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72-陈第年谱-清-金云铭

陈第年谱 自序 陈第年谱 附录(「连江县志」「儒林传」)   自序   一斋先生以名将而兼硕儒,且为明代之大旅行家;顾其生平及著述,殊鲜知其详者。俞曲园号称淹博,于其「随笔」中且有『言古音者至国朝而大备矣。然古音之学,溯源于吴才老;而明陈第之「毛诗古音考」,亦其先河也。焦弱侯为作序,称其有三异。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缾钵箫疏,野衲不若:一异也。余读之,不知第为何许人,深惭谫陋!及观「绛云楼书目」,陈第「毛诗古音考」二册,陈景云注云:「陈将军季立,出戚少保麾下,一时名将也」。然后知陈第为戚继光部将;而检「明史」戚继光传又未附见其人,当更详考之』之言;曲园若此,他人可知已。   夫以一斋先生之鸿猷硕学、卓卓可传,观其御倭守边,在蓟十年,调和文武,敦睦兵民,筑城创桥,兴学讲武,使边民乐业、行旅不惊,是名将而兼循吏;使上有明臣,假之便宜,则先生勋业岂止于一游击将军哉!及其拂衣归里,杜门著书;晚年从事游历,四山五岳足迹殆遍。其行程所经,明代除后先生数十年之徐霞客外,实不多见。顾霞客游记,时人题咏者甚多,而钱牧斋且称霞客为千古奇人、其游记为千古奇书;洎至挽近,复得丁文江先生为之谱、附之图,而游迹乃大彰于世。而先生之游,后世学者反无所知,岂非一大憾事欤?无他,霞客之游因有日记,其所记事迹路线,山川风物较详;而先生之游,虽有两粤及五岳诸游草,然均出之吟咏,语焉不详。且其诗以体裁分,而非以年月分,故前后错综,难寻端绪;虽其七世从孙斗初于道光二十八年重刊其集,并识以年谱,然简而不明,且错误百出、前后颠倒:此即彰与不彰之故欤!余窃感于此,颇欲搜览遗籍,编定年谱,庶先生之嘉言懿行不至湮没。然比年以来,公私猬集,有志未逮。   抗战七年之夏,余再读曲园先生之言,因有感于心,乃检先生之全集读之,得其生平行事之概、著述之旨,乃不惮炎暑,挥汗为绎其端绪;旁参群籍,颇费勾稽,耗时数月,草成斯篇,以应中国文化研究会之征。祇以人事鞅掌,初稿虽毕,而未遑细校,故搁置者又久之。本年夏,始得再为增删,并附以地图,付之欹劂。间以手边尚乏数书,如焦竑之「澹园集」、吴文华之「吴襄惠公集」、黄汝亨之「寓林集」等为之印证,谬误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海内明达若能进而教之,则幸甚焉!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金云铭序于樵川之寓庐。   本书主要参考书籍一览   「陈一斋全集」「戚少保年谱」「明史」「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历代明人年谱」「全边略记」「福建通志」(陈衍)「长乐县志」「泉州府志」「孤屿志」「正气堂集」(俞大猷)「林子年谱」「李卓吾年谱」(钤木虎雄)「崇相集」(董应举)「寓林集」(黄汝亨)「世善堂藏书目录」(「知不足斋丛书」本)        金云铭撰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世居连江城西笼西铺。祖□□,少起赤贫,有丈夫子五,殖财以义,渐置田宅,寿至八十余,乡邑推重。祖妣赵氏,处家有法,一钱不私。父木山公,居长,耽悦书史,少履庠序,遭时不偶,乃隐于吏,性谦和,笃孝友,克己不欺。母杨氏,尝自忍饥寒,以济闾里(以上据「寄心集」「嗟思诗」六篇作)先生少颖悟,为诸生时,博极群书,喜谈兵法,督府俞大猷召致幕中,授以韬钤方略,尽得其传。大猷喜曰:『子当为名将,非书生也』。大司马谭纶见之曰:『真俞、戚之流亚矣』;使守古北口要地,一时外属宁帖。以鲠忤总督胡兑,遂拂衣归,杜门读书。母殁后,出游名山大川,足迹遍海内,即后之徐霞客亦不是过焉。尝就金陵焦竑谈经,借读所未见书,着「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诸书,为发明中国古音之第一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辛丑(公历一五四一),先生一岁。   三月三日,先生生于连江西郊化龙桥北。父木山公,时年三十二;母杨孺人,时年三十一;梦雷震而先生生。隆准方瞳,颧骨高耸。有游僧见之,试其啼,曰:『是儿声出丹田,他日必成远器』。   蓟门兵事告先人篇有云:父早岁为诸生,晚岁为郡曹,贫穷辛苦,不怨不尤,以二子耳(案先生为次子,兄曰又山)。   又案「寄心集」卷五「嗟思诗」六篇有「父寿七一,母寿七五」之句。考木山公卒于万历七年(一五七九),则系生于正德四年(一五○九),卒时先生已三十九岁,故知其生先生时年系三十二。   是年谭二华(纶)二十二岁,戚南塘(继光)十四岁,俞虚江(大猷)约三十七、八岁,张太岳(居正)十七岁,友人焦弱侯(竑)生、李卓吾(贽)十五岁,友人林龙江(兆恩)二十五岁,邑人吴容所(文华)二十一岁。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一五四二),先生二岁。   俺答寇山西,参将张世忠等战死,诏天下举武勇士。俞大猷诣巡按御史自荐,兵部尚书毛伯温送之宣大总督翟鹏;鹏不能用,辞归;伯温用为汀漳守备。嘉靖二十二年癸卯(一五四三),先生三岁。   是年十月,朵颜入寇,围攻墓田谷,杀守备陈舜等。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先生四岁。嘉靖二十四年乙巳(一五四五),先生五岁。   父木山公始行作吏(据道光旧谱)。嘉靖二十五年丙午(一五四六),先生六岁。   常随父祖于阡陌间。   按先生有「经旧田村」诗云:『童时随父祖,过此心轩豁,叫跳阡陌间,百忧俱不达……』(「五岳游草」卷一)。嘉靖二十六年丁未(一五四七),先生七岁。   偕伯兄初读,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终身不忘(旧谱)。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