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13-宗镜录卷第七十二

问。若具二义。即名所依者。且如遍行五数。亦具决定有境二义。应与心心所为所依。 答。将第三义简云。为主。今遍行五数。虽有二义。阙主义故。亦非所依。 问。若具三义。便成所依者。且如第八识现行。望识中种子。亦有决定有境为主三义。即此等八识现行。应与种子为俱有依。 答。将第四义简云。令心心所取自所缘。即令能依心心所。缘取自所依家境。方成所依。今第八现行识。不能令种子取自所缘。故非所依。今第八识中种子。无缘虑。不能取自所缘故。第八非种子所依。但为依义。 问。未审何法具此四义。足得名所依。 答。为五色根及意处。即此六处。具前四义。足独名所依。 问。内六处为俱有依。与六根体义何别。 答。俱有依。唯取六处现行。不取种子。阙有境义故。若但言六根。即通种现。又俱有依。取所依义。若言六根。即取生长义。各据胜以论。又若心心所法生时住时。即具俱有依。若色法生时住时。但有因缘依即得。定无俱有依。以色法无所缘故。自体不。是能缘法故。又瑜伽论云。于五识有三依。一种子依。二俱有依。三开导依。 问。所依有几重。 答。有四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即五识各依自根。若后三识。即通与五识为依。 问。五色根六七八识。四重所依。各有何用。而言随阙一种。即便不转。 答。谓一同境。二分别。三染净。四根本等。所依别故。言同境者。即自五色根是。如眼根照青色境时。眼识亦缘青色境。以青色境同。故名同境。乃至身根识亦尔。言分别者。即第六识能与前五为分别依。同缘境时。起分别故。此是第六自体与五识为分别依。瑜伽论云。有分别无分别。同缘现在境故。即第六名有分别。前五名无分别。解深密经云。五识起时。定有意识同缘境。言染净者。即第七识。第七识。能与五识为染净依。第七若在有漏位中。即与五识为染依。若成无漏时。即与前五为净依。有此染净依。前五方转。若无。即不得生。言根本者。即第八识。第八识。与前五识为根本依。前五识是枝条。又第八能持前五识种。种方生现。推功归本。皆从第八识中成故。此第八不唯与前五识为根本依。亦与万法为根本。以能持万法种故。于因果位中。第八皆为根本。此四重依。各各不同。即八识俱有所依。四种名义不同者。如眼等五识。即同境等四种所依。各有决定义。且如眼识。以眼根为决定同境依。以决定共取一境故。余四境与四根。各决定取自境亦尔。以第六识为决定分别依。以第七识为决定染净依。以第八识为决定根本依。又能所依。四句分别。一唯能依非所依。即心所法。二唯所依非能依。即五色根。三俱句。即八识心王。四俱非。即外色法。又开导依者。开者避也。即开避处所。导谓导引。导引令生。即前念心王临灭时。开避处所。引后念心心所。令彼生起。即后念心心所。托前念开导心王所依而生。名开导依。夫因依之处。则染净出生之始。果报之境。乃苦乐成熟之时。则十因五果以无差。三依四缘而非滥。皆为最初一念。背觉合尘。转作能心。现为诸境。三细识全因不觉。六粗相永为所缘。入生死。旋火之轮。未曾暂歇。处尘劳。无间之狱。曷有出期。若能明万法元起之由。了一念最初之际。方知自我心起。起处无踪。唯我心亡。灭时无迹。则永枯苦本。六趣为之冰消。顿竭爱原。二死因兹云散。二十八祖之正意。从此皎然。三世诸佛之本怀。于斯释矣。 问。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答。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故云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若执不从缘生者。皆非正法。悉属外道自然邪见。且心之一法。若无第一因缘者。无有亲生现行果之义。则诸法不成立。若无第二等无间缘者。则无开导引后生义。无有相续。全成间断。若无第三所缘缘者。则心无所虑处。不能牵心用。心无所托。乃心境俱成断灭。若无第四增上缘者。虽具前三缘。若无增上。即成障碍。法亦不生。四缘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间因缘所生之法。方乃见无生之旨。以即生法达无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无生妙理。所以华严钞云。缘起深义。佛教所宗。自古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则宗于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缘。然老子虽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有因缘。而非正因缘。言道生一者。道即虚无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谓虚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虽有因缘。亦成自然之义耳。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故教说三世。修因契果。非无善因恶因故。楞伽经。大慧白佛。佛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有常不思议。何以异耶。佛言。彼诸外道。无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于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显。净名经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法华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又经云。一切诸法。因缘为本。