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179-泰山道里记-清-聂鈫-8卷

泰山道里记  (清)聂鈫 着   ●自序   余生长泰山下,尝搜讨岱故,更思以游履得其实。乾隆癸亥,安邱刘履夫其旋教授泰安,与余善,每同攀幽跻险,探稽往躅。   戊辰春,车驾东巡。当事属履夫,辑御路古迹,随笔《泰山纪略》,脱稿授余。后履夫除知嘉定县,卒官。余亦卜居山中。   岁庚辰,有仁和成城卫宗者,来纂《泰安府志》,访获《纪略》,极加叹赏,因请携归。厥后别刻《泰山胜概志》一卷,并多采《纪略》。然其中有一地两称,或名同地异。岩谷险阻,向有题刻,惜为苔蔽莫辩者,近乃竖梯亲加刮摩以核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提挈道里为纲领,分之为五,合之为一,名曰《泰山道里记》。凡古迹、祠宇、桥坊,悉缀其下。他如高里、徂徕、云亭诸山,皆支峰别阜;石汶、北汶、三溪诸水,同归于大汶;再灵岩、琨瑞川谷名迹,连属岳之极北者,虽异县何妨两载,而泰山全体著矣。之数者,庶几补前人诸记所不逮,亦欲使后之游者易考焉。惟是管窥所及,文词鄙拙,复芟芜校订,自乙酉迄壬辰,四易稿而始定,非敢谓《记》之成也,聊以自娱山居云尔。   ●泰山道里记   壹   泰山,《虞书》谓之“岱宗”。《风俗通义》曰,“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白虎通 德论》曰:“东岳为岱宗者,言万物之相代于东方也。又岳之为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贡》谓之“岱”。《周礼》谓之“岱山”。《尔雅》、《论语》谓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后于岱也。   泰山结体,惟《鲁颂》“岩岩”一语,足以形容气象。后人谓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体也。又曰泰山为龙者,言众山之奔赴也。旧说皆谓山脉自西而东。郑樵《通志》谓济南诸山其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诸山其右翼,终不言其脉之所起。李光地《禹贡注》:“导山四条,惟第一条言入海,余三者,或长或短,率无入海之文。”且岱为岳宗,用表青徐之畛,迤东即其入海处,经文不及,以是蓄疑。曾因奏对备闻山东诸山之脉,自营州跨海而来,遣官按履经十余年,非意之也。盖自圣祖御制《泰山龙脉论》出,而百家息喙矣。   泰山面西南,社氏《通典》之说也。后人多谓南向。盖登山者,皆由红门一路,适值其南,于此仰望,峰岩掩蔽,不见绝巅。惟自山西南视之,则正面出矣,亦足征其非自西来也。其背依东北,棨戟排列,最据形胜云。   泰山道里,见于载籍者:《博闻录》谓“高四千丈、环一千里”,《茅君内传》谓“周回三千里”。其说荒远不可稽。唐徐坚《初学记》引《汉官仪》及《泰山记》曰:“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晋郭璞《山海经注》谓:“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唐六典》谓:“周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故俗皆以为四十里云。然登山者寅上而未下,度其时在平地仅行六七十里而已,况攀陟为劳,不足四十里明矣。明万历间参政张五典者,尝立一法量之。其法用竖竿一,长一丈,刻以尺寸,竿端置一环;用横竿一,长亦一丈,中置一环;两端皆五尺,取其轻重相称。