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近思录》乃朱子聚周、程、张四先生之要语,为学者指南

《近思录》乃朱子聚周、程、张四先生之要语,为学者指南。一部《性理精华》,皆在于此。时时玩味此二书,人品学问,自然不同。(《陆清献公集》)家务虽不能尽摆脱,然要见得此中都是道理,触处皆是此理流行,则不患俗务累人矣。(《陆清献公集》)自古豪杰往往从艰贞之时倍加精进,苏子瞻之文章,愈穷愈工;程伊川之学问,愈困愈粹。一番否剥,焉知非造物有意玉成大君子耶?(《陆清献公集》)细心静气取程、朱大儒之书,沉潜反复,其中真见圣贤意旨所在,然后执笔为文。复取先正守溪、荆川、泾阳之作,循其规矩,范我驰驱,不必务为奇异,而自卓然远于流俗,此则天下之至文也,何为舍坦途而驰骤于荆棘哉!(《陆清献公集》)摘韩子读书诀课子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篇,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辨论,则浚知愈深,著心愈牢矣。近代前辈当为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今日学者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己相关,故亦卒无所得。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李榕村集》)资性有钝敏,不可强也。虽然,亦视其志之分数何如耳。如有十分志向,则其诚必不息,“焉日有孜孜,毙而后已”,则亦无微之不入,无坚之不破。凡溺心于邪者,必有鬼凭之;专心于正者,必有神依之。管子曰:“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道家之言曰:“神明或告人兮,心灵忽自悟。”王荆公云:“方其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所谓神物,非真从天降地出,乃是自家精神灵爽之所为。诗云:“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此理至确。惟在有精进之力,无退悔之心;有广大之愿,无休歇之期。古人有大就者,往往是钝鲁人,不足为忧也。(《李榕村集》)《四书》《六经》及濂、洛、关、闽之书,人须终身艺之,如农夫之终岁而艺五谷也。艺五谷者,每种必尽其勤,方其尽力如此,不知有彼也。若来牟未苏而又长彼黍稷,虽有上农,不能兼施,此须立课程为之。每艺一经,必尽自家分量,务令彻底方休。艺之之法:一曰熟诵经文也;二曰尽参众说,而别其同异,较其短长也;三曰精思以释所疑,而犹未敢自信也;四曰明辨以去所非,而犹未敢自是也。能于一经上得其门而入,则诸书皆同室而异户者,可以类推而通。古之成业以名世者,其必由此矣。(《李榕村集》)劝学箴:《易》与《诗》《书》,最务精熟;《三礼》《三传》,随分诵读。西京东京,文极醇厚。唐人之雄,曰韩曰柳。北宋文章,于唐有烈。欧、苏条达,曾、王峻洁。择其尤者,含咀英华;将来融洽,不名一家。诸子之粹,亦可采焉,荀卿论学,庄子谭天,仲淹《中说》,子云《法言》,伟长《中论》,康节《外篇》,奥旨奇辞,手录心追,醇疵小大,默而识之;周、程、张、朱,至为精凿。孔、孟通津,经书正鹄;《易》通《正蒙》,性书学论,以逮洛闽,微言至训,并须熟讲。益以精思,笃嗜深契。尚友遥师,义理昭明,庶几不畔;穷经观史,靡不贯串。犹有余力,列代诗骚,搜春撷卉,以咏以陶。如是读书,方有根抵;文学德行,实相表里。(《李榕村集》)读书博学强记,日有程课,数十年不间断,当年吴下顾亭林、今四舍弟耜卿,皆曾下此工夫。亭林《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三个月温理,余月用以知新;其议论简要有裁剪,未见其匹。耜卿亦能背诵《十三经》而略通其义,可不谓贤乎!但记诵所以为思索,思索所以为体认,体认所以为涵养也。若以思索、体认、涵养为记诵带出来的工夫,而以记诵为第一义,便大差。必以义理为先,开卷便求全体大用所在,至于义理融透浃洽,自然能记,即偶然忘记亦无害,程、朱亦然。(《李榕村集》)宾实读书,一切诗文历算都不甚留心,惟《四书》《五经》中这点性命之理,讲切思索,直似胎胞中带来的一般,此之谓“法嗣”。当时徐立斋、韩元少每见辄问某近又读何异书。人好读异书,便是大病。书有何异?《四书》《五经》如饥食渴饮、祖宗父母一般,终身相对,岂有厌时?(《李榕村集》)自汉以来的学问,务博而不精,圣贤无是也,太公只一卷《丹书》,箕子只一篇《洪范》,朱子读一部《大学》,难道别的道理文字,他都不晓?然得力只在此。某尝谓学问先要有约的做根,再泛滥诸家,广收博采,原亦不离约的,临了仍在约的上归根复命。如草木然,初下地原是种子,始有根有杆有花有叶,临了仍结种,到结了种,虽小小的,而根杆花叶,无数精华,都收在里面。(《李榕村集》)看书须逐条想一遍,不但为书,且将此心磨的可用,不然,遇大事此心用不入,便做不来。(《李榕村集》)读书不专是务博,须是凑成一堆。如天上繁星万有一千五百二十,若凑起来,比月还大,只因月是团一物,所以月光比星大别。昔有人力格数人,问之,渠云:“力兼二人,便敌得十人;兼三四人,则三四十人不足道也。”以此见得须是合并,若散开终是不济事。(《李榕村集》)《五经》六艺,今止《四经》四艺而已。经止《易》、《诗》、《书》、《春秋》,《礼》即在六艺中。艺止礼、乐、书、数,射、御已不讲。《易》,将注疏、程《传》、朱《义》看过,略通大意,一年可了。《诗》,将注疏与朱《传》看,《书经》亦然。《春秋三传》注疏,每种一年,兼之礼乐书数,不过十余年,无不通矣。聪明人用十余年功亦不难,便是许多年代无此人,岂不可叹!(《李榕村集》)孟子竟是不曾见《易》,平生深于《诗》、《书》、《春秋》,《礼经》便不熟,只是才大,学问直溯源头,掘井见泉,横说竖说,头头是道。(《李榕村集》)有人说《十三经》、《廿一史》皆看过,只是不记得。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