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212-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易象图说内篇-元-张理

易象圖說內篇   經名:易象圖說內篇。原題元張理述。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靈圖類。參校版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目錄   易象圖說序   紫云山人黃鎮成序   作者自序   易象圖說內篇卷上   仲尼默示三陳九卦   本圖書   一、龍圖天地未合之數   二、龍圖天地已合之位   三、龍圖天地生成之數   四、洛書天地交午之數   五、洛書縱橫十五之象   六、發明圖書之數   七、發明圖書之變   八、闡述聖人作易之旨   易象圖說內篇卷中   原卦畫   一、太極生兩儀之象   二、兩儀生四象之象   三、四象生八卦之象   四、先天八卦對待之圖   五、后天八卦流行之圖   六、先后天八卦德合之圖   七、六十四卦循環之圖   八、六十四卦因重之圖   易象圖說內篇卷下   原卦畫   九、六十四卦變通之圖   十、六十四卦致用之圖   明蓍策八圖   考變占圖   易象圖說序#1   《易》之象與天地準,故於天地之理無所不該,是以陰陽錯綜,奇偶離合,無不有以相通焉。《周官》三易,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以八為經,以六十四為緯,畫卦之次序,先天之圖位瞭然矣。則伏羲作《易》時,已有其圖,傳之三代,故夫子極、儀、象、卦因而重之之說,與京君明、魏伯陽納甲卦氣之法,皆圓圖之序。則先天圖其來已久,持後之說《易》者不復追究作《易》原本,故其圖雖在,而學者不傳,至邵子而後得耳。先儒謂邵子傳之李穆,李穆自希夷意,其必不妄也。或又請啟蒙先天圖出自蔡氏,而朱子因之,不知朱漢上已有此圖,則其出於邵氏為無疑。雖聖人復起,不易其言矣。   然《易》道廣大無窮,學者能隨其所見,亦皆有得。惟其出於自然而無所穿鑿,則雖古人之所未發,亦足以成一家之言也。清江張君仲純,資敏而學篤,於諸經無不通,而尤邃於《易》。嘗以其玩索之力著為《易象圖說》一篇#2,其極、儀、象、卦,圖以奇上偶下,各生陰陽、剛柔、內外、交變,而卦畫之原,四時之義,性命之說,圖書之數,蓍策變占,靡不周備。六十四卦圓圖,以乾、兌、離、震、坤、艮、坎、巽循環旋布,而天地之動靜,一歲周天之氣節,一月太陰之行度,皆可見;方圖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縱自上而下,橫自左而右,而《參同契》、邵子《太易#3吟》十二月之卦氣、二十八舍之象,皆可推變通。圖由《乾》、《坤》反覆相推,陽以次而左升,陰以次而右降,而六陰、六陽辟卦之序集然可考致用。圖以後天八宮各變七卦,而四正四隅反對之象秩然有紀,皆巧妙整齊,不煩智力,無毫髮可以增損,無纖隙有所疑議#4,所謂出於自然,而無所穿鑿者,當續邵子、朱子之圖,而自為一家,亦可以見《易》象無所不通,惟學者能隨所見而實有得焉,然後可以傳世而不惑也。仲純學力高明,與予知最久。《圖說》既成,首辱見示。予特愛其象類渾成而條理精密,故僭書于首,簡而歸之。至正丁酉秋七月昭武紫雲山人黃鎮成謹序。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圖書者,天地陰陽之象也。《易》者,聖人以寫天地陰陽之神也。故一動一靜,形而為 ,奇偶生生,動靜互變,四象上下,左右相交,而《易》卦畫矣。 以畫天, 以畫地, 以畫水, 以畫火, 以畫澤, 以畫山,風因於澤,雷因於山,卦以表象,象以命名,名以顯義,義以正辭,辭達而《易》書作矣。將以順性命之理,究禮樂之原,成變化而行鬼神者,要皆不出乎圖書之象與數而已。圖之天○者,一也。圖之地 者, 也。圖之中 者,四象X古五字行也。   陽數一、三、五,參天也,三謂之參陰數二、四,兩地也。二謂之兩。參天數九,陽之用也。兩地數六,陰之用也。書之衡,三卦之體也。書之井,九卦之位也。書之縱橫#5,十五卦之合也。乾九坤六,合十五。坎七離八,合十五。震七巽八,合十五。艮七兌八,合十五,河圖、洛書,相為經緯。五十者,圖書之樞紐也。以五重十十,則左右前後者,河圖四正之體也。以五交十,則四正四隅者,洛書九宮之文也。順而左還者,天之圓,渾儀歷象之所由制。逆而右布者,地之方,封建井牧之所由啟也。以圓函方O,以方局圓回,則範圍天地之化而不#6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矣。唯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身半以上同乎天,身半以下同乎地;頭圓足方,腹陰背陽;離目外明,坎耳內聰;口鼻有肖乎山澤,聲氣有象乎雷風,故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是知《易》即我心,我心即《易》,故推而圖之,章之為六位而三極備,敘述之為六節而四時行,合之為六體而身形具,經之為六脈而神氣完,表之為六經而治教立,協之為六律而音聲均,官之為六典而政令修,統之為六師而邦國平,是故因位以明道,因節以叔德,因體以原性,因脈以凝命,因經以考禮,因律以正樂,因典以平政,因師以慎刑,而大《易》八卦之體用備矣。已上八圖,今附外篇#7八卦相錯,相摩相盪,因而重之,變而通之,推而行之,而六十四卦圓方變用之圖出矣。圓者以效天,方者以法地,變者以從道,用者以和義,然後蓍策以綜其數,變占以明其筮,分掛揲歸,交重支變,悉皆為圖以顯其象,為說以敷其趣。雖其言不本於先儒傳註之旨,或者庶幾乎聖人作《易》之大意,改而正之,捻而訂之,是蓋深有望於同志。時至正二十有四年,青龍甲辰三月上巳日,清江後學張理書于三山之艮所。   易象圖說內篇卷上   易象圖說內篇卷上,清江後學張理仲純述   希夷陳先生《龍圖序》曰:且夫龍馬始負圖,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位尚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數邪?然則何以知之?答曰:於夫子三陳九卦之義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象,的如貫珠,少有差則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於盈萬,皆累然如係之於縷也。且若龍圖便合,則聖人不得見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聖人觀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後形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玆所謂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後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器之本,三斡地二、地四為之用。本注:參,一、三、×天數合九,《乾》元用九也。兩,二、四地數合六,《坤》元用六也。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本註:成八卦者,三位也。上則一、三、五為三位,二、四無中正不能成卦,為孤陰。下則六、八、十為三位,七、九無中正不能成卦,為寡陽。三皆不處,若避之也。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今略述其梗槩焉。   仲尼默示三陳九卦   《履》,德之基。序卦次+,明用十,示人以辨上下也。   《謙》,德之柄。次十五,明用十五,示人以衰多益寡。   《復》,德之本。次二+四卦,示氣變之始。   《恆》,德之固。下經次二卦,示形化之始。   《損》,德之修。《益》,德之裕。此二卦示人以盛衰之端。   《困》,德之辨。《井》,德之地。此二卦示人以遷通之義。   《巽》,德之制。巽以行權。權者,聖人之大用也。因事制宜,隨時變易之義備矣。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