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123-冯氏锦囊秘录-清-冯楚瞻

  一、治症须分明经络,故张细为疏详脏腑、阴阳、生克、形色善恶,庶治者易得其原,犹锁之得钥,不致妄揣,以悖生生之道。是以医家之识经络,犹舟子之识道途,否则,何以行之。   一、大人百病虽殊,要不出乎六气所因;小儿杂症虽繁,惊疳吐泻尤重。故张于六气诸论,及惊疳吐泻数门,集论大方既毕,便以本门虚实寒热之病候,分为数条,赘以补泻温平之药味,列为数类,使后人一览可知,随病采药,不泥于成方之拘执矣。   盖古人之立方,为仿法也。罗氏谓之以今病而仿古方,犹拆旧料而改新房。今张既列古方于前,以为成法,复具活法于后,以为变通,则所向皆宜,何必更为之拆旧料哉!但昔人勤俭淡薄,故衣食得克,慎行守已,故心安神静,是以中气不伤。偶有疾病,多从外来,故用调治,宜散、宜宣。今人懒惰奢华,故衣食难克,越理妄作,故心劳神耗,是以中气有伤。凡有疾病,多从内起,故用调治,宜滋、宜补。此古今时候有殊,而用药因异之大意也。   痘疹全集凡例   一痘疹方论最难,其中杂症更属天渊,如吐泻之见于初起,见于灌脓,利害迥别,故(张)逐一分开,不敢混列。   一痘疹集法,其第一卷系痘门概论,乃论其痘源,释及虚实、顺逆、荣卫部位主要及异痘诸名。   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三卷,系总论痘要,乃讲论痘中诸要及痘中首尾诸杂症,不可类列于何一门者,俱编于内,凡发热见点起胀,灌脓浆、收靥结痂,俱可于两卷中参看。   第二十四卷系看法主验,乃历指形色痘势,饮食声音,及周身气色之吉凶。   第二十五卷系发热门,初则备陈古哲本门诸论,次则备列本门所夹杂症,次则备列本门三朝顺逆险碎锦,末附本门证治吉凶歌括。   第二十六卷系见点门,其集法如发热门同例。   第二十七卷系起胀门,其集法如发热门同例。   第二十八卷系灌浆门,其集法如发热门同例。   第二十九卷系收靥门,其集法如发热门同例。   第三十卷系落痂门,其集法如发热门同例。凡以上各门所夹杂症,不能备载者,悉具总论痘要门参看。   第三十一卷系余毒门,首列本门诸论,次及证治歌括。   第三十二卷系妇人科痘疡诸论,及证治歌括。   第三十三卷系麻疹门,其集法始则备列本门诸论,次则备列本门夹症传症,次则备列本门顺逆险碎锦,及本门证治歌括,末附水痘与斑。   第三十四卷系痘疹门,汇集古哲诸方。   第三十五卷系痘疹补遗,乃补述诸书有余不尽之义及证治,气虚血热,危症方按数条,既随候用药活法。   张苦集是书,勿间寒暑,已三十载矣。计成《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女科精要》、《痘疹全集》、《外科精要》、《痘疹全集》、《外科脉诀药性合参》并附医方考,按药味炮制,经验诸方,胎产嗣育,修养静功,按门别类,无不毕具。自天及人,自小及大,自男及女,自内及外,自形及脉,自药及医,诸书精髓,采取殆尽,实从来未有之作,诚为医学之全书,摄生之备览。(张)以济生念切,愿公于世,尊生君子,可充案头之宝玩,医林后贤,堪为笥箧之奇珍。窃思人生光阴有限,转眼尽属蜃楼,倘与世浮沉,毫无实事可以表见,腐物同尽,能不疚心!奈书大力绵,艰于举事,向年误听梓人创成活版,疚精瘁神,二载始竣,但字少用多,不耐久耳。无如索者日众,今板废书完,势必数十年之心血,一旦付与流水,壬午岁,复入都门,誓成此集,日竭鞍马之劳,拮据刻资,夜备悬刺之苦,查对舛错,罔顾性命,方得书成,惟愿后贤,诚求精进,则岐黄之道益彰,群贤之见备得,神而明之,使后人共沐春风长养之中,诚为寿世无疆矣。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凡例   一杂症痘疹药性,先贤具备载各册,议论间有不同,主治每多缺略。窃思痘疹中亦有杂症相兼者,虽在痘时,以治痘为本,杂症为标,然如痘疮贯脓之时,而夹生吐泻恶症,及夫恶症初愈,而复传染痘疮,此皆不可不共为照管而兼治者。假如一药,治痘疹实为要品,而于所夹杂症又宜禁用,苟仅专心于此,忘之于彼,不亦助邪为虐,杂症剧而痘疹亦危矣!故谨将杂症药性条下,附注痘疹药性于后,集成一册,庶可两得无碍,在痘疹、在杂症自获两全,且便于查览。   一凡药既有大力,可以救人性命于倾刻,复无毒劣气味,贻人灾患于后来,譬如才德兼备之君子,既所仰仗以济颠危,复可叨庇以藉生养。愈亲之而愈见其益者,则题目顶上,加以四圈。如气味虽偏,然力量超群,有扶危救困之功,亦可救人性命于倾刻,如乱世之能臣,借以戡乱扶危,救急于一时者,及性禀平和,功专调补气血,长养精神,如治世之良臣,借以安邦定国于久远者,题目顶上并加三圈。如气味浅溥,能辽疾患数病,然无大力,立救沉 ,但可借以佐使治疗,实非久服益人之药,如卒伍卑贱之良义,而驱使又断不可少者,则题目顶上,加以二圈。如治病虽有小功,损人元气,亦有小过,功过相等可暂而不可久,如卒伍卑贱之庸者,然虽有小奸,不足以致大患,若上令明,而下奉自顺也,则题目顶上,加以一圈。如气味庸劣,却病则不足,损人则有余,犹性成暴恶之徒,善则不能,恶则日甚,损多益少,功不掩过者,及非常用之药、并世稀见之产,方书相传虽有其名,而治按方药并无取用者,则不圈不点,遵古类书而已。倘过涉荒唐者,业已删去,不敢混尘。   药名题目之下,即细注药性禀受气味寒热温凉,以为补泻轻重之用,末附禁忌炮制,庶诸药禀性易明,投用的确无误,制度即得其宜,药力之功效愈见。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