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汉书、前汉纪并述史公此文,而无「海」字,与论衡合

汉书、前汉纪并述史公此文,而无「海」字,与论衡合。山经、海经两书,海经后出,史公只见山经,故后汉书西南夷传论亦称「山经」,仍沿旧名。毕沅校山海经曰:「合名山海经,或是刘秀所题。」其说是也。然谓史公已称之,则失考耳。余不敢言也。」史记今本「言」下有「之」字。按:山海经序引史同此。王念孙谓索隐本只作「余敢言也」。(读作邪。)夫弗敢言者,谓之虚也。昆仑之高,玉泉、华池,世所共闻,张骞亲行无其实。案禹贡,九州岛山川,怪奇之物,金玉之珍,莫不悉载,不言昆仑山上有玉泉、华池。盼遂案:说郛引脱「有」字。案太史公之言,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凡事难知,是非难测。 极为天中,楚词九叹王注:「极,中也。谓北辰星。」桓谭新论曰:「北斗极,天枢,枢天中也。」(御览二。)方今天下,谓中国九州岛。在(禹)极之南,孙曰:「禹极」无义,「禹」字盖涉上下文诸「禹」字而衍。下文云:「如方今天下在东南,视极当在西北。今正在北,方今天下在极南也。」可证。则天极北,必高(尚)多民。「高」字于义无取。此据极南有中国九州岛,则极北亦必尚多人民也。「高」为「尚」字形误。下文云:「东方之地尚多,则天极之北,天地广长,不复訾矣。」是以东方之地尚多,证极北之地必尚多也。即申此文之义。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此则(非)天地之极际也。「则」当作「非」,后人妄改。此文明中国九州岛,得地殊小,故引禹贡云云,谓非天地极际。下文云:「日刺径千里,今从东海之上,察日之初出径二尺,尚远之验也。远则东方之地尚多。」此则明东海非天地极际,其证一。又云:「今从东海上察日,及从流沙之地视日,小大同也。相去万里,小大不变,方今天下,得地之广,少矣。」此则又明东海、流沙非天地之极际也,其证二。又云:「东海、流沙,九州岛东西之际也。」即云为中国东西之际,则此不得谓为天地极际甚明,若然,则前后义违,其证三。难岁篇:「儒者论天下九州岛,(禹贡九州岛。)以为东西南北尽地广长,九州岛之内五千里。」为尚书今文说,仲任不信其尽地之广长也。日刺径千里,见元命苞。(书抄一四九。)又五行大义引白虎通曰:「日径千里,围三千里,下于地七千里。」(今本脱。)盼遂案:「刺」,宋本作「剡」。今从东海之上,会稽鄞、(鄮),吴曰:「」当作「鄮」,形近而误。鄞、鄮并属会稽。盼遂案:「」当为「鄮」,形近之讹。续汉书郡国志,会稽郡属县有鄞、鄮。清一统志,鄞故城在今浙江鄞县东五十里鄞山下。鄮故城在鄞县东三十里官奴城。皆并东海之地也。说郛引「」作县,出浅人所改。则察日之初出径二尺,「则」字无义,说郛引无「则」字。尚远之验也。远则东方之地尚多。东方之地尚多,则天极之北,天地广长,不复訾矣。齐语注:「赀,量也。」夫如是,邹衍之言未可非,禹纪、山海(经)、淮南地形「山海」当作「山经」,后人妄改。上文云:「禹之山经,淮南之地形。」又云:「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并其证。未可信也。 邹衍曰:「方今天下,在地东南,名赤县神州。」天极为天中,如方今天下,在地东南,视极当在西北。今正在北,方盼遂案:「正」上当有「极」字。下文「从雒阳北顾,极正在北。东海之上,去雒阳三千里,视极亦在北。推此以度,从流沙之地,视极,亦必复在北焉。」皆足为此句脱一「极」字之证。今天下在极南也。以极言之,不在东南,邹衍之言非也。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曰:「王充不信盖天,不知天以辰极为中,地以昆仑为中,二中相值,俱当在人西北。人居昆仑东南,视辰极则在正北者,辰极在天,随人所视,方位皆同,无远近之殊,处高故也。昆仑在地,去人有远近,则方位各异,处卑故也。不妨今天下在极南,自在地东南隅也。」如在东南,近日所出,日如出时,其光宜大。今从东海上察日,及从流沙之地视日,小大同也。相去万里,小大不变,方今天下,得地之广,少矣。 雒阳,九州岛之中也。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风土记曰:「郑仲师云: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一云阳城。一云洛阳。」从雒阳北顾,极正在北。东海之上,去雒阳三千里,此举成数。郡国志会稽郡刘昭注已云:「雒阳东三千八百里。」视极亦在北。推此以度,从流沙之地视极,地理志张掖郡居延县注:「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亦必复在北焉。东海、流沙,九州岛东西之际也,相去万里,皮锡瑞曰:「仲任习今文说,今文说中国方五千里,仲任以为东海、流沙相去万里者,盖仲任以为东海、流沙在中国之外,故东西相去万里。中国之地实止五千里。故谈天篇又曰:『案周时九州岛东西五千里,南北亦五千里。』周时疆域,与禹贡略同,则仲任必以禹贡九州岛亦止五千里矣。」视极犹在北者,地小居狭,未能辟离极也。日南之郡,去雒且万里,郡国志注:「雒阳南万三千四百里。」徙民还者,问之,王本、崇文本作「徒民」。言日中之时,所居之地,未能在日南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