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44-明实录太宗实录--

太宗文皇帝实录 序   自实录序至目录据抱经楼本补   朕惟古之为天下国家者必建史官左右史分记言动唐以 来朝廷纪述祖宗时事有实录则合左右史之所记凡功德 之大政务之要以及其臣之言行有关治体者皆在焉天佑皇明我太祖高皇帝兴洪业武功文德之盛见诸史官之所纪者彰彰 矣皇祖太宗文皇帝以至仁大圣奠安宗社君主华夷覃霈恩泽一视同仁礼乐文明之化弘被远迩乾坤之内日月 之所照临四裔君长悉臣悉顺朝觐贡献之使接踵道路稽 颡阙下者无虚日建官府授封爵踰数十万里之外德威广被古所未有何其盛也朕嗣位之初启秘府之藏徵百 司之纪特命儒臣纂修实录而临之以重臣阅历五年始克 成编盖慎重之至也凡百三十卷惟我皇祖圣德神功如天地之崇高广大包含覆载变化神妙诚非 言语所能刑应作形容绘画所能仿佛者然丝应作缘迹以求其 心即心以考其道庶几可得于万一焉大抵天地之化四时 行焉春生夏长仁也秋歛冬藏义也仁以育之义以肃之圣 人之化亦犹是已夫有天下国家之任者诚考于是编法仁 以施爱法义以兴治将宗社子孙生民之福绵永于千万年呜呼懋敬之哉谨序 宣德五年正月二十一日 进实录表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 师英国公臣张辅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臣闻上有尧舜禹汤文武之君斯有典谟训诰誓命之 纪当时所录万世攸师自汉以来暨于唐宋皆建史官专 职记述我国家奉天启运圣圣相承 大经大法明于上 善政善教被于下万方一统海宇清宁洪武以前神功圣德史氏所记具有成书钦惟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刚健中正 广大高明体天之心行天之道 励精为理 躬俭爱人 载奠邦家 中兴鸿业 文治光昭于日月 武烈弘靖于华夷 大略雄材 茂功伟绩 规模宏远卓冠百王钦惟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孝友英明 宽仁恭俭敬天法祖制治保邦 明目达聪周询民隐时使薄歛 博施济人 抚盈成之运 广文明之化 丕新政纪 覃敷德泽期月之内天下归仁二圣升游疑应作遐仰 云车之益远万姓哀慕在海宇以同情恭惟皇帝陛下自皇字起至第五面第十一行卷字止抱本误接第二面第八行人字下今据宣宗实录改正 文武圣神 聪明睿知缵承 大宝 君国子民 推广至仁继志述事歌九功之惟叙得万国之欢心上念祖宗功德之隆同符天地覆载之大宜宣昭于简册垂仪范于 帝王宣德元年五月 敕修两朝实录命臣辅臣义臣原吉监脩臣士奇臣荣臣幼孜臣山 臣瑛臣溥总裁臣棨臣英臣直臣述臣时勉臣习礼臣学 夔臣循臣从善臣骥臣衷臣鹤龄臣洪臣永清臣叙臣曰 恭臣敬臣翰臣雅臣翥臣继臣中臣叔刚臣文奎臣节臣 锡臣萼纂脩发左右史臣之所记阅中外官府之所上兼 考章<⿰⻊锍-釒>参之见闻编载事功必备著其本末纂述 谟训必致谨于精微关制度者虽细不遗切几务者虽明必 审于纪叙圣神之道德如绘画造化之功能仪疑应作儗诸刑疑应作形容诚难仿 佛乃若附录臣下必在推明是非讫五年正月恭成太宗文皇帝实录百三十卷仁宗昭皇帝实录十卷合百五十四册谨缮写 上进伏念臣辅等智识浅陋学术空疏旷岁月而久稽亦讨 论之惟谨方之良史深愧乏三长之称 监于先朝庶少资 万几之暇臣辅等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随 进以闻   宣德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英国公臣张辅等谨上表 修纂官 监修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 师英国公 臣张 辅 荣禄大夫少师兼吏部尚书 臣蹇 义 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 臣夏原吉 总裁 荣禄大夫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 臣杨士奇 资善大夫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臣杨 荣 资善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臣金幼孜 资善大夫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臣陈 