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8-明孝宗宝训--

 孝宗敬皇帝宝训 序   皇考孝宗敬皇帝宝训凡十卷总若干条盖取诸实录所纪   宸谟圣政之深切著明者汇次成编以示继述之大于戏惟我   皇考御天下十有八年德配天地而功赞化育凡礼乐法度纪纲文物巍然焕然著在天下被之臣民固有目者所共睹有耳者所共闻也至于忧勤之念存于心而笃恭之妙自化成乎天下盖一时纪录者所不能与而亦岂训辞所能尽哉然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卓乎数千载之上而数千载之下如亲见之亦不过即典谟誓诰数篇以求其道而究其心则所以仰窥我   皇考之心者亦不能外此书而他适矣彼汉唐宋以下之英君谊辟亦岂无典训以贻子孙而无道德以为之本杂利以小其用故嗣而求之者咸泯然无闻焉是恶可同日语哉予冲人嗣大历服四年于兹盖尝面受   严训亲承   德意而躬享笃恭化成之治所谓训则有本而用则不杂矣顾于圣神功化之妙尚未敢以自信举之惧或过也安之惧或惰也急惧或前而缓惧或后也苟于是而有所未至将何以仰追   鸿烈而匹休古昔帝王之盛乎用是益增警惕冀于 朝夕佩服持循而渐有得焉庶几由周成之嗣守以驯至于虞舜之协帝夏禹之祗承者在是而后之人所以衍万世无强之休者亦于是乎在矣故既序实录之首复于是书以著纂辑之意云   正德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大明孝宗敬皇帝宝训卷之一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   敬天   ○弘治元年五月丁丑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天人感应之际其理甚微其机甚著盖灾异之来有因人事差失而感召者亦有人事未形而其几先见天出灾异以为之朕兆者惟在人君察识而审图之修德以禳除之语云天心仁爱人君又云妖不胜德此之谓也洪惟   皇上即位未及一年   圣心纯正天理浑然   圣政日新人欲罔开且又孝餋   两宫抚爱诸弟和睦   皇后肃清宫禁宜乎和气致祥而无异也夫何近日   天寿山雨雹损坏各   陵明楼香殿兽角海马飞仙等件清宁宫后夜间有火块起落二次皆非常之变也考之载籍雨雹者阴胁阳之象又曰人君恶闻其过抑贤用邪则雹雨俱信谗则雹下毁瓦又曰火者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王者南面向明而治若贤佞分别官人有序率由旧章敬重功勋殊别嫡庶则火得其性矣若乃信道不笃或耀虗伪谗夫昌邪胜正则火失其性矣火失其性而妖见势所必至然以今日人事验之谗邪屏迹异端斥逐冗官沙汰贡献停止赏罚不滥用度节省在廷文武群臣亦皆知畏法无敢放肆者于前灾异皆无其应若以   陛下今日之心行今日之政长久而不变二三年间天道不感应阴阳不和顺者未之有也臣等所深虑者但恐人事未见先有其几天出灾异以告   陛下欲   陛下察识而审图之脩德以禳除之耳伏愿继今以后常加脩省深思远虑防微杜渐如于决断政事必问   祖宗成宪何如合乎成宪者行之不合乎成宪勿行何也不合成宪者恐有附下罔上之私故不可行也于待左右及用人必先论其心行何如忠实纯良者任之矫伪作聪明者勿任何也矫伪作聪明者恐启后日辩言乱政之渐故不可任也于听言纳谏之际必详究其言之所为何如果出于为公而无他故者从之或不出于公而颠倒是非者勿从何也颠倒是非者即系谗言或以贤为不肖以不肖为贤足以惑乱   圣听故不可从也凡此皆防微杜渐之实以至于凡有以书画玩器犬马声色投间抵隙阿谀顺从取悦   圣心者一切屏逐勿令亲近则   圣心日益高明天心日益和顺而未然之灾患异常之妖孽岂有不消弭者哉伏乞   圣明留意   上曰朕不德布政不均谪见于   天惟冀君臣同心各脩厥职庶灾异可弭卿等所言法   祖宗慎用人远谗佞诚切时毙当即体而行之卿等亦宜同加敬慎庶几天意可回也   ○弘治二年七月癸亥早朝毕   上敕谕礼部曰近日京城雨水为灾南京又奏大风雷雨水之异朕当检身饬行祗谨天戒尔文武百官其各加修省勉图报称政事有缺失当举行改正者皆斟酌□当以闻   ○弘治三年十月乙丑兵部尚书马文升奉牺牲所大祀牛羊豕每牲各混同一处粪秽不除互相抵触皮毛伤损太常寺官又乏提督之严其豕多抽分所得饲餋无方往往瘦小不能称   圣天子敬   天地事   祖宗之诚孝乞敕所司预买送餋备用   上命太常寺堂上官严督官军加意饲餋毋怠   ○弘治六年四月辛酉   上以去冬无雪至于是月不雨敕谕文武群臣曰朕以凉德缵承   祖宗鸿业宵旰靡宁图为治理乃者   天道弗顺自去冬迄今亢旱踰时田苗枯稿民庶惊惶朕甚忧惧已尝斋心露祷及遣官祭天下神祗而连日狂风屡作雨泽少降揆厥所由岂朕与尔文武群臣交脩之道犹有所未至耶自今事关朕躬者朕当究循而行之尔等与朕共理天事休戚惟均亦各宜痛加脩省革其背公狥私之毙警其因循怠惰之习固其廉慎不渝之节凡军民利病时政得失有可以兴革尔文武群臣并科道仍条奏来闻务臻实效毋事虗文用佐朕之不逮庶人事脩而   天意可回故谕   ○十二月丙戌礼部尚书倪岳等奏明年正月初七日大祀   天地前期三日以孟春享   太庙值大祀斋戒之始宜免行饮福受胙礼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