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20-正统道藏太清部-鬻子-周-鬻熊

  盡心論道而必竭忠盡道。言不邪譎也。   而不能必入;   盡忠論道,聖君叉納,庸主所難。故有道之君,上下親愛,忠讜進用,智衛無隱。以石投水,何齟齬哉。而不明之主,君臣疏忌,小人侍側,端正棄遺,諂佞是親,忠信不用,掩目而視,豈不惑歟。鈴忠言之不入。   能必信,   言君子不苟合,不妄言,正色端辭,澄清真實,必存之於信也。   而不能必見信。   信言不美而合於道。庸主惑於衆邪,豈信用君子之言乎?言不以見信也。   君子非人者,不出之於辭,而施之於行。   言君子但為善,將以攻惡,善不自是,惡不非人,施之於行,不顯之於言說也。   故非非者行是,   言是非於人,是所同也。非於人者,人亦非之。君子將非於人,終不以非非人;自行是道,以論彼之非。   惡惡者行善,   善惡在身,是所共也。君子務善以攻惡,不以惡惡於人,所以彰惡於行善道也。   而道諭矣。   謀事鈴忠,出言叉信,行善以攻惡,顯是而明非,不苟求所以知,而道德自明也。   大道文王問第八   夫道者,覆天地,廓四方,斥八極,高而無際,深不可測,綿六合,橫四維,不可以言象盡,不可以指示說,應無問之逶,終政教之端,包萬物之形,彰三光之外,為而不有,行而不見。有道之王,動而同之,妙用無窮,故謂之大。文王因用無窮,故謂之大師問#6道,可為永則,因以名篇也。   政曰:昔者文王問於鬻子:   昔者,言往日也。雖臨馭億兆而不獨專,從師問道以求政衍之門#7。   敢問人有大忘乎?   尊師道,故曰敢問。文王思存大道以終政事,心述在於經遠,所以先問於大忘也。   對曰:有。   鬻子前答文王,言有大忘也。   文王曰:敢問大忘奈何?   鬻子前不即以指答者,故引成文王之問。文王欲然#8終大志之理,故曰其事奈何矣。   鬻子曰:知其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   過則勿憚改,終日不為惡。惡去於身也,豈但墨面髡髮是為形餘#9哉?故其蚩尤見誅,四凶就戮,夏癸絕祀,商辛覆宗。賊身害軀,破家失國,其行如此,是為大忘也。   其行如此,是謂之大忘。   終成所答之事。   貴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   夫為政以德,必貴於道,為化國之福焉。當文王之時,而通稱三王者,據近以及遠,明道以同也。周者,合也,備也,言五帝三王貴道,其政能合若一也,而無所不備也。   昔之帝王,   昔者,在昔貴道德之帝王。稱昔者,以遠喻近,為之勸也。   所以為明者,以其吏也。   言帝王而有聖明之稱者,皆委賢吏,使在顯職,故道化興而萬國寧,明聖不獨運也。   昔之君子,其所以為功者,以其民也。   人惟邦本#10,得衆斯昌;建極乘時,必資兆庶;人皆效力#11,以成其功也。   力生於神,   王者有國#12,叉先靈祐;皇天上帝,社稷山川,神逵玄符,無不來會。成湯降神,受夏大命;武王夢神,遂大戡殷。夫冥運兩儀,鼓動萬物,豈有使之然哉。莫不大化於自然玄應而義用造之非我,理自相符,故曰力生於神者也。   而功最於吏,   王者度政施令而不自為#13,叉屬賢能以任使之,故天下和平,人知所保。此賢史善最之功也。   福歸於君。   俊德在官,盡心竭力,人敦其道,俗順其教,上下相親,而德交歸焉。國土平康#14,而為君之福者也。   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   五帝謂黃帝、顓頊、高辛、唐、虞也。   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晝代夜然。   日月運明,明不私照,叉須幽顯,始終不息,故昭昭然所不舍也。夫聖人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道大不淪,可以崇遠也#15。   故其道首首然。萬世為福、萬世為教者,唯從黃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   首者,始也,言五帝之道常為萬代之始,後之不能加也。夫黃帝始垂衣裳,造書契,置史官,為舟楫以濟不通,服牛乘馬,立棟宇重門,擊柝以待暴客,為杵臼以利萬姓,作弧矢以威天下,造律管,興封禪。顓頊平九黎之亂,人神不雜,萬物有序。高辛氏作鞠轉、鐘鼓、莞席。帝堯茅茨不剪,土階三尺,夏日葛衣,冬日鹿裘,蕩蕩乎人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帝舜少而至孝,堯聞聰明而用之。舜乃舉禹為司空以平水土,棄為后稷以播百穀,卨為司徒以教百姓,皋陶為士師以理獄訟,垂為共工以典衆作,益作朕虞以育草木,伯夷為秩宗以典三禮,夔為樂政以和神人。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夏禹櫛風沐雨,冠履不顧,敷九土,乘四載,鑿龍門,闢伊闕,導百川,建萬國。微禹之功,人皆魚矣。帝王之功,莫此為盛,故百代不易,為福為教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