以绳系于横竿之环,而又穿于竖竿之环,牵其绳之尾,则横竿可上可下,而不失其平。于是以竖竿所立之处,视横竿所至之处,则五尺为一步矣,此以量其远近也;每量一步,若在平地,则横竿由端以至竖竿前后,俱著於地;若前高而后下,则横竿前著于地,而后悬于空,视竿所悬处至地尺寸若干,此以量其高下也。又备一册,每页画三百六十格,每量一步则填一格,平地则于格内填一平字。其高尺寸若干,亦于格内注之。填尽一页,则足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其高则累尺寸而计之不爽也。由山下至绝顶;凡量四千三百八十四步,而纤回曲折皆在其中。高三百八十六丈九尺一寸,中除倒盘低十八丈五尺七寸抵高数外,实高三百六十八丈三尺四寸,折步七百三十六步六分八厘。平、高共积五千一百二十步有奇,实一十四里零八十亲步耳。   泰安府城,旧为岱岳镇。自汉迄南北朝,置奉高县,为泰山郡治,在今治东北四十里、其时兼摄博县,在今治东南二十五里。隋开皇时改奉高曰岱山。大业初省岱山,入博城。唐高宗改名乾封。宋太祖开宝五年,诏迁治就岳庙,真宗祥符元年,改名奉符,属袭庆府。金初为泰安军,寻改泰安州,治奉符县。元因之。明初省奉符,并归泰安州,属济南府。国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辖州一县六,倚郭为泰安县。其城内外祠观名迹,有关泰山掌故者,并备录之。   府城内西北为岱庙。《水经注》引《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门阁三重,楼榭四所,坛一所。”按:此庙盖下庙也。其制初为遥参门,门与城南门相直,其前即宋真宗警跸之地也。门外为台,上起石坊,乾隆三十五年奉敕增建,额“遥参亭”三字。北为遥参亭。亭一名草参。凡有事于岳者,拜于亭而后入,是为入庙之始。自明人设元君像于亭中,遂与庙隔,不可通辇路矣。亭后为岱庙坊,康熙间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北为庙,城堞方三里、高三丈、门八,南辟者五,中曰正阳,三十五年奉敕重建,额“岱庙”二字。东西两掖门,东掖之东曰仰高,西掖之西曰见大。东一曰青阳,又名东华;西一曰素景,又名西华,北一曰鲁瞻,又名厚载。门各有楼。又四角亦皆有楼:曰巽、曰艮、曰乾、曰坤,各随其方焉。   由中门而入,北为配天门,其东为三灵侯殿,又东为炳灵殿。《文献通考》“后唐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即此。大中样符元年十月封禅毕,亲幸加封,令兖州增葺祠字,又于庙北堧建亭,名日灵威。肖像一男一女。亭圮,移像于后寝官,今仍建祀于此。按俗刻《增补搜神记》引《唐会要》云:“泰山有五子某某,三曰至圣炳灵王;配永泰夫人。一女曰玉女大仙,即碧霞元君。”其说妄诞不足据。殿前汉柏六株,老干扶疏,有明陈昌言《汉柏图赞》。西北隅一株两干。乾隆二十七年,御制《汉柏图诗》,碑阴勒诗一首,并建亭于殿西。其殿南乃宋孙明复初辟学馆处,名曰信道堂,并自为记。金党怀英《鲁两先生祠碑》云:“孙、石两先生讲学旧馆,为岱庙所并,犹名为柏林地,岁分施钱,为养士之费。”今则尽归道士矣。其门外有宋宣和宇文粹中撰修庙碑。炳灵殿北,旧为迎宾堂,有司候王人之所。康熙间增置三茅殿,乾隆三十五年改建驻跸亭。   配天门西为太尉殿,朱佐《前定录补》所谓“豳公杜琮”也。   又西为延禧殿,今并祀三茅于内。《集仙传》所谓“东岳上卿,汉茅盈及弟茅固、茅衷”也。殿前有元圣旨泰定鼠儿年、至正猴儿年碑,及杜翱撰《东岳别殿重修堂庑碑》,并亡。中阶唐槐一株,古干中劈,阴覆半亩,有明人甘一骥大书“唐槐”二字碑。其门外有宋祥符晁迥撰加封碑。   