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781-陶庐杂录-清-法式善

  《陶庐杂录》 清 法式善   ●卷一乾隆十一年建三希堂于内殿旁,贮王羲之《快雪时晴》、献之《中秋》、王@@《伯远》三帖。十二年勘校《石渠宝笈》中钟繇、王羲之诸人迨唐宋元明墨迹,佳者勒石,是为《三希堂帖》。凡三十二册,嵌石阅古堂壁。十九年又搜褚遂良诸人墨迹佳者,勒为四册,是为《墨妙轩帖》,嵌石轩壁。三十四年出内府所藏《淳化阁帖》初榻本重摹上石。三十七年葺淳化轩嵌石轩壁。四十四年复有兰亭八柱、快雪堂帖之刻。五十八年以从前所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成书后续入书画真迹荟辑为续编。皆足超越前古,为希世之珍。   舆图房隶今养心殿造办处,中外臣工所进图式,存贮于此。乾隆二十六年勘定分十二类:曰天文,曰舆地,曰江海,曰河道,曰武功,曰巡幸,曰名胜,曰瑞应,曰效贡,曰盐务,曰寺庙,曰风水,为《萝图荟萃》。乾隆六十年勘定分九类:曰舆地,曰江梅,曰河道,曰武功,曰巡幸,曰名胜,曰效贡,曰寺庙,曰山陵,为《萝图荟萃前后二编》。为幅三百一十二,为帧十一,为卷四十九,为轴十三,为册二百九十,为排三十五。   南薰殿藏古帝后像,凡轴七十有五。宓牺氏像一,帝尧像一。禹王像一。商汤王像一。周武王像一。梁武帝像一。唐高祖像一,太宗像三。后唐庄宗像一。宋宣祖像二,太祖像四,宋太宗像一,真宗像二,仁宗像一,英宗像一,神宗像二,哲宗像一,徽宗像二,钦宗像二,高宗像一,孝宗像一,光宗像一,宁宗像一,理宗像一,度宗像一。明太祖像十二,成祖像一,仁宗像一,宣宗像三,英宗像一,宪宗像一,孝宗像一,武宗像一,兴献王像二,世宗像一,穆宗像一,神宗像一,光宗像二,熹宗像二。宋宣祖后像一,真宗后像一,仁宗后像一,英宗后像一,神宗后像一,哲宗后像一,徽宗后像一,钦宗后像一,高宗后像一,光宗后像一,宁宗后像一。明孝慈高皇后像一。凡册十五。历代帝王像一册,自伏羲氏起至宋宁宗止,凡十九叶,每叶像二。圣君贤臣像一册,自伏羲氏起至韩信止,凡二十三叶。宋朝帝像一册,自宣祖至度宗止,凡十六叶。元朝帝像一册,自太祖起至宁宗止,凡八叶。宋后像一册,自宣祖后起至宁宗后止,凡十二叶。元后像一册,自世祖后起至后纳罕止。凡八叶,末四条无标题。元后妃太子像一册,自仁宗后起至后纳罕止,凡六叶,第二三像无标题,末附太子像二。明帝后像二册,上册自太祖起至孝敬毅皇帝止,凡九叶。下册自世宗起至熹宗止,凡八叶。历代圣贤像一册。自仓颉起至许衡止,凡三十一叶。孔子世家像一册,凡十九叶。至圣先贤像一册,自孔子起至许衡止,凡六十叶。历代圣贤名人像一册。明太祖御笔二册,上册凡朱墨笔四十九叶,释文四十九叶。下册凡朱墨笔二十八叶,释文二十六叶,凡卷三。明宣宗行乐图一卷,绢本,纵一尺二寸,横二丈二尺。世宗出警图一卷,绢本,纵二尺九寸,横八丈,二尺。入跸图一卷,纵二尺九寸。横八丈八尺五寸。   茶叶库藏历代功臣像,为轴二十有一。张良像一。韩信像一,周亚夫像一。班超像一,岑彭像一,祭遵像一,寇恂像一。诸葛亮像一,张飞像一,王猛像一,狄仁杰像一,薛仁贵像一,郭子仪像一,李光弼像一,李晟像一,尉迟敬德像一,李孝恭像一,李克用像一,岳飞像一,范仲淹像一,姚广孝像一,为册三。历代武臣像一册,标题齐太公武成王不名。吴、司马、孙武子以下二十一人,一例书名。至宋曹武穆以下八人,称谥称名称官互异,凡十五叶。唐名臣像一册,称谥称名称官称字,后人随笔所书,凡十叶。