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57-正统道藏洞神部谱箓类-混元圣记-宋-谢守灏

  老君降世,居姑射山,號務成子。唐紀云:陶唐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暫垂至理,下降為師,講玄德之經道以匡於玄化,應丹陵之瑞名冀列於丹丘,披庇裘以食礪撰,端拱於土階,掛鶴氅而飲流霞,凝思於瑤圃。   帝舜   有虞氏,姓姚,土德,攝位三十年,在位五十年,元年戊申。   老君降世,居河陽,號尹壽子。唐紀云:有虞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談無為之理,講離合之經,三苗克恢,四罪咸服,百揆時序,五典饉微,懷明神之珠,賜照華之玉。按《孔子家語》季康子問日: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謂五帝。孔子日:昔丘也聞諸老聘日: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終始相生,亦象其義。故其為明王者,.死配五行。是以太嗥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嗥配金,顓帝配水也。康子日:太嗥之始以木,如何。孔子日:五行用事,先起於木。木,東方也,萬物之.初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康子日:吾聞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專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得稱日帝者,何也。孔子日: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稱五帝,太嗥之屬配焉,故亦云帝,從其號也。少嗥氏之子日重,為勾芒。曰該,為專收。曰修及熙,為玄冥。顓頊氏之子日黎,為祝融。共工氏之子日勾龍,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業為官職,生為上公,死為貴神,則稱五祀,不得同帝也。康子日:陶唐、有虞、夏后、商、周獨不得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將有限乎。孔子日: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植百穀者眾矣,維勾龍氏兼食於社,而棄為稷神,歷代奉之無敢易者,明不可與等也。故自太嗥以降,逮為顓頊,應五行而王數非從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宋朝劉道源《通鎰外紀》於舜紀叔曰:《六經》皆不稱三皇五帝三王,《易下繫辭》日:庖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繼世更王而無三五之數。或以庖犧至舜為五帝,孔子未嘗道者,不可附會臆說也。《管子》稱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j謀得兵勝者霸。孔穎達謂《管子》書或是後人所錄,非本書也。或謂《莊子》《列子》皆寓言誕妄,秦漢學者宗其文辭論議,故競稱三皇五帝,而不知古無其人。其論辮雖若可取,然考之實故,亦未為通論。又其所載帝王世數歲月,考之歷代紀傳及長曆,皆抵捂不合,推之甲子又參差,抑傳寫者之誤與,其固欲求異於人與,抑第究其大體而不暇計其細與,特未可知也。且如宰我問孔子以上世之傳,孔子猶日略聞其說而已,況去古逾遠而才不逮聖人者乎。至於季康子五帝之問,則對以昔聞之老聘云,未嘗敢謂古無其人也。此亦見聖人信而好古之意。唯司馬遷《帝紀表》日: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縉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于   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繫姓》彰矣,願第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問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與淺見寡聞者道也。夫太史公博極群書,歷訪古透,其為良史宜矣。   夏禹   姒姓,金德,元年戊戌,建寅正月。子孫相承共四百三十二年。   老君降世,居商山,號真行子。唐紀云:夏后氏之王天下也,我太上克匡王道,爰作帝師,談德行之經,行為國之法。   商湯   子姓,水德,元年庚戌,建丑正月,在位一十三年。子孫相承共六百一十三年。   老君降世,居于潛山,號錫則子。唐紀云:成湯之王夭下也,我太上權離左極,下為王師,說長生之經,體自然之道。   