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类中风,36.1328ms
0 如风门则有伤风、真中风、类中风、瘖痱之别,寒门则有中寒、恶寒之殊。 大旨专以明证为主,故於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者,谆谆致意。...
1 余曾治吴雅初妹丈家乳妪,外证悉类中风(口眼亦斜),幸未进燥补药,即以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峻攻之。...
2 甲申长至,痰火骤作,类中风,医治少瘳。 乙酉正月复作,卒于复园。 先生于书无所不览,过目辄记,尤长于比勘,遇疑义必反覆穷究,广证旁引,以汇于通。...
3 以诸病总而论之,中气有类中风,中风而以中气治痛念医之不明,所以惩其弊而见于着述也。 若 疟之病,未有不由隔季所感风寒暑湿,及饮食、劳役、瘅疠之气为之。...
4 类中风。 喑痱之别。 寒门。 则有中寒。 恶寒之殊。 大旨专以明证为主。 故于寒热虚实。 表里气血八者。 谆谆致意。...
5 有类中风。 并非以此方治中风之急症。 乃近日诸医遇中风之症。 总以人参附桂为开手第一方。 轻者不起。 重者立毙。...
6 此类中风。 而实中暑者。   有因火者。 内火外火合而炎铄。 刘守真作将息失宜。 一水不胜二火也。   有因痰者。...
7 状类中风。 自应用扶正之品。 以调和营卫。 设使目为客邪。 任意表散。 鲜有不由虚弱而成危殆者也。 丙午夏。...
8   类中风   产后气血暴虚,百骸少血濡养,忽然口噤牙紧,手足筋脉拘搐等症,类中风痫痉,虽虚火泛上有痰,皆当以末治之,勿执偏门,而用治风消痰之方,以重虚产妇也。...
9 甚则紧闭牙关,涎流口角,昏聩不醒人事,状类中风。 患此症者,滔滔皆是。 或未有识,不得不为来者言之。 《言医》...
10 彼不信,服祛风之药,肢体麻倦,痰涎自出,殊类中风。 余曰∶此因风剂耗散元气,阴火乘其土位。 遂以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治之而愈。...
11   论厥类中风   王节斋云:人有饮食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食填太阴,胃气不行,须臾厥逆,昏迷不省,名曰食厥。...
12 此三者,既非外来之风,则不可仍名为中,时贤名为类中风。   合而言 小家伎 虞天民云:古人论中风,言其症也。...
13 有伤食变为暴厥,亦类中风,但停食则胸中满闷,须探吐及理脾胃。 有酒湿病,亦类中风,当分消以泻湿毒。 有内伤热证似中风者,有杂病虚证似中风者,均不可以风治。...
14   类中风   类中风者,谓火中、虚中、湿中、寒中、暑中、气中、食中、恶中也,共有八种。 与真中相类而实不同也。...
15   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撤消,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16 南方卑湿,质弱气虚,虽有中证,而实不同,名类中风,宜兼补养为治)。   熟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 肉苁蓉(酒浸) 附子(炮) 官桂 石斛 茯苓 石菖蒲此手足少阴、太阴、足厥阴药也。...
17 王安道见丹溪论中有东南气温非真中风一句,使云:《灵枢》、《素间》、仲景所言是真中风,河间、东垣、丹溪所言是类中风。...
18 患类中风。 经岁不痊。 邀石顽诊之。 其左手三部。 弦大而坚。 知为肾藏阴伤。 壮火食气之候。 且人迎斜内向寸。...
19 )尸厥亦类中风,卒然僵仆,昏不知人。 其脉沉滑者,沉为里,滑为邪。 邪入于里,与血气相并。   邪入正虚,搏入脏腑。...
20   《椿田医话》曰:第一类黄风汤,主治类中风,击仆偏枯,神昏不语等证,与真中风相类,但小便不浑,舌苔不厚,别无邪证邪脉可据者,唯见五绝不治。...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