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14-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四

一标地依者。以文云证何境界。所谓真如。此则真如是十地所依境也。然地者。就喻彰名。以喻真智能生圣法。今约真如是智所依故名地依。论证发心等者。然此十地菩萨虽断障有分数多少。行行有差别浅深。随其位次。一一皆证。其所证者。同一真如。但有满分之殊。而无差别之体。故此通标真如为所证境界也。华严十地品中亦同此说。故彼出体偈云。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非念离诸念。求见不可得。 疏根本者。即根本智证真谛理。是真见道也。论以依等者。或问曰。真如离心缘相。又若证者。离于能所。何以言真如为境界耶。故此释之。疏必依转相起者。即此转识约现境处。便名现识。竟无别体。但据次第义说相依。斯则依能见心有所见境故。前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本智证者。智与理冥。心与神会。一相一味平等平等实无能所之异。故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今但下对此重解。依转识说为境界之意。此有二义。一约菩萨未离业识犹有见相。入观虽与无分别智相应不分能所。出观则与此识相应。约此识上说前证时。以为境界。二约后得智中。相见道内重虑缘真。变起影像。彷正证时说真为境。此但似境。非谓实有。然亦不离是转识现故。疏双标后得智中业识未尽也。然至释相。但约业识未尽义说。故云转现犹存等也。以后得下出第二义。或问曰。如上所说业识未尽。是即闻命。后得智中如何分别。故此释之。意明根本实证之时。但是一心真见道无分别能所之相。若后得智中以能见心。反缘所证。以有此能缘心故。便有真如影像当情为所缘境界。像虽不实还似真如。秖据此义说。后得智中依于转识名境界也。如人饮水。正饮之时不能说其冷暖。饮水之后方得说之。说时虽不得水体。其如所说之水。还似所饮之水也。而实等者。真如是所证。智是能证。能所无二方名法身。以法身本具理智。理智本无二故。斯则住唯识理。离二取相也。 三明用。疏后得者。权智达俗出假化物。一中论一念至无余世界者。若准华严说。初地菩萨能至百佛世界二地千佛世界。乃至十地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世界。此盖随其分位胜劣不同。今此文中意在通论十地。故以无余之言而通贯之也。疏请法者。于彼彼世界彼彼众中。励己率先为众导首。请佛说法。请意者。新译论云。唯为众生而作利益。非求听受美妙言辞。夫请说法诚在所显修行义意。令其众会如闻摄取思而行之。兼冀展转遐益众生。岂在徒听言辞而已耶。则如圆觉十二菩萨各伸请问。皆言愿为此会及为末世等。 二中疏促等者。谓有一类众生根性怯弱。闻说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却生退屈不肯修进。是故菩萨为此众生。示现超越位地。不经劫数证于佛果。令彼思齐发心进趣。如释迦六年修行便成正觉。是兹例矣。又如善财一生。龙女一念等。延等者。为有一类众生亦欲进趣。将谓佛果容易而成。懈怠因循不能勤勇。若复示其超果。转令懈慢终不成就。是故菩萨为彼说言。我于无量劫中修行方成佛道。以兹警策不令懈怠。使其勤进故法华云。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即其类也。然促中云示延中但云说者。促在一生可令现见。延历多劫但说令知也。结者。根器既多方便非一。口不可说心不可测。故云无数等。故法华云。佛知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三中论种性根等者。等谓齐同。同是一乘种性非三五等乘性故。根谓信等五根有上中下。今同是上根非中下故。此二约昔所论故。疏云。因等也。疏行等者。同发菩提心。行二利行故若克就地上则同。得无分别智行。如次同行十波罗蜜行。然此发心之言通于前位所说。证等者。同证二空理故若克就地上。则同证遍行真如。乃至十地同证业自在所依真如等。论无有超过之法者。此明菩萨因行证等既同。更无别有超越殊胜之法可为行证也。亦可此是位等。即三贤十圣皆须历故。