山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 臣张 瑛 嘉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 臣杨 溥 纂修 奉议大夫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曾 棨 奉议大夫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王 英 奉议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王 直 奉训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臣周 述 翰林院侍读承德郎 臣李时勉 翰林院侍读承直郎 臣钱习孔 翰林院侍读承直郎 臣余学夔 翰林院侍读承直郎 臣陈 循 翰林院侍讲承直郎 臣蔺从善 翰林院侍讲承直郎 臣蒋 骥 翰林院修撰儒林郎 臣苗 衷 翰林院修撰儒林郎 臣曾鹤龄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 臣张 洪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 臣刘永清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周 叙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孙曰恭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杨 敬 翰林院检讨从仕郎 臣周 翰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 臣王 雅 翰林院检讨 臣杨 翥 翰林院五经博士 臣陈 继 工部主事 臣陈 中 四川道监察御史 臣陈叔刚 福建布政司右参议 臣潘文奎 知县 臣万 节 教授 臣丘 锡 教谕 臣梁 萼 催纂 礼部主事 臣张 习 稽考参对 翰林院修撰儒林郎 臣邢 宽 翰林院修撰 臣蒋 礼 翰林院修撰 臣胡 穜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陈 询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刘 矩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裴 纶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梁 禋 翰林院孔目 臣沈 寅 誊录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 臣许 彬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 臣连 智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 臣马 信 翰林院检讨 臣周 贵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萧 湘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丘 宗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杨 玹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宋 琰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俞宗文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陆友仁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张 益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罗 渊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庞 