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253-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宋-夏元鼎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   經名: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七卷,南宋夏元鼎撰。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目  錄   序   卷一   七言四韻詩一十六首   卷二   (續卷一)   卷三   絕句詩六十四首   卷四   (續卷三)   卷五   (續卷四)   卷六   五言四韻一首   西江月十二首   卷七   西江月(續卷六)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序   天台真人張平叔作《悟真》詩百餘篇行於世,識者謂《參同》之後纔有此書。予閑中雖頗涉蠟,然未能識其妙處。雲峰夏宗禹自永嘉來游幔亭,示余所為《悟真講義》,章剖句析,讀之使人煥然無疑。顧方掩關謝賓客,不能從君從容咨叩,以盡其妙。然以君之為人,材智磊落,蓋嘗入山東幕府,奉檄走燕齊間,功名之志銳甚。年未五十,顧欲捐棄軒冕,從安期、羨門為海山汗漫遊,其亦太蚤計矣。予頃聞道家言,學仙至難,唯大忠大孝,不竢修鍊而得。其說渺茫荒恍,未易測知,然使天上真有仙人,必忠臣孝子為之,非可幸而致也。今以君之才,雖不求用世,將有不吾置者,勉為明時植立功業,報國榮家,忠孝兩盡,然後從君鼻祖夏黃公戲橘中遨商山,無不可者。君又有《陰符講義》諸書,留茂港樓賜叔已為之序引,故不復云。於時寶慶三年冬至後三日建安真德秀序。   吾鄉諸儒以經學見推,文翰自命者,多矣,未有能傳張平叔《悟真》訣者。夏君宗禹迺獨因祕受坐進此道,斯亦異矣。君少有奇抱,謂功名抵掌可致。自其二十年間,徧入應賈許三師,幕且與苟夢玉同艱難,繇青齊,跨太行,深入韃境,極其勞瘁。既而事與願違,始屏邇絕口不復道,著為《藥鏡》、《陰符》、《悟真》三書,羽流至有投誓而願受業者。予嘗誌君古人功成名遂,如泛五湖,從赤松遊者,迄無一字可傳,君今得無以言為累耶。君對以吾非自能高舉遠引者,推吾之志將盡,欲天下後世人皆能返老還童,出凡入妙而後已,吾何愛於言也。此論尤高,宜加敬歎。時紹定初元仲春祕書少監永嘉曹叔遠序。   何以為道皆本諸身,長生不死之藥,誰能於吾身之外得之。坎、離、震、兌,吾身之物也。金、木、水、火,吾身之物也。交梨、火棗,吾身之英。瓊漿、玉液,吾身之精。千形萬狀,不出吾身,惟常人知方保護之術,不能運化。至人獨有顛倒之法,故守真抱一,龍從火裹出,虎向水中生。不顛不倒,何以成道。七返、九還,妙品也。八歸、六居,神品也。張平叔知之,夏宗禹知之,壽張老人望洋而歎者也。紹定初元孟冬吉日祕書郎中四明張宓子伏序。             洞真部玉訣類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   經名: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七卷,南宋夏元鼎撰。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卷之一   雲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   七言四韻詩一十六首以象二八一斤之數   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材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唯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頓枯。   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西山會真記》曰:名利不可不求之,自有定分,識破者自無縈絆。恩愛不可不作,作之自有綠業,識破自無牽纏。況人生百歲,七十者希,夢幻泡影,曾無定據,昧者徒知利祿榮顯,堆金積玉,以為永久享用,殊不知形容暗頓,難買無常,溘然朝露之時,則利祿堆金於我何益哉?惟大道有常,超出物表,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其在世也,視物無心。其厭世也,棲神有道。利祿不可汨,金玉不可汙,歲月不可老,無常不可來,豈不誠大丈夫哉。不然古聖何以曰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乎。   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   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裹已眠屍。   妻財拋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欺。   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鍊更愚癡。   生死晝夜,理勢之常。惟以道自持,則雖死猶生,況神仙長生不死者乎。故斬聞道,夕死可矣。非謂其聞道而反得速死也,蓋雖死猶生也。尸解飛升,謂其有幻化也,蓋神仙能出死入生者也。昧者不知,徒馳騖於利慾之場,朝不保暮,妻財棄去,罪業隨身,平叔深憫之也。苟或知之,則必求大藥以免是息可也。然是藥非外求也,所謂人人自有長生藥者也,特不遇師以指明之耳。儻或通師而復不能修鍊,則石火光陰,易於生老病死,豈不愚癡也哉。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綠我獨異於人。   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   金鼎欲留朱裹汞,玉池先下水中銀。   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   《悟真》之詩代太上宣明金丹祕旨,然首二篇止勸世,其實此篇為談玄之首。解注者不知幾人,皆不能推明其蘊。何以指迷後學,無他,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也。夫真中之妙,妙中之真,學者以為形容大道之助語耳。不知金丹玄奧,正欲別於真凡。得其真者,與天地合德。造其妙者,雖鬼神莫知。或墮於凡,則悖道傷生矣。《雲房》曰:些子天機論炁精,此真真外更無真。《藥鏡》曰:從緣得至真,能顯化通神。故平叔拳拳以真凡為訓,既曰不識真鉛正祖宗,又曰好把真鉛著意尋。既曰若要真鉛留汞,又曰內有天然真火,與夫用鉛不得用凡鉛,用了真鉛也棄捐,無非使人別真凡之異,是明道之本,乃修金丹之門戶,烏可略而不思哉。且離南、午也,為陽為火。坎北、子也,為陰為水。陽火炎上,陰水潤下,上下若聧而不交也。然離中一爻為耦,是外陽內陰之象,則陰負陽而趍下,陰降而陽亦降矣。《坎》中一爻為奇,是外陰內陽之象,則陽負陰而趁上,陽升而陰亦升矣。雖然此陰陽升降之義,非顛倒坎離法也,世人徒泥於此,往往以心為離,以腎為坎,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便執為金丹作用,非也,此特安樂法也。蓋心腎有形有質,有盛有衰,何以為道。惟神仙能虛坎實離,峽為顛倒之法。何者,太極未判,有物混成,孰為離,孰為坎。自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水火既分,坎離始畫。故二陰抱一陽,為坎 ,坎中滿,外象水也,而陽火生於其中,神仙必鍊此陽以虛其中,而起其火為金丹之用。二陽抱一陰為離 ,離中虛外象火也,而陰水生於其中,神仙必鍊此陰,以實其中,而聯其爻為純陽之體。故坎之虛則為坤 ,離之實則為乾 。此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取將坎位心中實,點向離官腹裏陰者是也。若夫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何關於此哉。至於浮沉賓主之說,尤非寓言,是人身有物,一浮一沉,一賓一主,氣脉潛通,曾無間斷。苟沉者一損,則浮者亦損矣。為主者一虧,則為賓者亦虧矣。是以欲留朱汞於金鼎,必先下水銀於玉池,則根榮而末茂,源深而流長者也。然而汞、鉛二物不能自為造化,必假神功之火抽添運用,方得玄珠成象,赫赤成丹,曾不終朝,道果圓就矣。海蟾公曰:沉歸海底去,抱出日頭來。豈非深潭日輪之現矣。得道如此,則信我獨異於人也。   此篇說盡金丹骨髓,漏泄天機,學者能因文解義,則目擊道存,不在三千六百門矣。   虎躍龍騰風浪麤,中央正位產明珠。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