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则真空中道。亦因缘矣。若尔。涅槃经云。我观诸行。悉皆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是故无常。则外道有因缘矣。释曰。此明外道在因缘内。执于缘相以为常住。是故。破之。言无常耳。今明教诠因缘妙理。具常无常。岂得同耶。况复宗者。从多分说。所以因缘是所宗。不应致疑。故知唯是一心缘起法门。以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所以本末相收。皆归宗镜。何者。内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义。则内收外。托境生心。则末亦收内。若以法性为本。法性融通。缘起相由。则尘包大身。毛容刹土。故合为一大缘起也。故知有智慧无多闻。有多闻无智慧。俱不达实相。闻慧具足。真见心原。又经云。若欲学般若。应学一切法。以色无边故。般若无边。又经云。若欲了达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者。应当学般若。智论释云。不破四缘之义。唯破四缘之执。如水中之月。不破所见。只破所取。故知但有能取执情。则非幻而成幻法。若成无所得慧。则非幻尚自不生。执丧情虚。万法无咎。般若真性。何所滞乎。如大涅槃经云。菩萨善知诸缘。菩萨摩诃萨。不见色相。不见色缘。不见色体。不见色生。不见色灭。不见一相。不见异相。不见见者。不见相貌。不见受者。何以故。了因缘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又前十因四缘等义。是约法相宗说。略明行相。今依法性宗自在无碍法门。说明其体性。据华严法界缘起无尽宗。亦有因门六义。缘起十义。今且释因门六义者。一空。有力。不待缘。是刹那灭义。由刹那灭故。即无自体。是空也。由此灭故。果法得生。是有力也。然此谢灭。非由缘。力故不待缘。二空。有力。待缘。是俱有义。由俱有故。方有即显。是不有。空义也。俱故能成有。是有力也。俱故非散。是待缘也。三空。无力。待缘。是待缘义。由无自性故。是空也。因不生缘生故。是无力也。 有。有力。不待缘。是决定义。由自类不改故。是有义。然自不改而生果故。果有力义。然此不改。非由缘力。故不待缘。五有。有力。待缘。引自果义。由引现自果。是有义。虽得缘方生。然不生缘果。是有力义。即由此故。是待缘义。六有。无力。待缘。恒随转义。由随他。故无力。是故待缘。正因对缘。唯有三义。一因。有力。不待缘。全能生故。不杂缘力故。二因。有力。侍缘。相资发故。三因。无力。待缘。全不作故。用缘故。又由上三义。因中各有空有二义。二门各三。唯有六故。不增减也。何故不立第四句无力不待缘义者。以彼非因义。故不立。 问。果中有六义不。 答。果中唯空有二义。谓从他生无体。故是空义。酬因故。是有义。若约互为因果说。即为他因时。具斯六义。与他作果时。即唯有二义。是故六义唯在因中。待缘者。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缘也。若缘起秘密义。皆具此六义。六义。约体用各有四句。一约体。有无四句。一是有。谓决定义故。二是无。谓刹那灭义故。三亦有亦无。谓合彼引自果及俱有。无二是也。四非有非无。谓合彼恒随转及待众缘。无二是也。二就用四句。一由合彼恒随及待众缘无二故。是不自生。二由合彼刹那灭及决定义无二故。是不他生。三由合彼俱有及引自果无二故。不共生也。四由具三句合其六义因义方成故。非无因生也。中观八不。据遮诠。六义。约表诠。八不约反。情理自现。六义据现。理情自亡。有斯左右耳。六义开合者。或约体唯一。以因无二体故。或约义分二。谓空有。以无自性故。缘起现前故。或约用分三。一有力。不待缘。二有力。待缘。三无力。待缘。初即全有力。后即全无力。中即亦有力亦无力。第四句。无力。不待缘。非因。故不论。六义据缘起自体。六相据缘起义门。六义。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由有力无力义。故相入门。由有待缘不待缘义。故有同体异体门。由诸义门。故得有毛容刹海等事也。若论相入相持。皆因有力无力。即此二义。不得同时。若俱有力。无无力者。即成多果过。一一各生故。若俱无力。无有力者。即成无果过。俱不生故。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因生故。以一有力能持多。以多无力即入一中。以多有力能持一。以一无力即入多中。是以一尘有力。能含刹海。刹海无力。潜入一中。 问。有力无力。其义如何。 答。若以一有力者。是空无性义。无性故。能成诸法。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则是一有力为主。多无力为伴。若以多有力者。则无一法而有自体能独立者。皆假众缘相待而成。则多有力为主。一无力为伴。所以立伴相成。自他互立。无伴则主不立。阙自则他不成。又约用。由相待故。具有力无力义。是相收及相入。二约体。由相作故。具有体无体义。是故相即及相是。经偈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以他而为自。故无体性。以相待而成。故无作用。此是无力义。又因此无知无性。方有缘起。若一法有体。则不假相依。若无相依。则无诸法。若诸法不空。则无道无果。此是有力义。次缘起十门者。即缘起相由之力。谓一与多互为缘起。相由成立。故有相即相入等。此有二种。一约缘用。有有力无力。相待相依。全体相收。故有相入。二约缘体。有空不空。能作所作。全体相是。故有相即。此即入二门。复有二义。一异体相望。故有微细隐显。谓异体相容。是微细义。异体相是。具隐显义。二同体内具德。故有一多广狭。谓同体相入。故有一多无碍。同体相即。故有广狭无碍。又由以异摄同。故有帝网义。于时中。故有十世义。缘起无性。故有性相无碍义。相关互摄。故有主伴义。十缘义者。一。诸缘各异义。