叙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黄振宗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于 霈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凌 寿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胡 氵□靓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刘 铉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周崇厚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胡宜衡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王 璜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寇 厚 中书舍人 臣角□羊祯期 吏部郎中 臣程南云 礼部郎中 臣朱 晖 礼部郎中 臣陈景茂 吏部员外郎 臣宣嗣宗 吏部员外郎 臣夏 衡 吏部主事 臣苏 镒 礼部主事 臣王 观 大理寺左寺副 臣洪益中 大理寺右寺副 臣邵 暹 儒士 臣邹 循 生员 臣朱 铨 收掌一应文籍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 臣胡 让 翰林院典籍迪功佐郎 臣李 锡 翰林院典籍迪功佐郎 臣牛 麟 翰林院典籍迪功佐郎 臣张 礼 修纂凡例   一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皆书 一太宗皇帝奉天靖难事仁宗皇帝监国事皆仍载本年月日之下 一册立皇后皇妃 皇太子皇太子妃及册封诸王王妃公主皆书其仪注有新 定者亦书 一 皇子皇孙皆书亲王之子生已赐名者书亲王嫡长孙生亦 书 一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郊祀跻配太庙增配享及遣官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皆书有新增祀典 亦书 一 诏书悉录全文 敕书御制文录其关事体之重有重下疑脱者字 特敕谕臣下抚远人及恤刑宽贷之类悉录   一凡造 宝玺图书信符印记皆书 一大驾卤簿及后妃 东宫亲王郡王仪仗有新制及增损者书 一 皇太孙诸王公主冠婚皆书其礼仪有新定则书 一巡狩及留守事宜皆书续有损益亦书 一凡亲王之国及郡王受命往某地皆书 一凡亲王郡王来朝辞归皆书文武大臣以事来朝亦书 天下官三年一朝者因事概见 一文武官制衙门及土官衙门有新设改建革罢及复旧 者皆书 一封公侯伯及命其子孙袭爵皆书并书所受封号阶勋 一命驸马仪宾悉书 一除授三公三少五府六部北京行后府行部都察院太 常寺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光禄寺应天府顺天府亲 军指挥司太仆寺鸿胪寺两京国子监翰林院钦天监 太医院堂上官及近侍七品以上官监察御史宗人府 经历并在外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行太仆 寺苑马寺卿盐运使皆书内有承袭者亦书若中外文 武官有功绩显著及以事特升迁者不限职之大小皆 书 一选法及荐举有新令则书 一考课有新例及损益旧例则书 一公侯伯并文武大臣老疾致仕及 特恩优闲皆书后复起用亦书 一文官诰敕永乐中 特赐者皆书二十二年八月以后惟书 初赐恩旨及损益事例 一每岁户口之数并于岁终书之 一每岁田土税粮屯田子粒之数及采办金银等件税课 茶课之类并于岁终书凡蠲免除豁荒田租税及停罢 岁办诸物皆书田赋徭役及农桑劝课有新令亦书 一屯种有新定事例及考较之法则书 一凡亲王公主郡王郡主镇国等将军驸马仪宾公侯伯 岁禄官吏俸给军士月粮有新定折支全之应作支条例 并书 一转输漕运之法及各处岁运之数皆书 一遇岁凶札赈恤悉书 一仓库坑治应作冶有新建革及新令者书 一凡新开盐场新定中纳盐粮及定户口食盐则例皆书 一凡礼仪有新制或损益则书新制乐器皆书 一每岁圣节正旦冬至郊祀庆成大宴皆书遇节赐宴如新春上元之 类亦书有 特旨赐节假亦附书 一凡文武官吏军民贡献皆书或有酬赉亦书 一中外文武官有 特恩赐予皆书 一车驾视学礼仪恩赉备书修曲阜先圣庙两京国子监皆书各 处学校增设或罢革皆书公侯伯有年少 特旨送监读书及四夷遣子入学皆书 