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61-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金-刘完素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金 刘完素   卷上   伤风   伤风之证:头疼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痛。肌热、干呕、鼻塞、手足温、自汗出、恶风,其脉阳浮而缓、阴浮而弱,此风邪在表。以上伤风之证,皆宜桂枝汤(第二)以解肌。伤风汗出、怕风,而加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第三);伤风反无汗者,虽已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而无里证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服之。不若通用双解散(五十四),免致有桂枝、麻黄之误。伤风自汗,白虎汤(二十二),太阳病无汗而渴者,不可与白虎汤。   卷上   伤寒   伤寒之证:头项病疼、腰脊强、身体拘急、恶寒不烦躁、无自汗,或致头面目疼、肌热鼻干,或胸满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脉浮数而紧者,邪在表。以上伤寒之证,皆宜麻黄汤(第一)以发其汗。伤寒冒风,头目痛,四肢拘倦,比金散(四十九)。不若通用天水散(五十二)或双解散(五十四)之类甚佳,无使药不中病而益加害也。白虎合凉膈散(二十三)乃调理伤寒之上药,伤风甚妙。   卷上   中暑   中暑之证:身热头痛、背寒面垢、自汗烦躁、大渴口干、倦怠而身不痛,或时恶寒,或畏日,气脉虚而弱,无问表里,通宜白虎。夏月感冒发热烦渴,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饮(三十四)、黄连香薷饮(五十五)或双解散(五十四);或里热甚、腹满,而脉沉可下者,大承气汤(十)下之,或三一承气汤(十三)尤妙;半表半里者,小柴胡(九)合凉膈、天水散。   卷上   中湿   中湿之证:一身尽疼,重者发黄、关节烦疼、发热、鼻塞,时或腹满胀大、便利,脉沉而缓。以上中湿之证,先用双解散(五十四)微微汗之,次用五苓散(二十四)或淡渗散(二十五)、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曾用甘露饮不愈,却用黄连解毒(二十一)则愈。问:何也?曰:若剂生土之甘,此属土,故以火剂燥土,其病则愈。   卷上   风寒俱中   风寒俱中之证:头痛项强、肢体疼、手足温,为中风;反无汗、恶寒、脉浮紧,为伤寒也。   或头项疼、腰脊强、身体拘急、指末微厥、不自汗,为伤寒;反烦躁而脉缓者为伤风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伤,则表里热甚者,通宜以大青龙汤(六),或双解散(五十四)最妙。   卷上   内外伤寒   始得脉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内伤也;脉浮而表病里和者,外伤也。病在身体四肢,为表病;病在胸腹之内,为里病。内伤通神散(五十一),外伤双解散(五十四),内外一切所伤通圣散(五十三),然不若双解散,以平和为之,三法至神。   卷上   一切汗候   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忧愁思虑、恚恐悲怒;四时中外诸邪所伤,但觉身热头疼、拘倦强痛,无问自汗无汗、憎寒发热、渴与不渴,微、甚;伤寒疫疠、汗病两感、风气杂病,一切旧病发作,三日里外并宜双解散(五十四)。设若感之势甚,本难解者,常服双解散,三两日间,亦渐可减,并无所损。或里热极甚、腹满实痛、烦渴谵妄,须可下者,三一承气汤(十三)为妙。或下后未愈,或下证未全,或大汗前后逆气,或汗后余热不解,或遗热复劳,或染他人病气,汗毒传染,或中瘴气、羊气、牛气,一切秽毒,并漆毒、酒毒、食毒、一切药毒,及坠堕打扑伤损疼痛,或久患风眩头疼、中风偏枯、破伤风、洗头风、风痫病,或妇人产后诸疾,小儿惊风积热、疮疡疹痘,无问日数,但以双解散(五十四)服之,周身中外气血宣通,病皆除愈。然双解乃通仙之药,但除孕妇及产后、月经过多、并泄泻者勿与服之,惟年老人最宜,自有造化于中矣。   卷上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