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04-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太上赤文洞神三箓-唐-李淳风

太上赤文洞神三籙   經名:太上赤文洞神三籙。齊梁陶弘景集,唐李淳風註。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衆術類。   太上赤文洞神三籙   梁貞白先生集   唐太史令李淳風注   隱居先生曰:線者,本曰赤文洞神式,別出為三本。此書於葛鮑未,題有所受人漢中,曰:吾今以衆所傳者,證之為一篇,而遂題本稱於予前,故具名衆也。中有兩字訛兩,存之。予在里村時,有好事郭君,喻示于余。此本青廉泥丹書,齊梁時字也,古朴而符篆精妙,未有歲載之題,而不詳時代。曾授與故人道士張喬,張喬云:試之大驗。余為故人惜心,豈徒然也。因為校之于前。貞觀六年,歲在壬子辰月序。   三籙篇上,周易內文,三甲處,談周易內文,具八極聖祖名,上字妙行符。昔伏羲傳與神農;神農傳,由知五穀之播種,辨別百藥之良,得濟生民。後線圖得之,為顓師;周公得之,以明易道;太公得之,以陰謀佐武成王滅紂;孔子得之,遂洞幽微,以讚易道。此文古本,如之法出,戶中堯未必知傳授者崇之,其後管夷吾、孫臏等,皆相傳;範蠡、張良亦爾。又曰:臏是白龜之精,位相稟榮武之氣。元有此句,未詳。揚誓方仲論上官弼,此皆元本有之,驗其人未之見。其法曰:神人言曰《太平經》稱神人、真人,每日持誦呪,不忌州切諸物,俱誦呪四十九日,其神自來廳宮,廳宮者耳邊是也。道說一切人間萬事也。所報耳邊善惡吉凶,莫不預言。若鬥戰、強弱、勝敗、存亡,或被盜不知主者。若捕捉奴婢進叛人來之意。若何所向之方,求謀利益干貴進榮。凡百所為舉無漏也。更進未知其成否也,但存神即至也。天下大事,國家休祥,利祿名位,千載已前,未來之事,皆通曉也。誦呪滿十萬褊,若問其事,即得。其兩神身著道服,令人心語。笑問之,一一皆語。若心欲所求,先誦呪七褊,其神便來廳宮前。其人來意,一一預知。其神一箇著綠衣,在左耳報事;一箇紫羅衣,在右耳邊報事。其神常隨人行,但問急意便急,報急喚急,至無不知者也。   八卦內吉凶應錄   呪曰:   □□□□□□□□勑煞攝。   其神乃日月之精,宜子丑陰陽日使之。但取六甲頭日,朱書此符,燒灰以清水調之,誦前呪二百二十遍,以符灰水入兩耳、目鼻及口,各七點,之餘者,服之訖,再書此符,依前呪誦四十九遍,然後帶之,即見神驗。   呼遣差此指揮罡若遣報起罡,六十日卻值六甲子日,燒灰點之,即書符帶之,周而復始。至心存想,不住燒香,無不神效,焚香度符,念呪七徧呪曰:   願豆爐共李鬼,要千虛萬聖,合通天地戶。   此呪祭時,以念呪七遍,每遇甲子日為首,卻甲子日受符,至滿六十甲子,並用鹿脯、羊肝食祭之如無鹿脯,以羊脯代之,祭後祭物自食。此法不可輕泄秘之。   東方震符   其神青衣,頭帶青冠,如女子之形,若有疑問,告人吉凶。天日未出時,以井花水向震地服符五道。   東方艮符   其神黑衣冠,以井花水,卯時向艮地服符五道,神人對面言語,此符大驗。   東方巽符   其神青頭冠,如女子之形,大小同服,令東巽,來告人吉凶。用井花水服符五道向巽地,服自然心開意悟。   南方離符   其神赤衣,如持女子之形,精心修,其神自來言語。卯時向離地,以井水服符五道。   西北乾符   其神黑衣,如男子之形,卯時向乾地服符五道,以井花水服下,其神便來。   西南坤符   其神黃衣冠,如老母之形,卯時向坤用井花水服之符三道,其神自來共語,大有神驗。   西北兌符   其神白衣冠,如女子之形,能知吉凶日月,追逃亡、遣盜、溺死、兵死、虎狼死、目明、耳聽、先知名字,用井花水向兌服符五道。   北方坎符   其神著黑衣,卯時向北方,以井花水吞符五道,即得神通精爽靈驗矣。   凡修持,逢七七日夜,面北焚香,點七星燈,禮拜合念前,呪二遍。二七日至七七日,任意使,皆如念。不用書讀之,請勿傳下士,其行時,切要堅心淨意虔誠,如輕弗敬怠慢者,墮七祖及自身。   祖師入夜夢遊諸境玉女迷魂法   第一,試法門。令小兒睡,先念呪,二曰不動,尊聖攝,以黑紙上疊了,令小孩兒口咬之,二帛蒙頭,先取睡臥二口氣,念呪曰:   追四大神將,勾迷魂玉女。念畢,吹睡小兒口內,以兩手大拇指去睡人三思臺上分捻。又其人自睡,又取五方氣吹在身上,如二碗茶問,自端坐念:不動尊聖攝去尋之見了。再念:追四大神將,勾玉女迷魂,吾喚速來歸。喚小名,起來。   第二,去家夢。呪曰:   唵比唎庠去攝。   第三,去遣人夢。呪曰:   摛倫叱殺卑攝。   第四,過河筏夢。呪曰:   雲應感通護法攝。   第五,觀山境夢。呪曰:   叱威武大將勑煞攝。   第六,入陰人夢。呪曰:   勾四大神將勾府命閉氣攝。   第七,入陽人夢。呪曰:   牒勾神將樞攝。   第八,令人遊雲夢。呪曰:   九天蓬變大將魂攝。   第九,令人遊家夢。呪曰: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