一每科京府乡试礼部会试 廷试皆书 廷试制策悉录全文 一丧葬之礼及上尊谥谥册备书亲王郡王王妃公主郡主丧葬皆书其礼有新 定或损益旧仪亦书凡公侯驸马伯在京文武官三品 以上近侍五品以上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正官殁 皆书卒及概见其行实善恶务合公论其有赠谥及赐 祭赙赠之类皆书若文武官有治行功绩显著不限职 之大小皆书 一文武臣僚有殁于王事皆书得褒赠亦书 一凡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悉著乡里姓名行实 一钦天监奏天象气候七政凌犯皆书中外奏祥异及军 民之家一产三子蒙 恩赉者亦书 一建言有关国体者皆录详略随宜有所奉圣旨亦载 一武官子孙优给有新例则书 一遣使抚谕四裔及封拜赐赉皆书四裔朝贡及有宴赉 亦书 一凡纂修先朝实录及编辑书籍皆书 一凡兵政有新令则书命将各处镇守防边及有备御规 画皆书 一车驾亲征叛虏及命将平安南等处皆备书始末 一凡军民衙门官马孳生马边境茶马买马之政悉书其 牧养之地有改迁者亦书 一凡关津巡徼驿传递运烽堠有新设及改革者书 一公侯伯驸马仪宾有罪削夺及五府北京行后府六部 北京行部都察院太常寺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光禄 寺太仆寺应天府顺天府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钦天 监太医院堂上官近侍七品以上官监察御史宗人府 经历及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行太仆寺苑 马寺卿盐运使有罪颂系下狱黜谪诛戮皆书有 特旨罢黜干系惩劝者不限职之大小并书其蒙 特恩宽宥亦书如犯奸恶叛之罪不限官吏军民皆书常律 之 别有断罪条例皆疑应作亦书 一风宪官及文武臣僚弹劾大臣之罪皆书并书所得旨意其职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书 一修理 宫殿并天地宗庙社稷及一应神祗坛场皆书 一营建 山陵备书建各王王妃公主坟皆书其制度有损益亦书郡 主以下奉 敕建者书 一修缮及处城池屯堡及新建革者皆皆下脱书字 一差官各处提督圩田水利及新开修治河渠圩岸桥道 皆书有奏请修筑陂塘等事亦书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一   大明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 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第四子也 母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㭎次 上次周定王橚 上初生光气五色满室照映宫闼经日不散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比长聦明睿智仁孝友悌出于天性勤学好问书一览辄记终身弗忘五经子史皆该贯而旁通天文地志百家之书得其要领日从明儒讲论无厌倦意虚己纳善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洪武三年乙丑 太祖封建诸子以燕旧京且近北虏择可以镇服者遂以封 上十三年三月壬寅之国 上貌奇伟美髭髯举动不凡有善相者见 上退谓人曰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太平天子也 上兼备文武大才而度量恢廓任贤使能各适其当英杰之士乐为之用下至厮卒咸归心焉至于武事悉精而熟老将皆自以为不及料敌制胜明见万里号令严明信赏必罚由是威震朔漠虏人不敢近塞时出访民疾苦劳来抚循百姓爱戴而力行节俭故国内无事上下咸和年谷屡丰商旅野宿道不拾遗人无争讼规摹宏远焉 太祖常曰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初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 太祖意又闻其宫中过失 太祖语 孝慈高皇后曰朕与尔同起艰难成帝业今长子不称吾意如何 皇后曰天下事重妾不敢与知惟 陛下审之 太祖曰诸子中燕王仁孝有文武才略能抚国安民吾所属意 皇后曰幸毋泄言恐祸之也太子闻之密以语凉国公蓝玉玉先征北虏纳哈出归至北平以名马进 上 