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289-岳阳风土记-宋-范致明

  龙兴观故基,在太平寺东,旧有西阁,为登览之胜。见滕公诗咏,皮日休、陆龟蒙亦为观步之什。今治平寺江路,两山间林朩邃密,故基存焉,天禧中赐名天庆,昔时观名,因而冺没 。   白鹤老松,古朩精也。李观守贺州,有道人陈某,自云一百三十六岁,因言及吕洞宾曰,近在南岳见之。吕云过岳阳日,憩城南古松阴。有人自杪而下来,相揖曰,某非山精朩魅,故能识先生,幸先生哀怜。吕因与丹一粒,赠之以诗。吕举以示陈,陈记其末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明日陈行,留之不可。后年余,李守岳阳,因访前事,果城南有老松,以问近寺僧曰,先生旧题诗寺壁久巳摧毁,但能记其诗曰: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后为亭松前曰过仙亭,旧松枯槁,今复郁茂,得非丹饵之力邪。   隋末校尉董景珍率郑文秀共立萧铣为梁后,乃封景珍为晋王,文秀为楚王。今北庙董王庙,南庙郑王庙也。图经以郑王庙为巴陵令郑德璘,昔遇洞庭君者,非也。海眼池在嵩州夹,旧传濳通江海,今湖泥湮没,不复如昔。   紫溪台,亦曰紫荆台,在灉湖上。下有石,髙四尺,曰紫溪石 。   南庙乃孝烈灵妃、孝感侯庙。秦武陵令罗君用因督铁运,溺水死。其女挈弟寻父尸,不获,遂相继赴水死。邦人哀而祀之,谓之罗娘庙,灵响寖着,凡有舟楫往还,祈之利涉。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湖南马殷承制列姊在左,弟在右,元丰中始赐今封,岳人祷祠无虗日。旧在乌龟渡南,祝者以为不便,托言神意遂移今庙。按李濒寄远诗曰:化石早曾闻节妇,沈湘何必独灵妃,其意似与今闻差异。   董景珍、郑文秀旣立萧铣为梁,后筑台城南,今失其处。崔橹有登岳阳楼、云梦亭、夜登洞庭楼三诗,今云梦、洞庭亭楼莫知其处。   太平寺,旧传为屈原宅,葢屈原被逐寓此 。   广教寺,后唐永安寺,旧为圣善寺故基,昔吕云卿遇江叟于圣善寺,吹笛召洞庭诸龙,卽其地也 。   金鸡白石,在船场旧步,有金鸡翔其上 。   剪刀池,在郡城东北隅。或云池中有鼎耳,髙数尺,其中容人往来,上有识文,善泅者常见之 。   灵妃庙,有铜鼓,元丰中永庆庄耕者得之。圆口,方耳,下有方趺,皆古篆,云雷文,色正青緑,形制精巧,非近世所能为也。取置于寺。太守李观用耆旧之说,以为陆贾使南越,尝以铜鼓献之于庙,岁久失之,意其必此,遂移置庙中,方移置时,护持不谨,因误毁损,今巳不完。或云闻初获鼓时,同获铜铎一枚,以其完好,辇致礼部,今藏秘书省。鼓以毁坏,遂留永庆寺李观之说,似非其实。   沈亚之作湘中怨云:郑子况为岳阳太守,因上巳日,携家登岳阳楼,下望鄂渚,郑追想汜人,俄有所见,闻汜人歌曰:沂青山兮江之湄,泳湖波兮袅緑裾,意拳拳兮心莫舒。舟中人亦歌,非楼上之人所能辨。   洞庭湖岸有石井二,相去数百步,俗号秦皇井,其泉甚甘美。   阁子湖,本角子湖,语讹。以其在洞庭之角,故谓之角子湖。灉湖亦谓之阁子湖。杨行密以朩笼锁舟之地。或谓濒湖地卑,岁苦水患,民多重屋以居,故谓之阁子湖。   湘州记云:岳州有昭潭,其下无底,湘水最深处。今岳州无昭潭,昭潭自属潭州 。   阁子镇有堤曰白荆堤,石壁潭在其下,亦谓之钓丝潭。其深莫测,夏秋水涨,一日之间或增或减。土人以为龙出入此潭。其间多蛟蜃,为行旅之患。滕子京作碑堤上,戒往来者使陆行。   哑潭在白荆堤侧。岁坏,邦人方完筑,忽有大鲤鱼跃其中,役夫杀而食之,往往皆死。然濒江渔人不以鱼之长大为竒怪,但钓网不能制者皆杀之,不知此又何也。   《水经》云:“湖水广五百里,日月出没其中。”大抵湖上舟行,虽泝流而遇顺风,加之人力,自旦及暮可行二百里。岳阳西到华容,过大穴漠、汴湖,一日程;又西到澧江口、鼎州、江口,皆通大穴漠、赤沙,三日程;南至沅江,过赤鼻山湖四日程;又东至湘江,过磊石、青草湖两日程。夏秋水涨,其道如此。冬春水落,往往浅涩,江道回曲,或远或近,虽无风涛之患而常靠阁 。   洞庭山之北,宜春口出焉。韩退之诗《朝发宜春口》即此地也。   鼓楼山上有石室,下瞰洞庭,中容数千人,羣盗逋藏之所,俗谓分金洞。统制官廵捕,后遂少衰息。按《水经》云“洞庭鹿角山西有谨亭戍、万石戍、糜湖口有金浦戍。"然则屯兵捕盗旧矣。   乌石山在州南,所谓乌头石也。其地五山相峙,亦名五龙山。下有港曰石墨港,水中石如墨,磨咽之可愈喉膈壅热之疾。或云亦可代墨用。   君山在洞庭湖中,昔人有诗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正谓此也。夏秋水涨,皆巨浸不可以陆行;往近年冬深水落,渡江肩舁以游。上有庙曰“渊德侯洞庭君庙”,旧祠以为湘君。遂以为二妃,误也。上有野马数十疋。葢昔之所献马岁久滋生。山多古朩少草,夏秋食朩皮多饿死,故其数不充广 。   君山崇胜寺,旧楚兴寺也。有井曰柳毅井。按《灵姻传》始言还湘濵,中言将归呉国,固无定处。然则前人因事阙文,后人遂以为实。此亦好事者之过也。   《荆州记》言:“君山上有道,通呉之苞山。”今太湖亦有洞庭山,亦濳通君山,故得名耳。山后响沙,顿足听之有声。郦善长言:“君山有石穴,濳通呉之苞山。”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