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5-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

敬礼一切智。 教示增上戒学律藏有三种。 第一未得令得仪范。 第二已得律仪不犯护持方便。 第三若有犯者令修补法。 第一未得令得仪范者有四种。 能为得律仪作障 能为安住律仪作障 能为增长德业作障 能为端严众作障。 若俱无此四种违缘。复以归处形相身体思念仪范。若全有此五种顺缘者。方得律仪。此差别义如仪范中应知。 第二已得律仪不犯护持方便者。有五种。 一依依止师护持 二以对治想护持 三了知应舍相违护持 四净自戒律护持 五依安乐住缘护持。 第一依依止师护持者。 若受近圆已满足十年。二十一种五德法中具十五法。解律比丘求为依止师。应作不应作。一切事业应问彼师。如师教示随教所行。自受近圆。满十年等。三种德业圆满已来。应依彼师。 第二以对治想护持者。 于一切时中念知不放。逸具此三种法。除一切相违法。成就一切善法。 第三了知应舍相违护持者。 总集为五篇二百五十三。应舍法中具清净戒。或具应修补戒。有心有念。复非初缘不舍学处。不犯学处。第一波罗夷篇者。苾刍于三道中。随一一道行不净行者。犯第一波罗夷罪。若盗非属己身他人物者。犯第二波罗夷罪。除己身外人或人胎断其命者。犯第三波罗夷罪。妄说过上人法者。犯第四波罗夷罪。此四波罗夷罪。皆能断绝正戒根本。说第一篇竟。 第二十三僧伽婆尸沙篇者。若故泄精者。若染心触女人身者。若共女人说淫欲粗恶名者。若于女人前赞叹自身。可持淫欲法供养者。若为人成夫妇事者。若三不堪处。从他人乞地并材物造房者。若不堪处。建僧伽蓝者。若无根谤苾刍犯波罗夷法者。若无根以小因缘。谤说苾刍犯波罗夷法者。若破和合僧者。若助破和合僧者。若因污他家以为僧摈毁谤僧者。若自戒中他比丘。以怜愍心欲令劝时。言说诸僧伽因我一切戒法。莫论说我。而违拒者。此十三法从僧伽应修补。故名为僧伽婆尸沙。第二篇竟。 第三波逸底迦篇有二种。 第一三十泥萨只波逸底迦者。 初篇十种者。若未曾加持衣畜过十宿者。若已加持三衣。过一宿离者。若三衣物不足望他。足过三十宿畜彼物者。若使非亲尼浣洗衣者。若从比丘尼取衣者。若有三衣从在家人乞衣者。若自无三衣从他人乞时。过分乞者。若他欲与物未与索者。若他人各各欲与物。未与索者。若已送到不堪作衣物。若过三语索。或过三默索者。初遍十种竟。 第二遍十种者。 若蚕绵作新敷具者。若纯黑羊毛作新敷具者。若合黑白羊毛作敷具者。若减六年作第二敷具者。若作新坐具不以故者。纵广佛一张手贴新者。上用敷者。若无持负羊毛人。自持负羊毛。过三由旬者。有持负人自持负过一里者。若使非亲比丘尼擘羊毛者。若畜自己珠宝目触教人触者。若以资财出纳求利者。若买卖者。第二遍十种竟。 第三遍十种者。 若应量器不加持畜过十宿者。若自有钵更求余者。若使非亲织师不与工钱。织作成衣者。若他人为己使人织作衣间。为自利益教长织者。若与比丘衣或钵已后还夺取者。若夏安居中所得利养安居内取要。或安居中分散。或安居竟自恣后。彼利养不分者。若住阿兰若苾刍。聚落村舍内留法衣过六夜。后不到留衣处。或自阿兰若处者。若雨浴衣安居一月前求者。或安居后过半月畜者。若欲与众僧物。或欲与一僧物。自回入己者。若应堪取舍四种药。各各过限畜者。此是第三遍十种三十泥萨只波逸底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