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97-文昌杂录-宋-庞元英

文昌杂录 [宋]庞元英 序   吾乡渔洋先生最喜说部书,遇一僻秘世所罕见者,往往于友人许展转借录,雠校评泊,储之池北书库。当时风流好事,辉暎朝野。先生于康熙己巳服阙入都,至辛巳四月请急归里,官京师十年之间,曾撰《居易录》一书。凡官方迁擢,政事因革,逐日记载。叹其见闻周悉,可为史家取衷,但未知其书体例创自何人。及观宋单父庞氏《文昌杂录》,始知先生仿懋贤之书而为之,盖池北书库有此书也。前辈撰一书,必有所本,其不苟作如此。懋贤为丞相庄敏公籍之子,元丰壬戌官主客郎中,在省四年,时官制初行,记一时闻见及朝章典故,颇可观览,故先生称为说部之佳者。此书刻本无多,为梓以行世。懋贤名元英,蚕尾集跋误书文英,当改正。《通典》以尚书省乃文昌天府,庞为郎官,记省中事,故以名其书云。乾隆丙子德州卢见曾撰。   右《文昌杂录》六卷,庞元英懋贤之书也。干道丁亥夏,留尹方公刊置建康郡斋。懋贤,丞相庄敏公之子。元丰官制行,入尚书为主客郎。醇懿有家法,多识旧章,援证同异,穿贯今古。当时大制作大典礼,祲盛之容,进退揖逊,罔不与从事。故其书事信,其着论确,观者如班云龙之庭,而登羣玉之府。昔太史公父子紬金鐀石室之书,而《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咸补旧闻之阙,后之学者殆将有考于斯。六月望,左宣教郎、新充枢密院编修官卫传书。   卷一   元丰壬戌五月朔,上御文德殿视朝,仗卫如式。既退,三省已下职事官各厘新务,盖一时之荣遇也。   初三日,诏曰:「先王以道在天下,列而为事,陈而为法。人各有分然后安,官各有守然后治。三代以降,累世相仍,寖迷本原,遂乱名实。余斯积,其流及今。朕闵古弗还,因时改造。是正百职,建复六联。先后重轻,粗获条次。大小贵贱,迭相维持。差择羣材,分委成宪。伫观来効,共致丕平。敢有弗钦,将底厥罪。新除省、台、寺、监官详定官制所已,着所掌职事。如被选之人,不循分守,敢有僭紊,其申论中外,违是令者,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已下听长官糺劾以闻。」诏自内出,非学士之辞也。   尚书省官:左仆射王公珪,右仆射蔡公确,左丞蒲公宗孟,右丞王公安礼,吏部尚书李清臣,户部尚书安焘。四曹阙:吏部左选侍郎苏颂,右选侍郎何正臣,寻出知潭州,除李承之,户部左曹侍郎陈安石,右曹侍郎李定,礼部侍郎谢景温,兵部侍郎许将,刑部侍郎崔台符,工部侍郎熊本。郎中员外互置不备员。左司郎中吴雍,右司员外郎王震,吏部郎中曾肇,员外郎刘奉世,司封员外郎王祖道,司勋郎中穆珣,考功员外郎范峋、蔡京,户部郎中刘珵,员外郎黄好谦、王陟臣、马珫,度支员外郎陈珦,金部员外郎晁端彦,仓部郎中韩正彦,礼部郎中刘贽,员外郎王子韶,祠部郎中赵令铄,主客郎中元英忝冒焉。膳部郎中鲁有开,兵部员外郎潘良器,职方员外郎黄萃,驾部郎中王钦臣,库部郎中林积,刑部郎中胡授、杜纮,都官员外郎韩宗良,比部员外郎宇文昌龄,司门员外郎王谔,工部郎中范子奇,员外郎高遵惠,屯田员外郎张叙,虞部员外郎李闶,水部郎中李文卿。未逾月,而兵部、都官、屯田三员外相继以病卒。于是杜常、许安世补兵部员外郎屯田阙。六月,勑吏部增员外郎一员,除文及甫。潞公之子也。   主客所掌诸番,东方有四:其一曰高丽,出于夫余氏。殷道衰弱,箕子去之朝鲜,是其地也。在汉为乐浪郡。其二曰日本,倭奴国也。自以其国近日所出,故改之。其三曰渤海靺鞨,本高丽之别种。其四曰女贞,渤海之别种。西方有九:其一曰夏国,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庆历中,册命为夏国。其二曰董毡,居青唐城,与回鹘、夏国、于阗相接。其三曰于阗,西带葱岭,与婆罗门接。其四曰回鹘,本匈奴别裔,唐号回纥,居甘、沙、西州。其五曰龟兹,住居延城,回鹘之别种,其国主自称师子王。其六曰天竺,旧名身毒,亦曰摩伽陀,又曰婆罗门。其七曰瓜沙门,汉炖煌故地。其八曰伊州,汉伊吾郡也。其九曰西州,本高昌国,汉车师前王之地。有高昌城,取其地势高、人昌盛以为名。正观中,按宋人避讳改贞为正。平其地为西州。南方十有五:其一曰交趾,本南越之地,唐交州緫管也。其二曰渤泥,在京都之西南大海中。其三曰拂菻,一名大秦,在西海之北。其四曰住辇,在广州之南,水行约四十万里,方至广州。其五曰真腊,在海中,本扶南之属国也。其六曰大食,本波斯之别种,在波斯国之西。其人目深,举体皆黑。其七曰占城,在真腊北。其八曰三佛齐,盖南蛮之别种,与占城为邻。其九曰阇婆,在大食之北。其十曰丹流睂,在真腊西。其十一曰陀罗离,南荒之国也。其十二曰大理,在海南,亦接川界。其十三曰层檀,东至海,西至胡卢没国,南至霞勿檀国,北至利吉蛮国。