上曰马未进朝廷而我受之岂所以尊 君父郤之玉惭而心不怿至是闻太子言曰殿下观 陛下平日于诸子中最爱者为谁太子曰无如燕王玉曰臣意亦然且臣观燕王在国抚众安静不扰得军民心众咸谓其有君人之度恐此语上闻 殿下之爱衰矣臣又闻望气者言燕地有天子气殿下宜审之太子曰燕王事我甚恭谨玉曰 殿下问臣臣不敢隐故尽其愚恳耳惟密之时晋王亦闻 太祖注意于 上自念己兄也 上弟也遂生嫌隙后晋王与 上皆来朝 上有疾晋王数以语见侵 上内怀忧畏疾增剧遂恳求归国晋王密遣人伺察 上国中细故将闻于朝既无得二十三年春 太祖命晋王率师西出 上率师北出会期同征北虏乃儿不花晋王素怯兵既行不敢远出 上待之久弗至遂直抵迤都山薄虏营获乃儿不花及其名王酋长男女数万口羊马无算槖驼数千先晋王恐 上有功遣人驰报太子谓 上不听己约束劳师冒险太子言于 太祖已而晋王旋师 太祖不乐及 上捷报至 太祖大喜曰燕王清沙漠朕无北顾之忧矣太子言晋王虽未深入然张声势有犄角之助燕王亦未可独为功又言燕王得善马不进 太祖皆不听 ○二十五年春复命 上率师出塞   ○四月丙子太子薨 太祖愈属意于 上一日召侍臣密语之曰太子薨长孙弱不更事主器必得人朕欲建燕王为储贰以承天下之重庶几 宗社有托翰林学士刘三吾曰立 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且皇孙年长可继承矣 太祖默然是夜焚香祝于天曰后嗣相承国祚延永惟听于天耳遂立允炆为皇太孙皇太孙一日坐东角门谓太常卿黄子澄曰我非先生辈安得至此然 皇祖万岁后我新立诸王尊属各拥重兵何以制之子澄曰此不难处置太孙曰请试言之子澄曰诸王虽有护卫之兵仅足自守朝廷军卫犬牙相制若有事以天下之众临之其能当乎汉七国非不强大而卒底灭亡者盖以大制小以强制弱势必不支太孙喜曰兹事终仗先生矣   ○三十一年闰五月 太祖不豫遣中宫召 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 上归国及 太祖太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   ○乙酉 太祖崩是夜即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踰月始讣告诸王且止毋奔丧 上闻讣哀毁几绝日南向恸哭而朝廷政事一委黄子澄齐泰二人擅权怙势同为蒙蔽政事悉自己出变更 太祖成法而注意削诸王矣一日朝罢建文君谓子澄曰忆昔者东角门之言乎子澄曰不敢忘也然须密子澄退与齐泰等私谋曰今至少不闲政事诸王年长皆握重兵久将难制吾辈欲长有富贵须早计泰曰此易易但使诬告其阴私坐以不轨削之削一国可以蔓引诸国子澄曰姑更思之泰曰他事不足动惟大逆则不宥子澄曰然则所发何先齐泰曰 燕王英武威震海内志广气刚气刚者易挫加以不轨之事孰信其诬去其大则小者自慑子澄曰不然 燕王素孝谨国人戴之天下知其贤诬以不轨将谁信之周齐岷代在 先帝时尚多不法之事何况今日而于今作过周王必先周王易耴耳周燕之母弟取周剪燕之手足今只俟周有罪即令议处治彼必来救救则可以连坐是在我取之有名在彼虽有一国之众势孤无援取之何难泰曰甚善甚善明日入白建文君喜曰王先生善谋矣未几果有言周王不法者遂遣曹国公李景隆率兵至河南围王城执王府寮属驱迫玉及世子阖官皆至京师削王爵为庶人迁之云南妻子异处穴墙以通饮食备极困辱未几代王桂湘王柏齐王槫珉王楩降为庶人流漳州自是朝廷日益骄纵简 宗庙之礼兴土木之役遣官者四出选女子充后宫媚悦妇人嬖幸者恣其所好穷奢极侈亵衣皆饰珠绣荒淫酒色昼夜无度临朝之际精神昏眩百官奏事唯唯而已宫中起大觉殿于内置轮藏而敬礼桑门出公主与尼为徒倚信阉竖与决大事进退大臣参掌兵马皆淂专之凌辱衣冠虐害良善纪纲坏乱嗟怨盈路灾异叠见恬不自省新宫初成妖怪数出起而索之寂无所有亦不介意于是太阳无光星辰紊度彗扫军门荧惑守心飞蝗蔽天山崩地震水旱疾疫在在有之文华殿承天门及武库相继灾君臣之间恬嬉自如初周王被执果敕 上议其罪时 上居丧守制忧悒成疾见敕惴惴不知所为乃上书曰若周王橚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著 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 陛下体 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其言恳恻深至建文君观之戚然以示齐泰王子澄曰事莫若且止泰子澄趋出私相语曰县官妇人之仁今事几如此其可已耶明日共入言曰今周王既获所当虑者惟 