无有超过。以一切下是时等。论疏易解。据此亦似通明上诸等之所以。详之可见。论大意云。若一种是菩萨种性根器。则发心修行断证位次始终劫数竟无差别也。所言阿僧祇者。若准本业经。初以忉利天衣。仍用彼天时分。三年一拂尽四十里石为小劫。次以梵天衣。拂尽八十里石为中劫。后以净居天衣。拂尽八百里石为大劫。杂阿含中与此有异。又劫章颂云。风灾为一数。乃至不可知。此极长远时名一僧祇劫。谓以此风灾为数。数至不可数。更若数时心则狂乱。齐此数不得处名一僧祇。若以此等计三僧祇。方成佛道。则百千万人中无有一人发心修进。纵有惧于三涂苦者但修人天戒善。或有畏于三界生死。亦但修二乘之行。焉敢希冀佛果修菩萨行。盖为作此长久而解。有是大失。今所会通则特异于彼。何者。且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大劫小劫长时短时下至刹那。皆名时分。阿僧祇此云无数。无数之言亦不定久近。如人经年不相见。便云无数时。竟日不见亦云无数时。修行时分意亦同此。谓始从具足凡位。发心修进。法尔经无数时。方得亲证真如。名为见道。是一无数时。从见道已去。渐断俱生二障。法尔又经无数时。方得不假功用。自然相应至第八地。是第二无数时。从此任运进趣。消遣余累法尔又经无数时方得成佛是第三无数时。斯则无数时是定有。然延促不可定也。若此所解。方有修行之人。况时无定体。唯心所现。故法华说。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谓如食顷。又论释经劫数之言。或云年岁或日月等。又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 四中论众生世界不同者。或分情器。或唯有情。通兹二意。以世界及众生。各有无量差别故。所见等者。为彼彼众生根机种性乐欲不同故示所行业用。乃至现身说法。各随彼彼见闻差别也。例如观音妙音品说。 发心相中疏二智所依等者。此二种智本。从彼识之所显生故。说为依。非谓现今能与二智为体。问二智是净。梨耶是染。云何净智依染识生耶。答以有染心故。翻此染心得成净智。若本无染净亦不生。故前云。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广如随染本觉二相中明也。又梨耶是染净和合净智依生。故无疑也。又若随相所明。谓梨耶本有二智种子。从无始来以本识为依止处。故云所依也。理实等者。既言梨耶。合通三细。今但言业识者。意在举细摄粗举本摄末也。亦可现相八地尽。转相九地尽。尽相十地尽。业相最通故。标通者。斯则于诸菩萨无所屈矣。此非下或问。二智是净从来未得。今始开发可名发心相。生灭业识无始来有。何故至此名发心相耶。故此释之。意明此菩萨亦能证真。亦能达俗亦有生灭。以证真故。拣异地前。以有生灭不同佛位。其犹炼金光色渐显。粗矿已落细矿犹存。欲显此时。应云几分是金几分是矿。斯则不同粗矿。亦异纯金。故且通说金已显发。此亦如是。 一总中。疏现报等者。即以此身成正觉故。即自受用身功德圆满也。论色究竟处者。色界之顶是色边际故。最高大身者。色究竟天身量一万六千由旬。自在天王身量三万二千踰善那。十地菩萨示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云最高大也。色身之大莫过此天故。疏后报等者。依前报体方起此故。即他受用身功德亦圆满也。然其因穷果显。但义说二相。时无前后现后二报亦复同时。譬如夜尽即晓。岂分前后。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智处者。一切智人所起智处故。经中说摩醯首罗于一念中。能知三千界中雨滴之数。何故下牒难。一义下释通。十王等者。准仁王经说。十信菩萨铁轮王王(去声)一阎浮提。十住菩萨铜轮王王二天下。十行菩萨银轮王王三天下。十向菩萨金轮王王四天下。初地菩萨阎浮王王百佛土。二地菩萨忉利王王千佛土。三地菩萨夜摩王王万佛土。四地菩萨兜率王王亿佛土。五地菩萨化乐王王百亿佛土。六地菩萨他化王王千亿佛土。七地菩萨初禅王王万亿佛土。八地菩萨二禅王王百万亿佛土。九地菩萨三禅王王百万亿阿僧祇佛土。十地菩萨四禅王王不可说不可说佛土。如来法界王王无量佛土。说一切法门。即彼经除佛有十三法师。兼信十四及佛十五。今疏不论地前及果位故但十王。然第十下显最后身菩萨示于彼天成佛之相。即转第十地菩萨身以为佛身。若准真实成佛。但当前云功德成满。