唐宋诸名臣像一册,册首八分书“唐宋诸名臣像”六字,凡二十二叶,书额一叶,记一叶。   昭仁殿《天禄琳琅目录》前集,乾隆九年纂,四十年补辑为十卷。嘉庆三年《续编》为二十卷。以经、史、子、集为纲,书则以宋、金、辽、元、明刊版朝代为次。   ゼ藻堂、味腴书屋各藏《四库全书荟要》一分,四百七十三种,一千九百八十函,分二十四架。经部六架,其架墨边绿格。史部十架。墨边红格。子部六架,墨边蓝格。集部十架,墨边淡墨格。一在大内,一在圆明园。   顺治十二年七月,兵部奏:“凡天下险隘要冲地方,职方司皆有图籍。而边事特重,故镇戍总图、九边图,以及沿海腹里并彝蛮犭犭童宜备御者,著于图说。疆宇之或险或易,兵马之宜增宜减。一览然。今时势既殊,图籍应易。请敕下直省各督抚,将所辖境内水陆冲区及险隘形势,绘为二图。仍录明季设置兵将几何,今改设几何,详注图旁。”   顺治十四年五月,户部尚书孙廷铨奏定,“天下本富,惟赖土田。余税杂征,原非生财大道,不足赖也。查元年以来,各省荒地,报垦无几。岂戢兵虽久,尚难生聚耶。河南一省,熟地颇多,不知由前除荒未确,抑或近年以次渐开,请敕抚按。自今年为始,通行各属,履亩均丈。其余各省,亦仿而行之,使地亩一清,国赋渐裕矣”。   吏部定议翰林官外转例,“除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照常升转外,侍读以下,应照六科例每年外转二员。春季一员,秋季一员。侍读侍讲以参政用,修撰以副使用,编修检讨以参议用”。   顺治十六年十二月,谕礼部:“前明崇祯帝励精图治十有七年,不幸寇乱国亡,身殉社稷。考其生平,无甚失德。遘兹厄运,殊堪矜恨。宜加谥号,以敦实行。今谥为庄烈愍皇帝。尔部即遵谕行。”   雍正四年二月壬申,颁赐在京各衙门御书匾额。宗人府曰《敦崇孝弟》,内务府曰《职思总理》,吏部曰《公正持衡》,户部曰《九式经邦》,礼部曰《寅清赞化》,兵部曰《整肃中枢》,刑部曰《明刑弼教》,工部曰《敬饬百工》,銮仪卫曰《恪恭舆卫》,通政司曰《慎司喉舌》,大理寺曰《执法持平》,理藩院曰《宣化遐方》,提督九门步军统领衙门曰《风清辇毂》,太常寺曰《祗肃明》,太仆寺曰《勤字天育》,光禄寺曰《敬慎有节》,国子监曰《文行忠信》,鸿胪寺曰《肃赞朝仪》,钦天监曰《奉时敬授》,顺天府曰《肃清畿甸》,仓场总督衙门曰《慎储九谷》。   文渊阁著录之书详载于宫史者,书分经、史、子、集。《简明目录》一部,二十卷。经部易类一百五十九部,一千七百四十四卷,附录八部,十二卷。书类五十五部,六百五十卷,附录二部,十一卷。诗类六十二部,九百四十一卷,附录一部,十卷。礼类周礼之属二十二部,四百五十三卷。仪礼之属二十二部,三百四十三卷,附录二部,一百二十七卷。礼记之属二十部,五百九十五卷,附录二部,十七卷。三礼总义之属六部,三十五卷。通礼之属四部,五百六十三卷。杂礼书之属五部,三十五卷。春秋类一百十四部,一千八百一卷,附录一部,十七卷。孝经类十一部,十七卷。五经总义类三十一部,六百八十一卷,附录一部,三十六卷。四书类六十三部,七百三十二卷。乐类二十二部,四百八十二卷。小学类训诂之属一十三部,一百二十二卷。字书之属三十六部,四百七十八卷。韵书之属三十三部,三百一十三卷,附录一部,二卷。史部正史类三十八部,三千六百八十一卷。编年类三十八部,二千六十六卷。纪事本末类二十二部,一千二百五卷。别史类二十部,一千四百八十五卷。杂史类二十二部,二百七十三卷。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十部,八百二十二卷。