大缘起中诸缘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若杂乱者。失本缘法。缘起不成。此则诸缘各各自守一位。经颂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二互遍相资义。要互相遍。方成缘起。如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故。此一即是多个一也。此即一一各具一切。经颂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三俱存无碍义。凡是一缘。要具前二。以要住自一。方能遍应。遍。应多缘。多。缘方是一故。以一不自作一。以多作一。以多不自多。以一作多。是故唯一多一自在无碍。或举体全住。是唯一也。或举体遍应。是多一也。或俱存。或双泯。或总合。或全离。经颂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此三门。总明缘起本法竟。四异体相入义。谓法门力用。递相依持。互形夺故。各有全力全无力义。由一有力。必不与多有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持多也。由多无力。必不与一无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入一也。多持一依亦然。五异体相即义。诸缘相望。全体形夺。有有体无体义。是故一缘是能起能成。故有体。多缘是所起所成。故无体。由一有体。必不得与多有体俱。多无体。必不得与一无体俱。是故无有不多之一。无有不一之多。六。体用双融义。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即有相入。无相即义。二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即唯有相即。无相入义。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无碍双存。亦即亦入。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双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门。于初异体门中显义理竟。七同体相入义。谓前一缘所有多一。与彼一缘体无别故。名为同体。又由此一缘应多缘故。先明相入。谓一缘有力能持多一。多一无力依彼一缘。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八同体相即义。谓前一缘所具多一。亦有有体无体义。故亦相即。以多一无体。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体。能持多一。全一摄多。如一有多空既尔。多。有一空亦然。九。俱融无碍义。同前六句体用双融。此三门。于前第二同体门中辩义理竟。十同异圆满义。以前九门。总合为一大缘起。令多种义门。同时具足。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由就体。有 即。就用。有相入。由异体相容。具微细门。由异体相即。具隐显门。就用相入为显。就体相即为隐。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具帝网门。由此大缘起。即无碍法界。有托事门。显于时中。有十世门。相关互摄。有主伴门。此圆满门。就第三门中以辩义理竟。经颂云。菩萨善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如是理事开合缘性融通。方达一心无尽之用。华严演义释云。夫缘起者。初有三门。一异体门。二同体门。三同异合明门。所有同异体者。以诸缘起门内有二义故。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是。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初即同体门。后即异体门。若尔。何以初异体门中。云诸缘各别。不相杂乱。第二同体门中。云互相遍应。方成缘起。释曰。谓要由各异。方得待缘。要由遍应。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门。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无力故。二互相形夺。有体无体故。三体用双融。无前后故。此即缘起大意。次。第一异体门者。然由相成。方各有体。二互遍相资义者。即同体门。则具多个一。如十钱为缘。当体自是本一。应二之时。乃詺初一。以为二一。应三为三一。乃至应十为十一。故有多一。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则资应不遍。不成缘起。此则一一各具一切者。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钱为喻。其法界差别无尽法中。各各遍应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三俱存无碍义者。唯一多一自在无碍者。总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一或举体遍应。二或举体全住。三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应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双泯者。即由俱存。则相即夺故。住一即遍应。非住一也。遍应即住一非遍应也。五或总合者。合前四句为解境故。六或全离者。全离前五成行境故。四异门相入义者。递相依持者。