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後天法家 只認著雷天將之屬

後天法家,只認著雷天將之屬,無非粲然之氣,有時開佗,雷霆起處,多是漫不加省,箇中惟有曾踏上頭,關的親見過來也。先天後天,渾然粲然,無有不是。又曰:乾為天,降而為露。坤為地,升而為霧。一升一降為甘露。艮為山,山藏雲。震為雷,震動發生萬物。巽為風,風生巽位。離為火,故有雷。坎屬水,出霆而行殺伐。兌為澤,金生水,雨部屬之。 或問:陰陽二氣化形之理? 先生曰:陰搏陽激,發而為雷。陰凝陽流,走而為電。陰弱陽盛,起而為風。陰盛陽弱,聚而為雲。陰陽升降,蒸而為雨。陰陽舒和,降而為雪。陰否陽潰,飛而為霜。陰散陽泰,布而為露。升降不能,化而為霧。陰陽不暢,結而為雹。淫水為霓,淫火為魃。 或問:世間有一種不務德行之士,行道法則符將顯驗,此理如何? 先生曰:此輩是宿生曾於道教香火中積累功緣來,故今生受此報答。雖然,若更能崇行而知道,方謂之不朽功能。若不理道德,則不過一期適意耳。異時身後冥冥中,事緒亦不少矣。 或問:淨明法中符命,何其簡而又簡也? 先生曰:符者,契合之義。先天符命,下筆多尚輕清,又不須執泥篆文糺結者方謂之符,此中作用契合於道便謂之符。所以符同,不過直書四字而已。用至圓象時,所謂元炁歸根,神力最重。凡所到處,陽道勝陰,如日消冰。所攖者摧,所觸者破,視生意露在芒端者有間矣。 或問:周程朱張諸儒,先著書立言,多是力闢虛无寂滅之教,何邪? 先生曰:彼皆天人也,皆自仙佛中來,以公心為道,故生於儒中救世偏弊耳。大概三家之學,皆是化人歸善,世間皆闕不得。但二氏之教若過盛,則於綱常之教未免有所傷。如乘舟之偏重,則須移身而正之,舟平始可,行道亦猶是也。又二氏真人真僧,則皆是人欲淨盡,純然天性。奈何如此者少,末流之弊每多。真儒於是乎出以實理正學,而振飾之。既振飾已,翛然而逝,復歸天人境中矣。 又問:何以見得是天人? 曰:但看他剖析太極之妙處,便是學有所得的人,非天人而何?若道諸先儒,就裹無自得之妙,周子如何作出太極圖與《通書》?程子如何註《易》恁地合道?至如邵子《皇極經世書》,全是百原深山中靜坐工夫發現出來。晦庵南軒之註《四書》,皆是退有所據的人。象山若無所得,如何做得一代宗師?臨終祈雪一事,尤為奇特。若是杜撰漢,如何服得天下後世人心?要知真儒都是戒慎恐懼中做將出來,親見道體後說出話來,真是俯仰無愧。 又問:今說諸儒是天人,有何所據? 曰:謹按蜀本青元真人所註《度人經》云:三界之上,四種民天,多是歷代聖君賢臣居之,如羲文周孔之徒是也。浩劫交周,鴻濛開闢,此諸天人降生人間,開物成務以教民,庶為民之種,故稱種民。舊見《林侍宸傳》 ,一日入朝,見元祐姦黨碑,司馬光、程頤等諸名賢姓名皆在上。林公向之稽首,上怪,問卿何故作禮?林曰:時相輩捐為奸黨,臣等見之多是星宿之名。又如康節臨終時言,吾夢旌旗鶴鴈,導吾行萬山中,吾神逝矣。晦庵亦自是武夷洞天神仙,出來扶儒教一遍,晚節盤桓山中,文墨可見。紫清白玉蟾亦甚加敬,贊其遺像有云:皇極墜地,公歸于天,武夷松竹,落日鳴蟬。又云;兩楹之夢既往,一唯之妙不傳。晦庵亦曾註《周易參同契》,來多與鐵柱宮道士傅雲庵談道,有詩贈云:到處逢人說傅顛,相看知是幾生前,直携北斗傾天漢,去作龍宮第二仙。至今手澤遺像留本宮種德堂。然諸先儒語言文字中,止塞抑遏之辭,隱然是世道之福,二教之福。時人不覺,爾靜思方見得這道理出。 又問:世間止存儒教,可乎? 曰:是何言歟?若二氏之教可滅,則天滅之久矣,何至今日?後之學者,凡見先儒言語文字,要體認得大意,是振飾世教,不必膠柱鼓瑟,泥其文辭可也。且宜泯默自修為是。間有未量己之德行,望見先儒言語,於是極口觝排,何如貼身且看自己生平,於事先奉親分上,無欠缺否?能自拔於利欲之中,實如古人冰糵自處否?能不愧暗室屋漏否?若踐履事事是得先儒了,又須念周程張朱輩,皆是再來的人,皆是有福的人。我未能然,不可更添言語也。大凡人自己本來福積不厚,肆口又無忌憚,愈見薄福去。要見薄福的證驗,平生數奇多忤,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處便是也。福薄後業愈重矣,業重則再出頭來,面目又別了。大概仙佛自是累劫修積大福大德之人,於救世護生不可謂之無功,未庸輕議之也。其實世間聰明之士,無惜自修,其本進進不已,到得聖賢地位時,點頭一笑,方知吾言之不妄。 先生曰:釋氏警策有云,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已棄離。不能安國治邦,家業頓捐繼嗣。如此看來,出家之士甚有濟河焚舟氣象矣。當作如是思惟,退步則其舟已焚,進前自應努力。所謂努力者,精持戒行,一心在道。或勤勞材幹,香火功緣,他時自然有好收因結果。若不能思惟策中四句,猶且躭酒嗜肉,好色貪財,與下俗無少異,熙熙度日,悠悠一生,不覺不知,尖檐兩頭脫也。何況不耕而食,不蠶而衣,日受人天供養,全無慚愧,不知補報。卻是樂中受了,苦中還佗,惡境臨身,悔之何及。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