奏议之属二十九部,六百五十二卷。传记类圣贤之属二部,七卷。名人之属十三部,一百一十三卷。总录之属三十六部,八百八卷。杂录之属九部,二十一卷。史钞类三部,四十八卷。载记类二十一部,二百八十卷,附录二部,九卷。时令类二部,二十九卷。地理类宫殿簿之属二部,十一卷。总志之属七部,九百四十一卷。都会郡县之属四十七部,二千七百五十二卷。河渠之属二十三部,五百七卷。边防之属二部,二十四卷。山水之属七部,一百十三卷。古迹之属十四部,一百二十五卷。杂记之属二十八部,二百一十三卷。游记之属三部,十五卷。外纪之属十七部,九十八卷。职官类官制之属十五部,三百七十五卷。官箴之属六部,十七卷。政书类通制之属十九部,二千二百九十八卷。典礼之属二十四部,一千五十一卷。邦计之属六部,五十三卷。军政之属四部,二百七十一卷。法令之属二部,七十七卷。考工之属二部,三十五卷。目录类经籍之属十一部,四百二十四卷。金石之属三十六部。二百七十六卷。史评类二十二部,三百八十二卷。子部儒家类一百一十二部,一千六百九十四卷。兵家类二十部,一百五十三卷。法家类八部,九十四卷。农家类十部,一百九十五卷。医家类九十六部,一千八百一十三卷。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三十一部,四百三十五卷。算书之属二十五部,二百八卷。术数类数学之属一十六部,一百四十七卷。占候之属二部,一百三十五卷。相宅相墓之属八部,十七卷。占卜之属五部,二十五卷。命书相书之属十四部,五十三卷。阴阳五行之属五部,五十五卷。艺术类书画之属七十一部,一千六十六卷。琴谱之属四部。二十九卷。篆刻之属二部,九卷。杂技之属四部,四卷。谱录类品物之属二十四部,一百九十九卷。附录一部,三卷。饮馔之属十部,十九卷。草木鸟兽虫鱼之属二十一部,一百四十五卷。杂家类杂学之属二十二部,一百七十七卷。杂考之属五十七部,七百七卷。杂说之属八十六部,六百三十二卷。杂品之属十一部,八十三卷。杂纂之属十一部,五百三十六卷。杂编之属三部,九十二卷。类书类六十四部,六千九百七十三卷。小说家类杂事之属八十六部,五百八十卷。异闻之属三十二部,七百二十四卷。琐记之属五部,五十四卷。释家类十三部,三百 十二卷。道家类四十四部,四百四十二卷。集部楚词类六部,六十五卷。别集类一千七十五部,一万八千七十二卷。总集类一百六十四部,九千七百二十卷。诗文评类六十四部,七百三十卷。词曲类词集之属五十九部,一百三卷。词选之属十二部,二百六十二卷。词话之属五部,十九卷。词谱之属二部,六十卷。南北曲之属三部,十七卷。与《午风堂丛谈》微有不同。   内府所藏《唐文》原本十六函,每函十册。得人一千七百余。第一叶有《梅谷图记》,为海宁陈氏裒辑未完之书。苏大司空官两淮盐政时,以重价购得。进呈乙览。嘉庆十三年十月,诏文馆续纂,遂多所损益云。   《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熙二十四年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奉敕编注。上起《左传》,下迄宋人。风教攸关者,咸著录焉。   《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御定。上起周秦,下迄明季。正集三十类,三千四十二篇。外集八类,四百二十三篇。逸句一百一十七篇。补遗三百六十九篇,附逸句五十篇。自此书出,《赋苑》、《赋格》,均不足言矣。   