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劉先生際遇元符宮為建宮

劉先生際遇元符宮為建宮,仍敕江寧兵士二百人以充巡邏、灑掃,因立寨峪中,詳具宋史。 皇甫峪,在三角山。 植子峪,在三角山北。 黑虎谷,在中茅、小茅問長阿之西。 洞真人曰: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人無謂之房,山腹中空虛謂洞庭,人頭中空虛謂洞房,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所謂出入無問。蓋天地之有山洞,猶人身之有臉穴,神氣之所行焉。《太元內傳》日:句曲之洞宮有五門:南兩便門,東西便門,北大便門,合五門也。《隱居》云: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門,東門似在梧枝壟中,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門,而東西並未顯。定錄君受言:東便門在中茅東小阿口,則西便門應在,今呼作石墳處也。 華陽南洞,在大茅山下相枝壟中。唐越州刺中裴肅,字中明,造松子石案,用以朝真。 茅洞,在元陽觀石壇下,即南面之西便門。定錄君受言,大茅山有小穴,在南謂之南便門,但精潔齋,心向於司命,又常以二日望山延迎請祝,自然得見吾也。誠之至矣,陰宮何足不觀乎?左慈復何人耶? 華陽洞,東便門。定錄君受言,中茅山東有小穴,纔如狗竇,劣容人入耳,愈入愈闊,外以磐石掩塞穴口,故餘小穿如杯大,使山靈守衛之。此磐石穴時時開發耳,謂之陰宮之阿門。子勤齋戒尋之,得從此而入,易於良常洞口。良常洞多沙路,曲僻經水處,不大便易,又道路遠,不如小阿。穴口直下三四里,便徑至陰宮東玄掖門。自非已成仙人,不得其門而入也。 華陽西洞,在積金山東嶺下《隱居》所謂積金山洞,颼颼有風者是也。累朝金錄,投龍簡於此,即西便門也。 良常洞,華陽北大便門也,是為保命君所治。定錄君受言,良常北垂洞口直山嶺南行二百步,有秦始皇埋藏白壁一雙,上有小磐石在嶺上以覆堵處。李斯刻書壁,其文日:始皇聖德,平章山河。巡狩蒼川,勒銘素璧。始皇所履山川,皆禮以玉璧,不但句曲而已。洞北石壇,即許真人緣燒香禮拜解化之處。《真誥》所謂北洞告終以此。 羅姑洞,在金菌山西,即九疑山女仙人羅郁也。 高居洞,與羅姑洞並石限界之。 玉柱洞,在華陽西洞南,中積石乳,四面僅容人行。 華姥洞,在華姥山,以孫寒華得名。 鄧都洞,在紫陽觀,事見樓觀部篇。 小青龍洞,在小茅西朱砂泉上。 天窗洞,在積金山。 碧巖洞,在崇壽觀後,洞頂為嶔豈亭,古木危基存焉。 女仙洞,在碧巖洞東三十步,穴口下視如普井然,相傳任真人女得道變遁于此。 梧枝洞,在金牛穴南。昔人探入,聞太湖風濤鼓楫之聲。 慶雲洞,在海江山下。 黑虎洞,在華陽南洞九錫碑之左。 黃龍洞,在九錫碑之右。 南斗洞,在三角山女官妙法庵。 海泉洞,在皇甫峪,泉源深不可測。 水龍洞,在白雲峰下。 燕口洞,在方隅山南,有洞室。女仙人錢妙真遁化其中。淳祐五年,巡檢使夏侯嘉貞與建隆觀道士詣洞投龍簡,是夕雷震,洞戶開,一廳吏深入,遇道士與來禽一,食之絕粒。 方隅洞,在方隅山上。《真誥》方隅洞有二門,其一即燕口洞也,洞名方源館,南通大茅南之方山,亦有二洞口見於外。 夫子洞,在良常對山。孔子未嘗入昊,不知何以得名。 方臺洞,在方山下,有洞室,兩口見外,與華陽通號為別宇幽館,得道者處焉,世人呼為白石洞。 青龍洞,在給幀山,去方山十餘里。給積山,今人呼為丫頭山,在溧陽州界。《隱居》日:有大口見外,昔有人深入,見一大青蛇,因相與呼為青龍洞。其洞弘廓深委,凡邇可至也。 華蓋巖,在石墨池上。宋末,詔舉邑令張壎卜居其前。 候仙巖,在碧巖洞東數武。 霧豹巖,在碧巖洞下。 碧玉巖,在丹谷泉上。 眾真巖,在茅洞側。 錢真人誦經巖,在燕口洞上。 金牛穴,在梧枝洞東,秦時採金,獲金牛,為女子所觸,遂擲而出,取之不可,逐牛至丁角,地名因日上欄、下欄。又有曰轟牛,牛輯入海,不復睹之也。《輿地誌》亦一石。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