燕王曩因出塞有功威名日盛不如并去之便失今不图后悔无及建文君犹豫未决而遣人阴刺候王府事无所得复谕泰等曰彼罪状无迹可寻何以发之泰子澄曰欲加之罪甯患无辞今其书词悉是营救周王指以连谋复何辞哉曰朕在位未久连去数王何以掩天下公议莫如且止子澄曰为大事者不顾小信况 太祖常注意 燕王欲传天下 陛下几失大位矣非二三臣寮力争则固已为所有 陛下安得有今日哉今事几如此又其病久未愈正天与之时先人者制人不宜因循也建文君曰 燕王勇智绝人且善用兵虽病猝难图宜更审之泰曰今边报北虏有声息但以防边为名发军戍开平其护卫精锐悉调出塞去其羽翼无能为矣不乘此图之后噬脐无益也建文君颔之乃以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张昺为布政使俾诈诱王府官属觇察王府动静   ○元年三月建文君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屯平开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选隶忠麾下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悉召入京调北平永清左卫官军于彰德永清右卫官军于顺德以都督徐凯练兵临清都督耿瓛练兵山海诸将防于外张昺谢贵防于内约期俱发时 世子 二郡王高照 二郡王高燧皆在京齐泰曰三人在此宜先收之黄子澄曰不可事觉则彼先发有名且得为备莫若遣归使坦怀无疑也遂遣归寻悔遣人追之不及齐泰等密谋令人上变告适 上遣人至京奏事泰喜曰吾事就矣遂执之鍜炼成狱即发符逮王府官属且约谢贵先发密诱长史葛诚为内应宋忠等为外应令王府人无大小获而杀之   ○六月谢贵等以在城七卫并屯田军士布于城内填溢街巷逼围王城外墙 上闻王城外墙甲马声以为操练者休息之不问而而谢贵等又以木栅断端礼等四门路 上闻之曰我病不能听其塞贵等乘马张盖过王门不下又杀守王城卒 上犹不在意谢贵等令军士登城擐甲执兵飞矢入王城四面鼓噪震动城内外 上闻之问左右曰此何为者指挥张玉朱能等泣曰外势若此诚可忧臣等坐为鱼肉矣 上慰遣之曰我与若等奉法循礼何有不臧今外虽讻讻久当事定毋布也时官属已有逃入佛寺藻井上谋为旦夕计者未几削爵 诏下玉等复泣曰今少昏蒙奸臣执柄谋害宗藩图危 社稷立未几时诸王芟夷殆半臣属皆诬以大逆诛戮妻孥及于宗族可为寒心 殿下居国何有过失一旦无衅而削名爵兵刃四集事危势迫祸不可测 殿下坐以待之臣等死无足惜但伤 太祖高皇帝创业艰难封建诸王相传万世陵土未乾而诸王蒙患国除身灭诬以不轨之名他日谁为雪冤受屈万世 殿下纵爱其身以守区区之小谅柰 高皇帝 宗庙 社稷何况身亦未必能保也 上亟止之曰今虽削吾爵中诚犹或可白若等慎勿妄言言出祸随是自取族耳玉等复泣曰谁不爱其死臣等宁死于 殿下之前不忍死于奴隶考掠刀锯之下言讫悲不能止 上执玉等手曰保无他虞复慰遣之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一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二   元年七月癸酉有醉卒磨刀于市者邻媪问曰磨刀欲何斮卒励声曰杀王府人媪窃以告会都指挥张信密告谢贵等伏兵约守城军昏夜俱发入王府为变朱能等潜遣间觇之果然能等请曰事急矣救死于水火不可缓也 上曰诚知祸几迫切有不能免然骨肉至亲嫌疑交构可以情白俟更筹之能等曰临难贵于果决 殿下但曰叔侄至亲周王岂是疏远之属况今日祸几发于权奸岂由朝廷权奸忍于害 殿下而 殿下不忍豺虎蛇虺伤人不已亦必图去之之术岂能甘心委身以饲之哉 上曰事果迫近我当告于 天地神明 皇考 皇妣宁自裁决以明予心张玉等曰此匹夫匹妇之为岂 殿下所为乎 上曰夫危欲求安祸欲求福人少而害大不能求安而反阽危矣不能致福而反益祸矣能等曰古语云人众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殿下之天有时定矣 上曰诸公坚欲如此异日无相怨也玉等曰今命在须臾不得旋踵求贳死耳尚何怨况举事以义虽死不怨 上曰计将安出玉等曰护卫勇士尚余八百人可暂入王城守卫 上曰兵者凶器战者危道争者末事诚非所欲玉曰圣人有不得已而用之者汤武是也若臣等所言不见听请从此决矣 上曰必如诸公言可以自救但其军已布满城中护卫人少恐不足办事能曰先擒谢贵张昺余无能为 上曰谢贵张昺防守既严猝亦难擒须以计致之可也今奸臣遣内官来逮护卫官属悉依所坐名收之就令差来内官召贵昺付所逮者贵昺必来则缚之一夫之力耳乃匿壮士端礼门内遣人召贵昺贵昺不来久乃互卫从甚众至王门门者呵止其卫从惟贵昺得入至端礼门壮士出擒之其从者又未知移时贵昺不出稍稍散去玉等率勇士尽捕贵等所伏兵将士皆踊跃奋一当百时围王城军及列阵于市者惟听贵昺指挥及闻与贵昺被擒皆散走是夜玉等攻九门黎明已克其八惟西直门未下 