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次观下三观果报

次观下三观果报。是故下四修道。复次智者下。第四观业亦为四。先观体。文云。受想触欲是烦恼者。数论二解。一云。受想触欲心王起时数即随起。此中云受想者。即是十通。心数中四数。受即痛数。既属通心俱通善恶。心数起善即名为善。心数起恶即名烦恼。今据起恶言之。论云无王数异。此中云受想四者。即是四心但无色阴。触即是识。欲即行阴。若行起善即名为善。若行起恶即名烦恼。此中正明作恶义也。又言能作生业不作受业者二释。一云。由此烦恼因缘不绝故云生业。而不能分别五盖果报诸受差别。故不作受。二云。由此烦恼润业得生。故言能作生业。而不能招。舍受二舍中容舍心。既是烦恼云何能润生。于受乐受正是乐心。复不能润。此并论润业生义。与业共行则有二种者。欲出业体比论业时。犹有于惑故言与业共行。而业法不同故具为生受二业。又云身口二业亦名为业亦名果者。其能造作即名为业。复畅口意即名为果。意但是业无自畅义故不名果。又云正业是意。以意正是业体故也。期业为身口业者。以身口自然符会。有若期契故云期业也。第三观果报又二。初正解四业。次两番问答料简。初如文。初番问如文。答中云无漏名果不名报者。或时云果报不异。此中判别。私谓无漏是习果。故但云果不得云报。次番问如文。答中云又言十不善法有上中下。重苦入地狱。轻苦入饿鬼。不重不轻在畜生。十善有四报在四洲。阎浮年命果报最劣下业之果。而言上上者。取其修道行善边胜。四有智之人下修道。复次智者观业烦恼已下。第五是观十二缘。文亦有四。谓烦恼业有苦。但今文准前受想等皆具四门。今文但云烦恼等。私云十二缘中体因果报三义具足。能观之智即是修道。且依现文即是果报。以此文推烦恼得苦。业亦得苦。不应云烦恼不能招报。十地经分十二因缘为三道。谓烦恼业苦。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是业道。识等及老死是苦道。此中为四长出于有。即指现在五果为有。生死为苦。苦之与有此亦无定。而上文明八苦。不取识名色但取老死。故作此说。然此四句若具存其相。一从烦恼生烦恼。二从烦恼生业。三从烦恼生有。四从烦恼生苦。次更约业。一从业生业。二从业生惑。三从业生有。四从业生苦。后两句亦尔。

联系:
©2019/11/11-搜佛说(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