其十四曰勿巡,舟船顺风泛海二十昼夜至层檀。其十五曰俞卢和,地在海南。又有西南五蕃,曰罗、龙、方、张、石,凡五姓,本汉牂柯郡之地。又有荆湖路溪洞及邛部黎、雅等蛮傜。北方曰契丹,匈奴也。别隶枢密院,朝廷所以待远人之礼甚厚,皆着例录,付之有司。而诸蕃入贡,盖亦无虚岁焉。   尚书新省兵部未毕。凡寓治四所:一曰旧三司,为仆丞都堂,而吏部户部寓焉。二曰旧司农寺,户部右曹寓焉。三曰旧尚书省、兵部、刑部、工部寓焉。四曰三司使廨舍,礼部寓焉。日给太官常膳汤茗薪炭有差。   五月十二日,左右仆射赴上于都堂。是日,郎中、员外班迎仆射。拜厅讫,各判祥瑞等三案,遂引学士两省官贺于厅上。御史中丞、尚书已下百官班于廷中,东西相向,引仆射降阶就褥位。直省官赞揖,朱衣吏引御史中丞出班,北向躬致辞贺,复位赞拜,百官皆拜,仆射答拜。班退,尚书省侍郎已上、两省给、舍已上、御史中丞、学士皆御赐寓,百官就食幕次。   七月,勑职事官常膳,许变料供应,盖异恩也。   礼部王员外修说文毕,作进书表以示同舍。仆因言《前汉艺文志》裨应作「稗」。官之说,亦自可用。有一士人遽云:「富丞相曾用此故事。」众人问:「如何」乃曰:「贪以败官。」一坐皆笑。此与坊州取杜若无以异。   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大忌十五,小忌四,而天庆、夏至、先天、中元、下元、降圣、腊皆前后一日。后殿视事,其日不坐。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大忌前一日,亦后殿坐,余假皆不坐,百司休务焉。   大忌日,百官集于相国寺,先至斋院,左右巡使御史两赤令夹街。宰相过,百官立班于庭中。宰相揖讫,方行香。既毕,御史台知班,复传呼立班,而朱衣吏乃曰:「相公传语,请不立班。」遂退。百官见宰相故事皆废,独此仅存焉。   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详定礼文所言:「古者神民不杂,礼刑异制。故治礼之官常得以治礼,事神之官常得以事神。如左氏所谓:使名姓之后,率旧典者为之宗。自汉以来,治礼事神之官,不得其职,始杂以他官。故《后汉志》:太尉掌郊祀亚献,光禄掌三献。大尉,秦汉用以掌兵,今为三公坐论道者也;光禄本掌宫殿门户;皆非祠官之任。」勑今后南北郊,执政官为初献,礼部尚书、侍郎为亚献,太常少卿为终献。诸祠祭,礼部尚书、侍郎、太常卿迭为初献;太常少卿、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为亚献,太常博士为终献。宗庙,亲王、宗室、使相、节度使为初献,宗室正任以上为亚献、终献。若南郊宗庙,即户部、兵部随所用牲,以尚书、侍郎荐彻腥熟。如常祀,即户部、兵部郎中、员外郎荐彻。文宣王,以国子祭酒、司业、丞、博士为三献。武成王,以祭酒、司业为初献、亚献、终献。自如故事差官。中祠,即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为初亚献,太常博士为终献。小祠即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与太常博士、互差一献。祭马者四,皆以太、仆、卿、少。七祀,皆以太庙令为献官焉。   七月五日,迎气西郊,六日,孟享太庙,皆当差工部郎中荐彻。而工部乃轮差水部郎中摄事。师授据《文献通考》应作「受」。誓于尚书省,有司举糺,方改差工部员外郎。不预誓成,直赴祠所,监祭使却之,弹劾以闻。   祠部岁比天下僧尼道士,凡二十四万,然死者亦常万人。按杜牧《杭州南亭记》:「文宗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武宗会昌五年,出四御史按行天下,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并女冠二十六万五百。盖自有唐以来,数常如此,何其盛哉!   中书丞相蔡公太夫人康宁,门下侍郎章公尊亲,以通议大夫致仕、户部尚书安公具庆,重茵列鼎,可以言荣养矣。   凡三省官假日,唯接见宾客,不许出谒,新制也。   七月二十八日,以国史成,曲宴于垂拱殿。两省给、舍以上,尚书省侍郎已上,学士、御史中丞、观察使并赴。奏教坊乐,酒七行,皆供御杏仁,盖非常例也。   礼部王员外言:今谓面油为玉龙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药,以白玉碾龙合子贮之,因以名焉。又云:昔于孙四皓家得七宝帘数尺,皆以七宝纵横编缀,工巧不可名言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