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陆
|
退出
搜佛说
商城
商城
经藏
搜索
后退
前进
四库全书
/
论
/
大乘论
/
摄大乘论释(四译)(第01卷~第18卷)
/
摄大乘论释卷第七
/
49-入资粮章第六
论曰。于唯识观中入何法。如何法得入。 释曰。此下明八处中第八处。此中有两问。一问所入法。二问所入譬。 论曰。但入唯量。 释曰。此下先答第一问。但入唯识量。此唯识量摄几种法。 论曰。相见二法。 释曰。此唯识不出二法。一相识二见识。复次似尘显现名相。谓所缘境似识显现名见。谓能缘识此二法。一是因一是果。又一是所依一是能依。 论曰。种种相貌。 释曰。此二法由无始生死来。数习故速疾。是故于一时中有种种相貌起。如此三法。于唯识观观行人得入。 论曰。名义自性差别。假说自性差别义。六种相无义故。 释曰。名义各有三为六。名三者。一名二自性三差别。义三亦尔。此六种相并无义。何以故。名本自义。义无所有故名无义。此名为自有义。为当无义。若有义。义无所有故名无义。若名无义亦无。无所有故。名无义义亦无义。离识量外无别有义。故义亦无义。名既无义。名自性及名差别。亦无有义义既无义。义自性及义差别。亦无有义。明此六相无义。显入唯量观。明入唯量观已。云何入相见观。 论曰。由此能取所取。非有为义故。 释曰。此即此于相见相。非能取所取。何以故。似尘显现故非能取。离识无别尘故非所取。见亦非能取所取。显现似识故非所取。所取尘既无。识亦是无故非能取。既无能取所取故非有义。由不见能取所取有体。名入相见观。已明入相见观。云何入种种相貌观。 论曰。一时显现。似种种相貌及生故。 释曰。若菩萨见依他性显现。似种种相貌实无有相。见依他性显现似生。实无有生。于一时中。能观种种相貌。无相无生。名种种相貌观。为显入三性观故说藤譬。 论曰。譬如暗中藤显现似蛇。 释曰。人见藤相执言是蛇。此下答第二问。众生从本以来。不闻大乘十二部经说三无性义。未得闻慧为三烦恼所覆。譬之如闇。有人譬二乘凡夫。藤相譬依他性。蛇譬分别性。二乘凡夫不了依他性。执分别性有人法。 论曰。犹如于藤中。蛇即是虚。实不有故。 释曰。于依他性中。分别性是虚。实无人法故。 论曰。若人已了别此藤义。 释曰。譬菩萨已得闻思二慧。入唯识方便观。 论曰。先时蛇乱智不缘境起。即便谢灭唯藤智在。 释曰。未得闻思慧时。于凡夫位中执有人法。此执本无有境。得闻思慧后。了别依他性。此执即灭唯依他性智在。 论曰。此藤智由微细分析。虚无实境。 释曰。若人缘四尘相分析此藤。但见四相。不见别藤故藤智是虚。虚故是乱无有实境。妄起境执。 论曰。何以故。但是色香味触相故。
开头
上一页
下一页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相关内核浏览器。
联系:
©2019/11/11-
搜佛说
(考据级搜索引擎)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商品信息搜索,商品需自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