即无方所亦不可见。今为应于十地菩萨故。示彼天说成正觉。余义如别说者。以此菩萨示成佛时。于第四禅色究竟顶自在天上。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十地菩萨当生其中。菩萨坐于大宝莲华。其座纵广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于莲华外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小莲华座。以为眷属。各有菩萨而坐其上。是大菩萨放十种光。谓于足下出百万阿僧祇光明。照十方世界一切地狱。乃至第十顶上放若干光明。照十方世界所有诸佛。光绕十匝住于空中。成光明云网台。高广严净。于光明中。悉雨宝香宝珠缨络诸庄严具。供养诸佛。光明入诸佛足下。尔时诸佛一时同放白毫相光。照大菩萨。其光即入大菩萨顶。又放阿僧祇眷属光。照眷属华座诸小菩萨。其光各入诸菩萨顶已。应时得佛无量三昧。应时得佛无量智慧。即得佛位。堕在佛数。复有五意故在彼天。一以二乘人执化八相为真佛。不信别有圣人。又不知即心是佛。又信彼第四禅中是圣人生处。今且同与二乘在彼天处。摄示令知八相非真。故在此天。二缘三灾不及故当此天。三缘欲界色质粗重。是有无色界都无色质。是无今此天中表离有无契于中道。故在此天。四为摩醯首罗天王。面有三目不纵不横。表证三德。涅槃亦尔。故在此天。五为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四空定多慧少。此天定慧平等故在此天。以禅者翻云静虑。静拣于下。虑拣于上。偈云。欲界及无色。佛不于彼成。色界中上天。离欲中得道。 科云别者。前但直显德满位彰。今则具明二智满相。及显无明顿尽等。即是明前心相中二心圆满。一心灭除也。疏始觉等者。此始觉慧与本觉心源最初契合之时。名为一念。此约究竟相应发始之一念。不是暂时相应谓之一念。又此一念前则属因。此一念后则属果。其犹曙色在朝夕之端矣。无明等者。无明未尽。既有所不知。无明若尽则无所不照。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也。一切诸法种类若干。无不知之故。云一切种智。故大般若云。烦恼不生名一切种智。若具言之。得三种智。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准天台说。因修一心三观。果得一心三智。谓修即空观得一切智。修即假观得道种智。修即中观得一切种智。今此论中依真如门。修奢摩他即是空观。果得一切智。依生灭门修毗钵舍那。即是假观。果得道种智。此二双运为禅那。即是中观。果成一切种智。今论举中所成以摄空假故。但云一切种智。亦可等者。谓此始觉慧至心源时。约断惑边名无间道。约证理边名解脱道。即显等者。谓前发心三种相中真心。彼有业之所累。犹为菩萨。至此业识永尽无余。唯真独存更无所累。故名佛也。上皆下同上二报利益。但前标。此释非别有说。显上方便者。即前发心相中后得智。至此圆满也。问前后皆言自然。则因果何别耶。答前是有心自然以带业识故。此是无心自然。唯真独存故。昭然可解。又亦下类摄前文。前约法说。此约人说。理无别也。皆是下释类摄所以。以前文是本觉随染之文。今显果位亦即本觉随染。二文既同。故应相摄其实。亦同四镜中之后二也。虽约性净随染为门之异。而法体无别。 问中二。一陈疑。可解。 二设难。疏非直等者。意云。所知之境既甚多无量。纵有心在早自难知。岂况永断心想。却能了别而名一切种智耶。 立理。疏意云等者。总叙答意。即反于所问。义在次下。论一切下立二正理。一元是真心故。论云。一切境等也。谓诸法唯心无外境界。今证心源是合了知。诚无疑虑。二本来无念故论云。离于想念也。谓既本是心元来离念。唯是真实。今以离妄方了。此更无疑故下论文但反此二意为失。合此二意为得也。疏境虽下释前意。真心下释后意。并可知之。然此论中且是立理。未显能了能知。疏中要意圆备。故预结之云了知也。若于此中体知论旨。下文逐段自然无惑。仍更随释弥为彰显。 显失。论文此中有二。反前正理故。成不知之失。一迷本真心。故论云。以众生等也。诸法本来唯心。以众生迷本唯心。妄见有境。以妄见有限齐故。遂令境有分齐。所以不能遍知也。此即对前第一本来唯心。以显其失。疏见有限等者。境即无限。但能见之心有限故。论云。心有分齐不言境有分齐。二妄起想念故。论云。以妄起等也。谓一真心本来无妄。常住法性。