延禧殿北,旧有御香亭,为贮御香之所;有诚明堂,为祭官斋宿之所,并记。西为环咏亭,四垣嵌历代石刻百余计,种放题跋其尤也。明万历间重建,乾隆十二年拓新之。今上东巡渴岱庙,四陟岱巅,尝驻跸于此,有御制《环咏亭》诗三首勒亭壁。北为藏经堂,内贮历代经文典诰。东为鲁班殿,殿前有乾隆三十五年内务府大臣刘浩赍帑重修泰山神庙告竣题名碑。   配天门北为仁安门,门前有国期告祭碑十三,修庙碑一,左右环立。门内东西碑亭二,碑台四。其在东者:金大定杨伯仁撰重修庙碑一,明告祭碑六,国朝告祭碑五,御墨亭碑一,今上御制重建庙碑一。其在西者:宋祥符杨亿撰天贶殿碑一,明初诏去封号碑一,告祭碑五,天顺间薛瑄摄修庙文,并勒天贶殿碑后面。国朝康熙间施天裔修庙碑一,告祭碑一,又有石幢一,制最古,通盖趺高可二丈,八面剥蚀无字,俗以“无字碑”呼之,而宋宣和袭庆守钱伯言纪游碑阴勒明邹宏文跋。嘉靖间李钦撰修庙碑及明代谕祭各碑,悉为工人撤毁。中为石栏,栏内外怪石凡九,皆有题勒。   北为露台,台之上屹然中立者曰扶桑石,挺然北向者曰孤忠柏。庙内阶旁有古桧数十,蟠结杈枒,此即《从征记》所称“汉柏夹两阶”者。其余翠柏森列,惟露台西南二株,附枝倒垂如缀,皆施天裔修庙时所植也。露台东西,双井夹之,西井味尤甘美。有明州人李钦《古井记》,朱之蕃诗称“香井”是也。又有铁桶二,大数抱,宋建中靖国元年造。有奉符县人李谅题记。周以回廓,各绘冥司善恶状。东廓中间为鼓楼,楼后有东斋房,圮。西廓中间为钟楼,楼后有神器库。《从征记》曰:“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是其地也。北有西斋房,今并亡。   露台北为峻极殿,即宋之天贶殿。殿九间,重檐八角,祀泰山之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齐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封“仁圣天齐王”,四年沼加“上天齐仁圣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加封“天齐大生仁圣帝”,明太祖洪武三年改称“东岳泰山之神”。国朝吴云联日:“帝出乎震,人生于寅。”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躬祀于此,赐额曰“配天作镇”。雍正九年世宗宪皇帝额日“岱封锡福”。乾隆十三年今上躬祭额日“大德曰生”。十六、二十二、二十七年,上皆亲祭焉。三十六年,上复亲祭,赐玉圭一,高三尺五寸,宽八寸,色微青。有御制《岱庙诗》六首,并勒殿前东、西碑亭。   后为寝宫,宫五间。宋大中祥符五年册封东岳淑明后,今上额曰“权舆造化”。东西曰配寝。凡岱庙之废兴可考者,自宋迄国朝,皆相继增修,碑具在。   出府城北门外一里为岱宗坊,登岱者自此始。坊创于明隆庆间巡抚姜延颐、总河翁大立、巡按罗凤翔等,圮。雍正八年,郎中丁皂保。赫达塞奉敕重建,篆书坊额。西南为凤凰台,《汉书》:“宣帝元康元年,凤凰集泰山。”后因其地为台,台上覆以亭,废,犹有土邱石柱。乾隆十二年为工人掘土所毁。   坊东为酆都庙,神称酆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道经》云:“酆都为阴气之主,九地之枢机。”又曰:“十王之中,七曰泰山。”故祀此。今上额曰“现因果法”。墀下有古柏,柏顶寄生桧一株,根植郁茂,俗呼飞来拍。庙始于明弘治十四年.,太监李瑾建。有嘉靖四十一年李钦撰重修碑。   坊西旧为升元观,乾隆三十五年建行宫于此,有御书“礼元堂”额。向多古柏,今犹存数株耳。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