上令指挥唐云解甲骑马导从如平时过西直门见斗者呵之曰汝众喧哄欲何为者谁令尔为此不义是自取杀身耳众闻云言皆散乃尽克九门遂下令安集城中人民安堵诸司官吏视事如故北平都指挥使俞填走居庸关马瑄走蓟州宋忠率兵至居庸关知事不齐退保怀来留俞填守居庸 上亲问谢贵张昺尽得齐泰黄子澄等交构之迹 上曰我初不信人言果然奸凶构诬逞毒若此吾几为所屠矣于是大恸遂上书于朝曰臣闻书曰不见是图又曰视远惟明大智恒虑患于未萌明者能烛情于至隐自古圣哲之君功业著于当时声名传于后世者未有不由于斯今事几甚明非不见之谓而陛下略不垂察谨冒死以闻 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之末世生民涂炭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风沐雨东往西代亲赴矢石身被创痍艰难百战万死一生然后定天下成帝业立纲陈纪传万世封建诸子巩固 宗社为磐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未尝自宁不幸 皇考宾天今 陛下嗣承大宝而奸臣齐泰黄子澄辈不能秉道德以辅圣治而包蓄祸心恣谗贼之口奋豺虎之毒假陛下之威权剪皇家之枝叶橚槫柏桂楩五弟不数年间并见削夺虽其皆有愆过未闻不轨之图重可裁减护卫轻可赐敕诫励则 朝廷于厚亲之仁惩过之义两尽其美矣不务出此动輙削王爵夺王土转徙流离行路矜恻柏尤可悯阖宫自焚圣仁在上胡宁忍此此盖非出 陛下之心而皆奸臣之所为也今其心尚未厌足又以加臣臣守藩于燕二十余年寅畏小心奉法循分 天地 宗庙神灵鉴临在上敢有一毫非僻之心哉 陛下嗣统以来臣事君之诚明于皎日诚以君臣大分骨肉至亲恒思加慎为诸王先况敢有悖仁伤义之为哉而奸臣跋扈蔽陛下之聪明诬直为枉加祸无辜比执臣所遣奏事之人棰楚刺爇备极苦毒迫其言臣有不轨谋遂分怖宋忠谢贵张昺等于北平城内外卒五林聚戈矛燿日甲马驰突于街衢钲鼓匉訇于遣迩围守臣府周帀严密询其所由但云府中不留一人阖家遑遑不测何事大小凛 如临汤火已而贵昺为护卫之人所执臣得此二人始询知奸臣欺诈之谋号地呼天擗踊无诉切念臣于懿文皇太子同父母至亲也于今事 陛下如事天也臣固知此非出陛下之心但臣愚戆不能謟媚权贵耳夫为臣之道知有君而已焉知权贵臣所以罹今日之祸者此也然臣窃料权奸之心不止于害臣而已譬人欲伐大树必先剪旁附之枝然后及其根干亲藩夷灭之后 朝廷孤立奸臣得志 社稷危矣此不待明者而后见也昔成周封建同姓绵八百余年之业秦废封建二世而亡明鉴斯在诗曰价人维藩太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易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伏望 陛下廓日月之明奋雷电之断涣发德音去此凶慝以肃清朝廷以永安 宗社以保全亲藩以福庇生民此非独臣之幸乃国家天下之幸也臣非敢爱一身一家之死但惓惓之诚恸 皇考建洪业之艰难望 陛下保洪业于永远遥仰天门敬摅愚恳惟陛下念之臣又窃计奸权之党必已蟠结深固恐陛下未易除之伏睹 祖训有云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 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臣谨俯伏俟命惟 陛下念之念之既发书讫 上以槁示群臣见者咸言辞旨恳切必能感动早得休兵诚为至愿 上曰孝弟者人心所同苟有人心一观斯言岂得不感动彼能感动在转移之间耳朱能曰彼忍心如此恐未能转移如不转移兵可已乎 上曰天祐国家则兵祸不作张玉曰天祐国家则奸人必获是日 上谕诸将士曰我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祚以来惟务循法守分尔曹所共见者今少主信任奸回残害骨肉我 皇考 皇妣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今已削夺五王又及于我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此有何辜吾义与奸邪不共戴天 宗庙神明昭鉴予心言已 上垂涕将士皆感动流涕时风云四起人咫尺不相见少焉东方云开露青天仅尺许有光烛地洞彻上下将士皆喜以为 上得天之应云   ○甲戌   ○通州卫指挥房胜等率众以城来归   ○丙子   ○马宣在蓟州谋起兵来攻 上遣指挥朱能等攻拔其城遂生擒马宣   ○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郭亨各以城来归   ○丁丑 上谕将吏军民曰 皇考太祖高皇帝并建诸子藩屏国家 皇考有疾初不令诸子知之闰五月初十日亥时崩十一日寅时即歛七日即葬踰月始报讣诸王又不容其奔丧而信任奸邪悉更 祖法诸王小过便见削夺未及期年削夺五王湘王被迫阖宫自焚我守藩以来一心敬慎奉法守分不敢违越比用谗邪之言无故輙见疑忌昨遣人奏事执付狱吏备极苦楚迫其招认反谋餙无为有必欲加害 天地 宗庙神灵在上尔曹众耳目在下吾果有此心乎已闻调天下军马四集吾父子一家之命危在朝暮死不足惜但伤身蹈善行而名被大恶所不甘于心况此皆奸臣所为非出朝廷之意吾将躬诣阙下自白且闻奸臣之谋谓今宗藩所可忌者惟吾一人去之则其他如折朽不足虑矣其导少主所为率皆反道背德流连荒亡之事天变不畏 祖法不守人怨不恤骎骎不已天下几何其不乱国家几何其不亡昔我 皇考起布衣提三尺剑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万死一生百战劳苦以肃靖天下肇造帝业三纲陈纪以传万世岂堪一旦为贼败坏之哉 祖训云新天子正位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予已上书陈情请诛奸臣今少主为奸臣所蔽恐不见答则惟应以尔等往清君侧之恶扶国家于既坏安 宗社于垂亡恭朝阙庭谒拜 陵寝然后退守旧藩庶几以明忠孝之心于是将士咸叩头言曰 殿下此举诚天理人心之正 上天与 祖宗必皆祐助臣等皆素受 太祖厚恩今日之事有进无退   ○俞填在居庸关劫其军民将攻北平城民有窃走来告 上曰居庸关路隘而险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填据之势在必取譬如家之后户岂容他人据之今彼不量力又欲来攻城莫若乘其初至民心不服易以取也若稍缓之彼增兵坚守则难取矣   ○己卯   ○命指挥徐安钟祥千户徐祥等讨填安等攻破其城填走怀来依宋忠捷至 上曰彼若知固人心谨守此关我攻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我不可失也乃命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有必争之理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敌众我寡虽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上曰非尔等所知当以智胜难以力论论力则不足以智则有余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 上率马云徐祥等马步精锐八千卷甲倍道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敌谍者言宋忠诳其将士云尔等家在北平城中皆为 燕王所杀委尸积满道路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闻之乃命其家人张其旧用旗帜为前锋众遥识旗帜又识其父兄子弟无恙相呼辄应喜曰我家固安几为宋都督所误皆倒戈来归宋忠余众苍黄列阵未成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都指挥俞瑱斩都指挥彭聚孙泰于阵并首级数千获马八千余匹都指挥庄得单骑遁走余众悉降即散遣归原卫诸将以得宋忠颇有喜色 上曰宋忠本庸才以货赂謟谀奸臣得官一得兵柄便尔骄纵此如狐鼠耳胜之何足喜也老将用兵虽克大敌不形于喜色则易骄骄则不戒不戒则败几萌矣孔子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尔等勉之   ○丙戌永平守将赵彝郭亮以城来归   ○己丑 上谕诸将士曰吾与若等今日驰驱非求富贵盖上安 宗社清朝廷下以保身家耳天下者 太祖之天下军民者 太祖之赤子奸权作难假君命灭亲藩危 宗社驱之以蹈白刃非其所得已也今所欲除者惟奸臣数人耳尔众慎无嗜杀则伤天地之和以损 太祖数十年生育之仁毋贪财贪财则失民心民心失则大本亏矣居民耕桑商贾贸鬻慎毋扰之夫有乱时无乱法违予言者必法以惩之吾已上书于朝旦夕有恩旨必得全生岂忍使尔辈独丽于法尔其懋哉毋贻后悔诸将咸稽首曰 殿下好生之德同于天地臣等岂敢违命以取罪戾   ○庚寅守遵化指挥蒋玉言都督刘真河将攻遵化   ○壬辰 上率兵援之刘真等闻 上将至走还松亭关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