《御选明臣奏议》四十卷,乾隆四十六年奉敕编。前后悉依明代纪年次序,并查载进止原旨兴疏之行否,一事颠末,展卷然。卷一洪武朝五疏,卷二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朝十四疏,卷三景泰天顺朝十三疏,卷四成化朝七疏,卷五成化弘治朝十二疏。卷六至卷十弘治朝三十二疏,卷十—弘治正德朝七疏,卷十二至卷十六正德朝五十三疏,卷十七至卷二十六嘉靖朝八十一疏,卷二十七嘉靖隆庆朝五疏,卷二十八隆庆朝十二疏,卷二十九隆庆万历朝十二疏,卷三十至卷三十四万历朝六十七疏,卷三十五万历泰昌朝十一疏,卷三十六至卷三十八天启朝二十八疏,卷三十九至卷四十崇祯朝二十九疏。聚珍版印行。   《佩文斋书画谱》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礼部侍郎孙岳颁等奉敕撰。首论书论画十八卷,次历代帝王书画三卷,次书家画家传三十七卷,次无名氏书画八卷,次御制书画跋一卷,次历代帝王书画跋二卷,次历代书画跋十八卷,次书画辨证三卷,次历代鉴藏十卷。此书出。《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均不足论矣。   海盐胡震亨《唐音统签》,搜罗极富。康熙四十二年奉命纂辑。出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又旁搜博采,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冠以帝王后妃,次乐章乐府,而以零篇赘语殿之,中间序作者先后。补遗六卷,词十二卷,附于末。厘为九百卷。实一代之大观,千秋之鸿制。   元好问撰《中州集》,其意盖在以诗存史。作者二百四十余人,得诗一千九百八十余首。厘为十一卷。每人系以小传。郭元钅于重为补缀,较元原书,不啻倍之。康熙五十年恭呈御览,蒙定为《全金诗》七十四卷,冠以序文。《词谱》四十卷,康熙五十四年詹事王奕清奉敕撰。凡八百二十余调。二千三百余体,均以字数多寡为序。而删除《草堂诗余》小令、中调、长调之名,并删除第一体第二体之次。至于倚声平仄,句法异同。均有依据。   宗室文昭,自号紫幢轩主人。录天潢诗为《宸萼集》,分上中下三卷。共二十八家。计诗三百七十六首,各著小传。自序撰于康熙庚寅年。第一卷中载世庙宸章,盖藩邸之作,鲍诊裨勺。记其曾借阅数日,手录其目与序藏之。今目与序亦不可得见矣。   《四朝诗选》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右庶子张豫章奉敕编次。凡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元诗八十一卷,作者一千一百九十七人,明诗一百二十八卷,作者三千四百人。每代之前,各叙作者之爵里。诗则首帝制,次四言,次乐府歌行,次古体,次律诗,次绝句,次六言,次杂言。   《国朝诗别裁集》三十二卷,沈德潜编次。奏经御览,命内廷翰林精核。删芜存液。仍赐序冠首。一卷自慎郡王起至三十卷李{艹勉}止。三十一卷闺秀,三十二卷方外。典章文物,于是乎在。不得仅以声歌目之矣。   《熙朝雅颂集》,首集二十六卷,正集一百六卷,余集二卷,共一百三十四卷。嘉庆九年两江总督铁保奏进。御制序文。奖许甚至。法式善实久预纂校之役,有荣幸焉。十年刻成,颁行天下。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