以是缘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谓一有定性。不由于多。多有定性。不由于一。今由一无定性。假多而起。多无定性。由一而生故。由无性平等之义。方成缘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于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于多。今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此多则无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则无力。无力随有力。一多互相收故。随一佛会。即一切佛会。一切法会。即是一法会。故此一法会。不动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后互相成。如何不信。又谓前一望多中。一为持边。一能摄多。一为依边。一能入多。如一望多。有依有持者。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持。言无力者。成上依。言常含多在已中者。一有力为持。能摄多故。言潜入已在多中者。一无力为依。便入多故。俱存双泯者。谓一摄多。是第一句。多摄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谓即一摄一入时。即多摄多入故。双泯者。即第四句。一摄一入故。则多摄多入故。便一摄一入泯。多摄多入故。即一摄一入故。则多摄多入泯。故云双泯。对前别明二句。则有四句。亦可成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顿绝前五。成行境故。五异体相即义者。为能起边。即有体。为所起边。即无体。如云法从缘生。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无体义。若形夺者。以能起之缘。形对所起。夺彼所起。令无体也。由一有体。不得与多有体俱者。谓有难言。一之与多。俱有有体无体二义。云何独言一有体耶。故今通云。由有无义不得并故。今一为能起边。多。必是所起故。若不尔者。能所不成。缘起亦坏。是故 有不多之一者。此一是多故。无有不一之多者。此多是一故。 问。一不即多有何过。 答。有二过故。一不成多过。谓既不成多。余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无十过。二不成一过。谓若一不成十。此即不成一。由十不成故。一义亦不成。以无于十是谁一故。一不即多。成过既尔。多。不即一成过亦然。又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断灭等过故。俱存双泯者。俱。谓正一。摄他同己。废己同他时。即是多摄一同己。废己同一也。双泯者。以一望于他二义。即是多望于一二义故。则一望于他。二义泯矣。多望于一。二义。即是一望于多二义故。即多望于一。二义泯也。旨不异前。思之。六体用双融义者。一以体就用。二以用就体。三体用双存。四体用双泯。以体用交彻。形夺两亡。即入同原。故圆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七同体相入义者。此门即指前第二门。以第二是本同体门故。如一本自是一为本一。应二为二一。应三为三一等。只是一个一对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为弟。望弟为兄等。同一人体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诸名也。八同体相即义者。一有多空既尔者。例多一有体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多一有体。本一无体也。多一有体故。能摄本一。本一无体。潜入多一。九俱融无碍者。同前异体门也。即前第六门。谓同体缘起法中。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十同异圆满义者。谓前来异体四门。同体四门。及第三同异俱存。并不出同异。合居一处。不偏一门。故云圆满。若具足皆具十玄。有多种义门。有本有末。有同有异。有即有入。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门。为同时门也。且如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故。有帝网门者。同体相入。一中已含于多。更入异体。故有重重之义。同体相入。如镜已含多影。更入异体。如含影之镜。更入余镜。故有重重无尽之义。余九玄如文。今结属者。由第一本门之中融同异故。今则融前六门。则异体中三门。与同体三门相成。无异体。同体不成。无同体。异体不成。故六门相成。后之七门。从前三生。前三融故。后七必融。故十门一际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举体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异。双现。无二体故。四或双非同异。以相夺俱尽故。谓同即异。故非同。异即同。故非异。五或具前四。为解境故。六或绝前五。成行境故。故约智显理。诸门不同。废智忘筌。一切叵说。说与不说。无碍难思。没同果海。唯亡言遗照。庶几玄取耳。如上缘起总因云。外由内变。本末相收。外诸器界。内识顿变。增上之果。亦因自业。故云内变。内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义。则内收外。以末摄本。若以法性为本。法性融通。缘起相由。则尘包一身。毛容刹土。故合为大大缘起。

联系:
©2019/11/11-搜佛说(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