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经义进士,44.9219ms
0 【阎氏曰】金有经义进士、词赋进士,进士中亦分二目。   唐时入仕之数,明经最多。 考试之法,令其全写注疏,谓之帖括。...
1 承安二年经义进士,歴管城、门山二县令。 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为著作佐郎,迁平凉府判官,召为左司諌,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2 经义进士,习两经,试本经、论孟义及论策,亦四场。 两科通定高下,而取解中分之,各占其半,此亦调停之法也。...
3 破父子俱死嵩字企隆兴定二年经义进士   杨云翼 按金史本传云翼字之美其先赞皇檀山人六代祖 忠客平定之乐平县遂家焉曾祖青祖郁考桓皆赠...
4 年经义进士   石抹冬儿 按金史哀宗本纪正大六年五月陇州防御使石抹 冬儿进黄鹦鹉诏令勿复进   元   石抹赡德纳...
5 八岁试举子,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朝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 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穴心开窍。 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
6 父汝明,金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 昉性缜密,遇事敢言,确然有守,以任子试补吏部令史。 金亡,还乡里。...
7 省试经义进士,考官于常额外多放乔松等十余人。 有司奏请驳放,上已允,寻复遣谕松等曰:“汝等中选而复黜,不能无动于心。...
8 其经义进士,须习两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书》、《易》、《公羊》、《穀梁》、《仪礼》为中经,愿习二大经者听,不得偏占两中经。...
9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 为文师法庄、列、左氏、《战国策》。 且喜谈兵,慨然有经世心。 章宗南征,两上疏策其胜负,咸送军中,后多如所料。...
10 十二月二十四日,礼部言:「诸路申诸贡举 ,经义兼诗赋进士及经义进士,解额各取五分。 窃虑两科应者不齐,拘定五分,则似未尽。...
11   李纯甫中国心学【字之纯,襄阳人,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以诸葛公明,王景略自期。 】(吴补)   张特立集说【字文举,东明人,泰和中进士。...
12 若虚字从之,自号慵夫,稿城人,登承安二年经义进士,历官左司谏,转延州刺史,入为翰林直学士。 金亡后,微服归里,自称滹南遗老。...
13 次为山东东路按察司、知事照,明昌五年经义进士,嗜古学,尚友严子陵、陶渊明、白乐天、邵尧夫号“四友居士”,故诗有“高风希四友,古学守三玄”之句,即今东平河仓提领起之父也。...
14 二十七试经义进士。 犯庙讳下第。 乃去学医。 无所知名。 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 凿心开窍。 纳书数卷于其中。...
15 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岁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 乃学医,洞彻其术,治病不用古方。 其说曰: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为家法云。...
16 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去学医,无所知名。 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
17 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岁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学医,洞彻其术,其学则李东垣深得之,其论不另载。 ...
18   每乡科合满合夹号所中不下二三十人似可仿照贵州 【贵州小省每试额中三十人】 特建试院于奉天省统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满汉赴试人数酌定解额士习文风或当进而益上考金史凡府试策论进士上京海兰率宾呼尔哈 【均今吉林地】 扶余东北招讨司 【均今吉林黑龙江地】 等路则赴会宁府试咸平隆州博索东京盖州懿州则赴咸平府试词赋经义进士上京东京咸平府均试于辽阳府 【策论词赋经义金时分两科】 其试官词赋三员策论二员酌古准今是有司与都人士之责也 ...
19 经义进士不兼诗赋人许增治一经,诗赋人兼一经。 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书》、《易》、《公羊》、《梁》、《仪礼》为中经,愿习二大经者听,不得偏占两中经。...
20   元丰元年御史黄廉言别试所解业诗者十人而取至四五书经止取一人愿分经立额均收其长乃诏诗易悉占三分书二分周礼礼记通二分八年济博棣三州诸科举人诉于礼部言诸科旧额多归进士又尽解新科明法今试而中无额可解于是常留诸科旧额十分之一以待不能改业者时王安石诗书周礼义学官谓之三经新义哲宗元佑初尚书省言近岁治经者专守一家不识诸儒传记之说左仆射司马光亦言新义明法之弊乃诏更科场试法 【进士第一场试本经义二语孟义各一第二场赋及律诗各一第三场论一四场子史时务策二经义进士不兼诗赋人许增治一经诗赋人兼一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周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愿习二大经者听不得偏占两中经】 八年从中书请今后御试习诗赋人用祖宗法试诗赋论策三题专经人且试策自后槩试三题明年礼部定御试三题条约旋诏进士罢诗赋专习经义仍除字说之禁 【神宗念字学缺废王安石乃进其说学者习焉元佑禁勿用至是除之】 并罢春秋科凡试取二礼两经占全额之半而以其半及他经...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