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5-菩萨问明品第十

将释此品约分三门。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 一释品名目者。为成十种信根长十种信力。文殊师利觉首等互为主伴。问十种法明故。故为问明品。 二释品来意者。前品如来足下轮中放光。开觉所照佛境远近。令信心者一一观之无碍。令心行广大称法界故。又文殊师利菩萨以十偈颂叹佛十德。劝令信心者修行故此问明品。即是明十信心者正修行之行及断疑故。有此品来也。 三随文释义者。于此品一段文中有十一段经明文殊师利觉首等十菩萨互为主伴。问十种法明。各以菩萨之名。即表十信所行之行。文殊还以名下之行以相咨问。十菩萨等各以自行法以颂答之。令信心者依而仿学。其十问十颂。其文如下。最下一段都结十方同此。 第一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已下六行经。是文殊菩萨起二十问。善恶因果。或一字问。或一句一问。总有二十问。向下十一行颂。是觉首菩萨答初一行颂。是叹能问之人及劝听。后十行颂。是答所问之法。文殊善问世间善恶因果不相知业。能成就善恶因果。觉首菩萨。便以法不相知。以真理答。但为迷真自作业尔。知真者。但以全业是真。末后一行颂。明真妄总亡举喻及法说故。如文自具。思之可见。文烦理隐不烦更释于此十一行颂中。义分为三。一科颂意。二释菩萨名。三配随位因果。 一科颂意者。此十一行颂一行是一颂。初行叹能问及劝听。次下十行文各自具明。初一行颂。颂法无性。次一行举喻水流不相知。准意知之。不烦更科。 二释菩萨名者。为明觉此随流生死业体本性恒真而无流转。眼耳鼻舌身意恒如法。知非流转生死性故。亦无虚妄。亦无真实。但为无贪嗔痴爱。真智慧故名之为真。故说如斯法。利众生故。名为自觉觉他大道心众生者故。为以此当体无明诸业因果上自觉觉他令知法界自性真理真妄两亡。名为觉首。以信此法初。名之为首。此明十信初心。全信自身眼耳鼻舌身意及以一切众生全体真妄两亡唯佛智海故。故以不动智佛等十智如来为十信位中自己果故。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等十色世界。是十信之中所信之理。文殊师利觉首财首等十菩萨众。是十信之行以行立名。得名知行。一一菩萨仿行解上而立名故。已下菩萨例然。世界名妙色。即是觉首菩萨所觉之理。无碍智佛即是觉首当位所修佛果。以此信心明诸业因果真妄两亡。即智用无碍故。 三配随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本信心之因以进修得此无碍智佛。是随位佛果。此乃但依问答及菩萨名号佛名号世界形色。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勿须疑也。 第二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已下五行经。是文殊师利问财首菩萨言。如来十种方便随时之法。初举非众生。即约觉首所答。业体纯真。后问如来十种随时之化。何缘而有。财首为成信心。约实而答。随时是假。如下十行颂中具明。于此十行颂中义分为三。一科其颂意。二释菩萨名。三配随位因果。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一行一颂。初一行颂中初当两句。叹所问法非小器所堪是多闻者之。境界次两句今如问当说。及听已下九行颂是财首以实。而答如文。具明。 二释菩萨名者为将如下颂中善达真假法财而惠施众生故。名为财首。以十信心中法财初始益生之所行。名之为首。世界名莲华色者。明此信中以法圣财饶益众生令其自他性无染着故。号世界名为莲华色。以法施人。破迷成智。名为灭暗智佛。明当位信中自具法门理行智之因果故。财首是当位之行。已下例然。 三配随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根本不动智佛文殊师利。为信心之因。进修得解脱智佛。财首菩萨是随位之行果故。佛是智果。余者例然仿此。 第三尔时已下四行半经。是文殊师利问宝首菩萨。先总举众生同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已下有十问。