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十三经,386.7188ms
0 《十三经》全部 《二十一史》全部 《明史》一部 《捕蝗章程》二部 《校勘条例》三函 《科场条例》二本...
1 读书其中,自十三经、二十一史以迨诸子百家,博闻强记,老至不知。 著有《五因闲钞纲目集》诸书,人称五因先生。...
2 」阮刻本《十三经》「渑」皆作「沔」,阮氏未有校记。 《水经注疏》卷十六   后魏郦道元注          宜都杨守敬纂疏...
3 经则「十三经」,史则汉、唐、宋、元四代,逐期课程,汇成全部,经年不辍。 复与黄文炤结社,申明旦气; 因读真德秀有「夜气箴」,作「旦气箴」续之。...
4 是十三经、二十二史,非学者所必读之书而为学问之根柢者哉? 今国家取士,乡会第二场,试经义四篇,所以重经学也。...
5 是十三经、二十二史,非学者所必读之书,而为学问之根柢者哉! 今国家取士,乡、会第二场试经义四篇,固所以重经学也;...
6 性好藏书,自「十三经」、「十七史」及诗词、曲本、别集、稗官,靡不镂版公诸世; 今所谓「汲古阁本」也。...
7 阮既校正《十三经》、《经籍纂诂》,仍思荟萃群经古义,成《经郛》一书,先生定义例十条上之:一曰探原本,二曰钩微言,三曰综大义,四曰备古礼,五曰存汉学,六曰证传注,七曰通互诠,八曰辨剿说,九曰正谬解,十曰广异文。...
8 为诸生食饩,喜读秦、汉以上书,乃次第治十三经。 质不甚敏,以勤苦自励。 后遂弃举业,专意三礼。 积四十年,由宋、明上溯汉、唐诸儒之说,着三礼述注。...
9 三月,颁《十三经》、《二十一史》于各省府、州、县学。 九月,召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帝亲试一七六人于保和殿,取中一五人。...
10 东二斋曰经史,课十三经、历代史、诗文等科; 西二斋曰艺能,课水火、工学、象数等科。 门内直东曰理学斋,西曰帖括斋,皆北向。...
11 即经学诸大师,亦罕有兼精群经者,至于士林中才能读《十三经》者本少,大率只读《五经》《四书》,即《礼记》《左传》亦读节本者居多。...
12 ”于是ㄈ请颁《正定十三经》于天下,屏《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勿列学宫。 (《赵ㄈ传》。 ) 十四年三月辛丑,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
13   圣谕广训        小本十三经   御选唐诗        诗韵合璧   性理精义        同馆诗赋解题 ...
14 虽读尽十三经。 廿一史。 徒敝精神。 其光阴可惜也。 学者诚以孔孟之言。 为范围身心之资。 勿视为弋取爵禄之具。...
15 永怀堂古注《十三经》。 (明金蟠、葛鼒同刻本,今江宁书局补足印行。 又杭州局刻本。 诸经注,即明李元阳刻注疏本。...
16 ) 永怀堂古注《十三经》。 (明金蟠、葛同刻本,今江宁书局补足印行。 又杭州局刻本。 诸经注,即明李元阳刻注疏本。...
17 顾炎武《日知录》曰:“万历北监本《十三经》中,《仪礼》脱误尤多。 《士昏礼》脱‘婿授绥,姆辞曰:未教,不足与为礼也’一节十四字,赖有长安《石经》,据以补此一节,而其《注》、《疏》遂亡。...
18 余初以为校书圈记始自阮文达之刊十行本《十三经》,今此本刊于享保十六年,当我中国雍正九年,而已有圈记,岂暗合与?...
19 乾隆元年议准,《律书渊源》应颁发直省所属各学,又议准各督抚省会书院并有尊经阁之府州县学,应将十三经、二十四史诸书购买颁发,交与各该学考官接管。...
20 以上石室《十三经》,盖孟昶时所镌,故《周易》後书: “广政十四年岁次辛亥五月二十日。 ”唯《三传》至皇初方毕,故《公羊传》 後书:“大宋皇元年岁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工毕。...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