。所以安极成言简。既立得相分色不离于眼识。余声香味触等皆准此成立。皆不离于余四识故。所以唯识论颂云。极成眼等识。五随一摄故。如余不亲缘。离自识色等。次申问答。 一问。宗依须两共许。今后拣立者。言不亲缘离自识色。敌者许亲缘离自识本质色。何言极成。 答。小乘亦许眼识不亲缘余四尘。以离眼识故。但使他宗许有不亲缘离自识色。即是宗依极成也。 二问。他宗既许余四尘眼识不亲缘。后合为宗。便是相扶。岂成宗诤。 答。今所诤者。但取色尘本质。眼不亲缘。互相差别。顺己违他。正成宗体。以小乘虽许色本质。离于眼识。且是亲缘。今言不亲缘。岂非宗诤。 三问。宗中所诤。是眼识不亲缘本质色。同喻如余四识。余四识但不亲缘余四尘。岂得相似。 答。余四识是喻依。各有不亲缘离自识法。是喻体。今取喻体。不取喻依。亦如声。无常宗。同喻如瓶。不应分别声瓶有异。但取声瓶各有无常义。相似。为因等也。第二以理成立第六。兼闇成立七八二识者。量云。极成余识是有法。亦不亲缘离自识法。宗因云。是识性故。同喻如极成五识。释云。宗前陈言极成。亦简不极成。若不言极成。犯自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若言六七八识为有法。他不许七八二识。即犯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若但立意识为有法。因中便犯不定过。被他将七八二识为异喻。量犯共中自不定过。今但总言余。别取第六。意兼七八。即闇成立。摄取七八。于余识之中。后陈言。亦不亲缘离自识法者。亦者。同也。同前极成五识。不亲缘离自识诸法。因云。是识性故者。即同五识是识性。故喻如极成五识者。即同五识。亦不亲缘离自识故。明知即亲缘不离自识法。既成立已。故知一切亲所缘缘境。皆不离心。是唯识义。所以唯识论云。余识。识故。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第三以理成立前六识亲所缘缘相分。皆归心体。所言心体者。即自证分也。然虽见分。亦依自证而转。今但立相分者。以见分共许故。量云。六识亲所缘缘。是有法。定不离六识体。宗因云。见相二分中随一摄故。如彼能缘见分。小乘许见分不离心体故。取为同喻。所以唯识论云。此亲所缘缘。定非离此。二随一故。如彼能缘。第四道理成立一切疏所缘缘境。皆不离心。是其唯识。即第八识相分。望前六名疏所缘缘。以小乘不许第八故。但云疏所缘缘也。量云。一切随自识所缘。是有法。决定。不离我之能缘心及心所。宗因云。以是所缘法故。同喻如相应法。释曰。此量后陈言。定不离我之能缘者。谓一切有为无为。但所缘之法。定不离我之能缘识。若后陈不言我之能缘者。便犯一分相扶之失。谓小乘。亦许他心智所缘之境。不离能缘心故。为简此相扶过。遂言我之能缘。即简他之能缘也。同喻如相应法者。即是前来已成立亲相分是也。皆所缘法故。所以唯识论云。所缘。法故。如相应法。决定不离心及心所。是以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正契中道。由此慈尊。说中道二颂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言虚妄分别有者。即有三界虚妄分别心。言于此二都无者。谓无能取所取我法二执之相。于此妄心之上都无。言此中唯有空者。谓此妄心中。唯有真如。此是空性。依空所显故。言于彼亦有此者。彼者。彼空性中。亦有此者。亦有此妄分别识。即虚妄分别。是世俗谛故。于此俗谛中。亦有真谛之空性也。言故说一切法者。即有为无为二法。是一切法也。言非空非不空者。非空。谓虚妄分别心。及空性。即依圆是有。故名非空。以二谛有故。非不空者。谓能取所取我法二执之相是空。即遍计性也。言有无及有故者。有。谓虚妄分别有故。无。谓二取我法无故。及有故者。谓于妄分别中有真空故。于真空中亦有妄分别故。言是则契中道者。谓非一向空。如清辩等。非一向有。如小乘等。故名中道。谓二谛有。不同清辩。二取我法无。不同小乘。故名中道。又阿毗达磨经说。菩萨成就四智。能随悟入唯识无境。即是地前小菩萨。虽未证唯识之理。而依佛说。及见地上菩萨。成就四般唯识之智。遂入有漏观。观彼十地菩萨所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化肉山鱼米等事。此小菩萨入观观已。即云。如是所变实金银等。皆不离十地菩萨能变之心。更无外境。既作观已。亦 随顺悟入真唯识理。又如胜论祖师。为守六句义故。变身为大石。此有实用。若定实境者。不应随心变身境为石。 问。且如变大地为金时。为灭却地令金种别生。为转其地便成金耶。 答。唯识镜云。为佛菩萨。以妙观察智。系大圆镜智。及异熟识。令地种不起。金种生现。以此为增上。能令众生地灭金生。名之为变。非为便转地成金故。摄论云。由观行为增上。令余人识变。大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观土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观实众生。为非众生。观非众生。为实众生。悉随意成。无有虚妄。台教云。诸物中一切皆有可转之理。如僧护见身为床瓶等。当知色法皆随感现。色无定体。随心所变。此理元是如来藏中不思议法。随心取着。成外成小。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平等法界。方寸无亏。四般唯识智者。第一相违识相智者。即四类有情各别能缘之识。识既相违者。其所变相分亦相违。故即天见是宝严地。鱼见是窟宅。人见是清冷水。鬼见是脓河猛火。缘此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致令所变之境。亦乃相违。所言相者。非是遍计相。但是相分之相。由四类有情先业之力。共于一处。各变相分不同。故名相违识相。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萨能缘之智。智能了彼四类有情自业识所变相分不同。更无心外别四境。旧云。一境应四心者。不正。 问。何以不正。

联系:
©2019/11/11-搜佛说(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