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00-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35至卷358-伤寒门

   【注 虚者,八正之虚邪气。形者,皮肉筋脉之有形。】      热病篇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注 外虽汗出,而里热不解,此内热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热已清而脉平和,故生。热病者,脉尚躁病外因之热而及于经也。不得汗者,不得从乎外解,此外热之极也,故死。脉盛躁得汗而脉静者,外淫之邪从表汗而散,故生。】      论勇篇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黄帝曰:愿尽闻之!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黄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内外皆然,乃病。   【注 薄皮弱肉,则脏真之气虚,不能胜四时之虚风矣。不伤于四时之风者,谓土旺于四季也。不病长夏之风者,谓上主于长夏也。设有皮厚肉坚,而伤于四时之风者,必重感于寒也。】      百病始生篇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歧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注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是风雨清湿之邪病在外,而伤于形之上下。喜怒不节,则伤脏而病起于阴。】     扁鹊难经      外感   何以知中风得之?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肾为呻,自入为哭。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濇。   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濇;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伤寒论 【汉 张机】      太阳经上篇 【凡风伤卫之证,列于此篇,法五十三条。】    【喻昌曰:王叔和当日编次仲景《伤寒论》以辨痉湿暍脉证为第一,以辨太阳病脉证为第二。谓痉湿暍虽太阳经之见证,然宜应别论,故列之篇首。此等处最不妥当。岂有别论反在正论之前者?况既应别论,即当明言所指,而故虚悬其篇,此叔和不究心之弊也。至于太阳经中,一概混编合病、并病、温病、坏病、过经不解病,以及少阳诸病,如理棼丝,不清其脉,寸寸补接,所以不适于用,徒令观者叹息,此更叔和不究心之弊也。宋 林亿、成无己辈,以脉法及伤寒例居前,次痉湿暍,次太阳病,分上中下三篇,其意以桂枝证、麻黄证汇上篇,大青龙证及汗后下后诸证汇中篇,结胸及痞证汇下篇,究竟上篇混中下,下篇混上中,不能清也。更可笑者,下篇结胸例中,凡系结字一概收入,如阳微结、阴微结、脉代结之类,悉与结胸同汇。尤可笑者,上篇第六条伤寒大义,未及什一,何所见即汇温病?中篇、下篇太阳本证未及什七,何所见即汇少阳证及合病、并病、过经不解诸病?如此割裂原文,后人纵思研穷,无门可入矣。夫足太阳膀胱病,主表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则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仲景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大纲三法,分治三证。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矣。乃有病在卫而治营,病在营而治卫,病在营卫而治其一遗其一,与夫病已去营卫而复汗,病未去营卫而误下,以致传经错乱,展转不已。源头一差,末流百出。于是更出种种节目,辅三法而行。正如八卦之有六十四卦,八阵之有六十四阵,分统于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之下,始得井井不紊。仲景参伍错综,以尽病之变态,其统于桂枝、麻黄、青龙三法,夫复何疑?但文辞奥约,义例互陈,虽颖敏之士,读之不解其意。实繇当时编次潦草糊涂,不察来意。仲景一手一目,现为千手千目,编者反将千手千目,掩为一手一目,悠悠忽忽,沿习至今。昌不得已而僭为《尚论》,太阳经中仍分三篇,以风伤卫为上篇,寒伤营为中篇,风寒两伤营卫为下篇。一一以肤浅之语,括大义于前,明奥旨于后。其温病合病等名,逐段清出,另立篇目。俾读者了无疑惑于心,庶随所施而恰当矣。】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 先挈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也。    【注 风为阳,卫亦阳,故病起于阳。寒为阴,营亦阴,故病起于阴。无热恶寒,指寒邪初受未郁为热而言也。少顷郁勃于营间,则仍发热矣。病发于阳,其愈宜速。乃六日传经已尽,必至七日方愈者,阳数七,主进故也。病发于阴,其愈宜迟。乃至六日经尽即愈者,阴数六,主退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注 七日而云已上者,该六日而言也。六日传至厥阴,六经尽矣。至七日,当再传太阳。病若自愈,则邪已去尽不再传矣。设不愈,则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故针足阳明,以竭其邪,乃得不传也。在他经则不然。盖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之地,邪易解散故耳。然必针以竭其邪,始得归并阳明,不犯他界也。旧谓夺其传路而遏之,则经经皆可遏矣,何独取阳明也哉?】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注 凡病欲解之时,必从其经气之王。太阳者盛阳也,故从巳午未之王时而病解。】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注 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气机之动也。气机一动,其脉必与其证相应,故脉浮而邪还于表,才得有汗,而外邪尽从外解。设脉不以浮应,则不能作汗,其烦即为内入之候,又在言外矣。已上四条,先挈太阳经,始病终愈,风寒之总法。】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 既有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总证,更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则其病乃是触冒于风所致,即名中风。中字与伤字无别,即谓伤风亦可。风性属阳,从卫而入,以卫为阳气所行之道,从其类也。此一条又中风病之总称,以后凡言中风病三字,而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即括在内。】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 阳浮阴弱,与下文卫强营弱同义。阳浮者,阳邪入卫,脉必外浮。阳性本热,风又善行,所以发热快捷,不待闭郁自发也。阴弱者,营无邪助,比卫不足,脉必内弱,阴弱不能内守,阳强不为外固,所以致汗直易,不待覆盖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馁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虽寒与风并举,义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者,所以中篇伤寒证中亦互云恶风,又见恶寒未有不恶风者。后人相传谓伤风恶风,伤寒恶寒,苟简辨证,误人多矣。翕翕发热,乃气蒸湿润之热,比伤寒之干热不同。鼻鸣者,阳邪上壅也。干呕者,阳邪上逆也。故取桂枝汤解散肌表之阳邪,而与发汗驱出阴寒之法,迥乎角立也。】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痊,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昼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 桂枝气味俱薄,服过片顷,其力即尽,所以能解肌者,妙用全在歠稀热粥以助药力。谷气内充则邪不能入,而热歠以继药之后则邪不能留,法中之法若此。按卫行脉外,风伤卫之证,皆伤其外。外者肌肤也。故但取解肌以散外,不取发汗以内动血脉,更不取攻下以内动脏腑。所以服桂枝时,要使周身漐漐然似乎有汗者,无非欲其皮间毛窍暂开而邪散也。然恐药力易过,又借热稀粥以助其暖。如此一时之久,肌窍不致速闭,则外受之邪尽从外解,允为合法矣。不识此意者,汗时非失之太过,即失之不及。太过则邪未入而先扰其营,甚则汗不止而亡阳;不及则邪欲出而早闭其门,必致病不除而生变。】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