以上事逃,互見于《帝系譜》、《帝王世紀》、《洞神大有經》、《玉歷經》、《出塞記》、《地理志》、譙周《古史考》、《神仙傳》、《郡國圖經》云。老君雖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透。   外丙元年癸亥,在位二年。   仲壬元年乙丑,在位四年。   太甲元年己巳;在位三十三年,號太宗,亦號祖甲。   沃丁元年壬寅,在位二十九年。   太庚元年辛未,在位三+五年。   小甲元年丙午,在位一十七年。   雍己元年癸亥,在位一十二年。   太戊元年乙亥,號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仲丁元年庚寅,在位一十一年。   外壬元年辛丑,在位五年。   河直甲元年丙午,在位九年。   祖己元年乙卯,在位二十一年。   祖辛元年乙亥,在位一十六年。   沃甲元年辛卯,在位二十二年。   祖丁元年癸丑,在位二+二年。   南庚元年乙亥,在位二+九年。   陽甲元年甲辰,在位一十八年。   十七年庚申,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熙,託孕於玄妙玉女。   盤庚元年壬戌,在位二十九年。   小辛元年辛卯,在位二十一年。   小乙元年壬子,在位二+年。   武丁元年壬申,在位五十九年,號高宗。九年庚辰二月建寅十五日,商之二月望,今之上元節也。《通鑑外紀》云:自夏之前,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湯革、夏命,乃以建丑為正月也。老君降生。自陽甲十七年託孕,至此八十一年。劉向《列仙傳》云老子生於商時。嵇康、皇甫謐云生商末。唐朝以生日為真元節。樂朋龜記云:商高宗御極.之世,周文王演易之初,神光流入於瓊胎,瑞彩結成於金骨,不拆不副,誕彌於八十餘齡,降世降生,過期者二萬餘晝。四十三年甲寅,老君降,乘白鹿,登庭檜之杪而飛昇。今有昇天鹿迸在亳州太清官。   祖庚元年辛未,在位一十七年。   祖甲元年戊子,在位一十七年。   直辛元年乙巳,在位六年。   庚丁元年辛亥,在位二十一年。   武乙元年壬申,在位四年。侮慢上天,暴雷擊死。   太丁元年丙子,在位四年。   帝乙元年庚辰,在位二十七年。   辛紂元年丁未,在位二十七年,終癸酉。   二十一年丁卯,老君降于岐山之陽,號燮邑子。周文王為西伯,召為守藏史。世本云:老子在商為柱下史。鄭玄注《論語》云:老彭,商之賢大夫也。孔穎達疏:言老是老聘。   周武王   姬姓,木德,建子為正月,起癸酉,滅商,即位九十六年。子孫繼立者八百六十五年。   遷老君為柱下史。《史記》及劉欽《七略》皆云為周守藏史。葛洪及《內傳》云:文王時為守藏史,武王時為柱下史。唯劉向《列仙傳》云:生於商時,為周柱下史,轉為守藏史。既生於商,其為兩史,故當在文王之世。然或先或後,特未定爾。按揚雄《方言》云:嘗聞伐輯軒之史,秦籍之書·皆藏於周、秦之室。又《莊子》云:孔子將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日:由聞周徵藏史有老聘者,藏室云者,皆考證於老子,故日徵藏。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之。蓋仲尼將藏書,以老子嘗為史官,請知藏室,前言往行,故先訪之也。按《周禮》王、太史、內史、外史、御史,几五史,諸侯亦有國史,故《禮記》君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左史書之。左史視禮,內史、太史為諸史之長,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藏之於室,故謂之守藏史。周幽王時有伯陽父,唐固注云:周柱下史老子也。烈王有太史借,脩亦老子也。太史為周下大夫,謂五史之任總之太史,記言記事,嘗在君前柱下,即史官所立之處,因為曹局之名。而韋昭云:伯陽為大夫者,謂職為太史官,即下大夫也。史記稱張蒼好書歷,秦時為御史大夫,主柱下方書。據《周禮》,御史掌贊書及贊教,几其方書及內史所掌,此秦官不與周同也。世本云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蓋文王以侯服事商,未得稱一周耳,則先為守藏,後居柱下無疑矣。劉向之言,謂先聘為太史,以其靜退,卻為他史,當老子時,復更免歸。烈王之時,又為太史,一居周世,時歷數王。故亦遍參諸史,是以守藏、柱,下先後不同。班固云:老聘者,周之老史,遊於柱下,以究高年。據固之言,則為累代史官,故稱老史。隋內史薛道衡撰《祠庭頌》,其序云:爰自伏犧至於周氏,綿紀歷代,見質變名。在文王、武王之時,居藏史、柱史之職,市朝累易,容貌不改。   成王   元年戊寅,在位四十七年。   老君仍為柱下史,號經成子。授道周公,乃遊西極大秦、竺乾等國,號古先生。按《老子內傳》云: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