业因果法已下有十行颂。是宝首菩萨答前十问故。初明举体无分别。二明受业之好丑。由行所生。具如经说。大意达体业亡迷真业起故。于此十行颂中。义分为三。一科颂意。二释菩萨名。三配随位因果。 一科颂意者。初两句是叹果报由行生。次两句叹业体本真本无所有。是诸佛所说已下九行。一行一颂举喻显法。达法无业法业无二由行不同。如文可知。 二释菩萨名者。明此信位达业即法体不复有业。名之法宝。以法宝益生为信首故。故名宝首。明此是北方是师位以威仪轨则以利众生故。佛号威仪智。世界名瞻卜华色者。此华黄色。明是利众生之福德色也。黄者福庆之气内应白净。外现黄相故。如来为人天之师衣。缁衣像北方。坎故内应白净无染之理。外现黄相即明。以利生白净无染之福相以为世界之名。以利。众生德行详序佛号。威仪。智常以法宝利。生达业性真。名为宝首菩萨。总是第四信心自所。得法因果理智之号。 问曰。何故北方。为师为君。 答曰。像水利润万物又。水流慕下像。为君为师者说愚济迷使令发明。又明北方坎为下位。像为君为师者。常以谦下之行。令众生所归益之。以道润之故。君子常谦处下位而济物发明故。故以北方坎为君为师。夫大方无隅。但取其意表德故。余位如名号品已释。一佛号遍十方故。此以随方表法。故如周易泰卦乾坤。初九拔茅连茹。为茅洁白柔弱。其根甘甜。像君子有德。如茅柔弱洁白。甘和可以引接之与仕也。然茅非君子。以物喻之。然此方隅非佛。以法喻之。令如法也。佛智无依。依物名智。其方无方。以法成方也。非东西南北如情所见方故。 三配随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始信心之因。进修得威仪智佛。为次第精进波罗蜜中之果也。 第四尔时已下六行经。是文殊问德首菩萨。如来所悟是一法。云何已下有十问。如文具明。已下有十行颂。是德首菩萨答。于此说颂中。义分为三。一科颂之意。二释菩萨名。三配随位因果。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中初一行。叹所问之义。唯甚深智所知。次下九行颂。一行一颂如文具明。大意明不异一法界修行无量法门。无量法门秖是一法界性。不可滞一不作多。不可滞多不是一。如十玄义思之。以无依住智照之可见。 二释菩萨名者。名为德首。为明此位不离一法界性以消痴爱及一切烦恼而常修习一切诸功德故。名为德首。世界名青莲华色者。明此第五信心是禅波罗蜜故心净无染无贪恚痴故。此是东北方佛号明相智。明此位进修之果得法心净。故如艮位丑寅两。间明相现故。故佛号明相智。用此方隅以表禅定法故。以东北方是艮。艮为山。山表安静不动义。是禅定义故。 三配随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根本不动智佛。为所信之因进。修得明相智佛为果也。 第五尔时已下五行半经。是文殊问目首菩萨如来福田等一无异。所谓已下有十问。具如经说。已下有十行颂。是目首所答。三门如前。 一科颂意者。此十行颂一行一颂。其颂意答前所问。佛福田是一云何布施果报不同。其义有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二明众生所施福田不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者。明如来身目发绀青身真金色丹唇素齿一身之上色各不同。华藏世界庄严万异者。总明法性理智中具有。以法性理智中本具无量功德故。有随行报得庄严者。如如来身有九十七种大人之相者。是法身智体自具故。如来有无量随好功德庄严。是随行报得故。如外边依正报中金刚地。是法性身报得是正报。宝树庄严世界是法性。随行报得是依报。宫殿楼阁是法性大智随大慈悲含育众生。业上报得。师子座。是法性随智转法轮报得。莲华藏世界。是法性随行教化众生无染性报得。香水海。是法性随大悲心谦下饶益行报得。香河右旋。是随顺法性进修教化众生报得。总不离法性大智随行报殊。一一行中皆有无量行门。互为主伴。以此庄严。依报正报。一一境界中有无量同异。此是观因知果。以此准知总是一性中随用不同故。二众生布施福田果报不同者。此乃由心轻重有智无智果报不同谦下高心。所求有异。总是一心中随用不同故。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