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隋书经籍志 不著录

《隋书经籍志》不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始有《周易参同契》二卷,《周易五相类》一卷,而入之五行家,殊非其本旨。晓序谓伯阳先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至桓帝时,复以授同郡淳于叔通,遂行於世,而传其诀者颇鲜。其或然欤?至郑樵《通志艺文略》,始别立《参同契》一门,载注本一十九部,三十一卷。今亦多佚亡,独晓此本尚传。共分九十章,以应阳九之数。又以鼎器歌一篇字句零碎,难以分章,独存於后,以应水一之数。又撰明镜图诀一篇,附下卷之末。晓自作前后序,阐发其义甚详。诸家注《参同契》者以此本为最古。至明嘉靖中,杨慎称南方有发地中石函者,得古文《参同契》,以为伯阳真本,反谓晓此本淆乱经注。好异者往往信之。然朱子作《参同契考异》,其章次并从此本。《永乐大典》所载《参同契》本,亦全用晓书,而以俞琬诸家之注分隶其下。则此本为唐末之书,授受远有端绪。慎所传本,殆丰坊古《大学》之流,殊荒诞不足为信。故今录《参同契》之注,仍以此本为冠焉。 (案:《唐志》列《参同契》於五行类,固为失当;朱彝尊《经义考》列《周易》之中,则又不伦;惟葛洪所云得魏伯阳作书本旨,若预睹陈抟以后牵异学以乱圣经者。是此书本末源流,道家原了了,儒者反愦愦也。今仍列之於道家,庶可知丹经自丹经,易象自易象,不以方士之说淆羲、文、周、孔之大训焉。)△《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朱子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朱子以《参同契》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读者浅闻,妄辄更改,比他书尤多舛误,因合诸本,更相雠正,朱子自跋亦称,凡诸同异,悉存之以备考证,故以考异为名。今案书中注明同异者,惟天下然后治之治字,云或作理;威光鼎乃熺之熺字,云本作喜,一作熺;参证他本者不过二处。又如修字疑作循,六五疑作廿六,铅字疑作饴,与字疑作为之类,朱子所自校者,亦只六七处。其馀每节之下随文诠释,实皆笺注之体,不尽订正文字。乃以考异为名,未喻其旨。跋末自署空同道士邹䜣。盖以邹本邾国,其后去邑而为朱,故以寓姓。《礼记》郑氏注,谓䜣当作熹。又《集韵》熹虚其切,䜣亦虚其切,故以寓名。殆以究心丹诀非儒者之本务,故托诸瘦词欤?考《朱子语录》,论《参同契》诸条颇为详尽。《年谱》亦载有庆元三年蔡元定将编管道州,与朱子会宿寒泉精舍,夜论《参同契》一事。文集又有与《蔡季通书》曰,《参同契》更无缝隙,亦无心思量,但望他日为刘安之鸡犬耳云云。盖遭逢世难,不得已而托诸神仙,殆与韩愈谪潮州时邀大颠同游之意相类。故黄瑞节《附录》谓其师弟子有脱屣世外之意。深得其情。黄震《日抄》乃曰《参同契》者上虞人魏伯阳作,其说出神仙不足凭。近世蔡季通,学博而不免於杂,尝留意此书。而晦菴与之游,因为校正。其书颇行於世,而求其义则绝无之云云。其持论固正,然未喻有托而逃之意也。 △《周易参同契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陈显微撰。显微字宗道,自号抱一子,淮阳人。嘉定、端平间临安佑圣观道士也。是书乃端平元年其弟子王夷所刊,显微自为序。书中次第,悉依彭晓之本。其鼎器歌一首,亦从彭本附於卷末。惟分上、中、下三篇而不分章,则从葛洪《神仙传》之说。象彼仲冬节以下七十字,彭本、陈致虚本俱在枝茎华叶之下,而是本移在太阳流珠一节之下,则显微据经中别亭四象之语,更其旧次也。盖其时错简之说盛行,王柏诸人递相煽动,流波所汨,并及於方以外矣。以其诠释详明,在《参同契》诸注之中犹为善本,故存备言内丹者之一家,犹《经解》之中录吴澄诸书之意云尔。 △《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俞琬撰。琬有《周易集说》,已著录。是书以一身之水火阴阳发挥丹道,虽不及彭晓、陈显微、陈致虚三注为道家专门之学,然取材甚博。其《释疑》三篇,考核异同,较朱子本尤详备。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谓二书共十四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则作十二卷,毛晋《津逮秘书》以琬注与晓等三家注合为一编,已非其旧,又并其释疑佚之。此本每卷俱有图,乃至大三年嗣天师张与封所刻,实只三卷,附以《释疑》一卷。考琬《易外别传》自序,亦称丹道之口诀,细微具载於《参同契》发挥三篇,白云霁所记或并其他书数之。焦竑所记,悉辗转贩鬻於他书,沿讹袭谬,益不足据矣。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陈致虚撰。致虚字观吾,自号上阳子。年四十,始从赵友钦学道,讲神仙炼养之术。其说以金丹之道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又称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要必以《参同契悟真篇》为主。所作醒眼诗有云;端有长生不死方,常人缘浅岂承当。铅银砂汞分斤两,德厚恩深魏伯阳。 盖於伯阳之书尤所研讨也。此乃所作《参同契注》,凡分为三十五章,与彭晓注本分九十章者不同。又谓晓以鼎器歌一篇移置於后为非,仍依原本置之法象成功章之后。其所疏解,亦皆明白显畅。近时李光地注《参同契》,谓诸本之中惟《汉魏丛书》所载朱长春本为最得古意。今以朱本相勘,惟首篇乾坤者易之门户云云,不立章名。故自乾坤设位以下只分为三十四章,视此较少一章,其馀章次,悉与此本相同。盖朱本即钞此本而去其注,光地未考其渊源也。 △《古文参同契集解》三卷(内府藏本)明蒋一彪撰。一彪自号复阳子,馀姚人。魏伯阳作《参同契》,原本三篇。 自彭晓分章作解,后来注家虽递有并析,而上、中、下篇之次序俱仍旧目。至明杨慎,始别出一本,称南方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参同契》上、中、下三篇,叙一篇。徐景休《笺注》亦三篇,后序一篇。淳于叔通《补遗三相类》上、下二篇,后序一篇,合为十一篇。自谓得见朱子所未见。一彪此注即据慎本而作,故谓之古文。其彭晓、陈显微、陈致虚、俞琬四家之注,悉割裂其文,缀於各段之下,故谓之集解。今考其书,於旧文多所颠倒。以原本所有赞一篇,则指为景休后序。 原本补塞遗脱一章,亦析出为叔通后序。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