以众生妄起想念。违于无妄不称真性。所以不能遍知也。此即对前第二离于妄念。以显其失。疏二释成等者。据论二段总是对前释成失义。不唯此文。详之可知。即明等者。性本离念妄起想念。即是乖真。以乖真故不能了知。不了知言贯通前段。义则显矣。 论诸佛下至诸法之性者。即双反前非。合初正理也。文有二段。初反前彰得。二初总显也。谓总反前非以彰其得。论诸佛至不遍者。离见故。反前妄起想念之失。合初离念之得离相故。反前妄见境界之失。合初一心之得。既合正理。即能遍知故。云无所不遍也。疏无妄等者。释前离见也。离见即能离相故。现一义也。 论心真实下。二别结。初一句结离见也。既离妄见即是一心。心即真实也。疏文可见。论即是诸法性者。结前离相也。既离妄相。唯是于性。性无不遍也。既无二非之失。即成合理之得。正理既合不了何待。由是科云举是彰得也。然此下释法性义。以本依如来藏有生灭故。生灭是法。如来藏是性。今从生灭门入真如门故。离见相即显法性。性即本觉。立义分中指为自体也。 论自体显照下。二约义结名也。疏一切下贴释可知。故上等者。引因以证果。即用大中文。前则因心现果法。今则果心现因法。因果虽殊心体是一。故金錍云。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良以下释所以。生佛体同无二相故。犹如父子共有一镜。若照子时子在父镜中。亦在自镜中。若照父时父在子镜中。亦在自镜中。镜是一体摄属二人。各成自镜。互照互现。无别有体。以喻真心生佛各具。虽云各有而理不可分。疏云无二。是斯意也。华严下引证。三无差别。谓众生心即佛心。佛心即众生心。又众生是佛心中众生。佛是众生心中佛。以生佛相同一心体无差别故。以同体等者。意云。匪但心体照法而已。复能起大神用利乐众生。斯则依智净相。起不思议业相。依法出离镜。作缘熏习镜义也。 问中论若诸下至生者。是牒前文也。一切下至得利是按定也。皆可解。多不见者。非全不见故云多也。又闻说者必见身。见身者未必闻法。今约局所标故。但言不见。尚不得见。何况得闻。 答中三。一法。论诸佛下据前所问。即问报化。今约法身体遍故。报化是即体之用。亦遍一切。据本而言。但云法身也。疏遍众生心者。论云。一切处故。一切之言意说情器。亦如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横说)一切众生及国土(别显情器)三世悉在无有余(竖说)亦无形相而可得(泯迹)据此则不唯遍于众生心。今疏且约所问之处。故但言遍众生心也。但有等者。此则功过在机佛无私应。故华严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上文等者。即用大中七重问答。广明斯义。 论众生下二喻也。应更合云。诸佛之身犹如色像。论举一隅故不具说。 论如是下。三合。疏明无等者。意云。论言垢者。但是障见佛之垢。即是无机。善星下引例。此人生于佛世。是佛弟子。常见佛身。然有烦恼现行。以起恶故。生堕地狱。如涅槃说。 论法身不现下疏文三。今初约本论以通能现。然据义合云报化不现。而言法身不现者。以约本说故。如言镜不现者。谓不现像也。此同圆觉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心即法身。皆是据本说也。又应化亦名法身。本业经云。法身二种。一法性法身。二应化法身。谓第一谛法流水中。从实性生智故。实智为法身。法名曰自体。集藏名身。一切众生善根。感此实智法身故。能现应无量法身。所谓十种身等。 疏如摄论下。二引他论以明不现三。初引本文。十二甚深者。一受生甚深。二安立数。三现等觉。四离欲。五蕴。六成就。七显现。八示现等觉涅槃九住。十自体。十一断烦恼。十二不思议。今言显现即第七也。合移彼字安显现字上。文即顺矣。余如次释。 释曰下二引释文。此亦论文。今疏随引便为解释。初标也。而世间下征譬。如下释先喻。如是下法合奢摩他。此云止也。软滑者。非粗恶过失故则戒如器水如定。戒能资定故。以譬之。过失者。如前破器。以有破戒垢故。定水不停。佛月不现也。华严经中亦同此说。 疏此中下三会文意。初牒前文。是过去下正显意。以散下出所以。如阿难唯好多闻。何曾有定。不妨给侍如来。后遭石室之呵。亦缘无定不能断结。又诸菩萨例皆慧少定多。得见佛者无限。皆斯类也。

联系:
©2019/11/11-搜佛说(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