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37-孔丛子-汉-孔鲋

  书曰非从维从。孔子曰君子之于人也。有不语也。无不听也。况听讼乎。必尽其辞矣。夫听讼者。或从其情。或从其辞。辞不可从。必断以情。书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为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曾子问听狱之术、孔子曰其大法有三焉。治必以宽宽之之术归于察察之之术归于义。是故听而不宽是乱也。宽而不察是慢也。察而不中义是私也。私则民怨。故善听者虽不越辞。辞不越情。情不越义。书曰上下比罚、无僭乱辞、书曰哀矜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听讼者。察贫穷哀孤独及鳏寡老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必哀矜之。●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若老而刑之谓之悖。弱而刑之谓之克。不赦过谓之逆。率过以小罪谓之枳。一作疻犹伤也夫过则宜宥若率以为小罪亦伤乎义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也。书曰大辟疑赦、又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书曰若保赤子、子张问曰听讼可以若此乎、孔子曰可哉。古之听讼者。恶其意不恶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焉。今之听讼者。不恶其意而恶其人。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   孟氏之臣叛、武伯问孔子、曰如之何。荅曰臣人而叛。天下所不容也。其状自反。子姑待之。三旬果自归孟氏。武伯将执之。访于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于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今其自反。罪以反除。又何执焉。子修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武伯乃止。            记问第五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子思问于夫子曰、为人君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不能用贤、何故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任能者。由于不明也。其君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贤者不居焉。   子思问于夫子曰、伋闻夫子之谄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功。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疑。心诚神通则数不能遁周其所察。圣人难诸。   赵简子使聘夫子、夫子将至焉及河、闻鸣犊与窦犨之见杀也、回舆而旋之卫、使鄹、遂为操、曰周道衰微礼乐陵迟。文武既坠。吾将焉归。周游天下。靡邦可依。凤鸟不识。□宝枭鸱。眷然顾之。惨然心悲。巾车命驾。将适唐都。黄河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伤于道穷。哀彼无辜。翱翔于卫。复我旧庐。从吾所好。其乐只且。   哀公使以币如卫迎夫子、而卒不能赏用也、故夫子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丘陵谓王室也阪指诸侯仁道在迩。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题顾也泰山谓鲁也郁确其高。梁甫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梁甫太山之下小山指三桓也楚土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子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夫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之君也。虽有太公。孰能识之。乃歌曰大道隐兮礼为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欲何之。   叔孙氏之车子曰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身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遂往。谓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视之。果信。言偃问曰。飞者宗凤。走者宗麟。为其难致也。敢问今见。其谁应之。子曰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祥。今宗周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杂训第六   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孔白字子上子思之子也杂者诸子百家子思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厉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思而莫之得也。于学则□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也。登高则睹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县子问子思曰、县子名□鲁人吾闻同声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时、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乎、吾未谕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曰善。县子曰其然。   孟子车尚幼。请见子思。子思见之。甚悦其志。命子上侍坐焉。礼敬子车甚崇。子上不愿也。客退。子上请曰、白闻士无介不见。女无媒不嫁。孟孺子无介而见。大人悦而敬之。白也未谕。敢问。子思曰然。吾昔从夫子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而别。命子路将束帛赠焉。以其道同于君子也。今孟子车孺子也。言称尧舜。性乐仁义。世所希有也。事之犹可。况加敬乎。非尔所及也。   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晏、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既受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立授臣书、事毕送臣、子上中庭拜授臣书而不送、何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鲁人有同姓死而弗吊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吊不吊、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吊也、答曰吾以其疏远也、子思闻之。曰无恩之甚也。昔者季孙季康子问于夫子。曰百世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姓义无绝也。故同姓为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是以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婚姻不通。忠笃之道然也。   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得嗣先君之业二年矣、未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先君之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思答曰以伋所闻舜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情之细不如公义之大。故弗敢私之云耳。责以虚饰之教。又非伋所得言。公曰思之可以利民者。子思曰顾有惠百姓之心则莫如一切除非法之事也。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赈困匮。无令人有悲怨而后世有闻见。抑亦可。公曰诺。   县子问子思曰、颜回问为邦、夫子曰行夏之时、若是、殷周异正为非乎、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之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时之改耳。故不相因也。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革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然也。三统之义。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   穆公问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答曰有之。在周公之典。公曰昔文王舍适而立其次。微子舍孙而立其弟。是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质。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文而亲其亲故立子。亦各其礼也。文质不同。其礼则异。文王舍适立次。权也。公曰茍得行权岂唯圣人。唯贤与爱立也。子思曰圣人不以权教。故立制垂法。顺之为贵。若必欲犯。何有于异。公曰舍贤立圣舍愚立贤。何如。子思曰唯圣立圣。其文王乎。不及文王者。则各贤其所爱。不殊于适。何以限之。必不能审贤愚之分。请父兄群臣。卜于祖庙。亦权之可也。   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仁义回所以利之乎、子思曰、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乐为乱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居卫第七   子思居卫、言茍变于卫君、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卫君曰吾知其材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卫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须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须眉于先生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繦负之列。其荣多矣。若无此须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拆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须眉美鬣为称也。人之贤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性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也。不病毛□之不茂也。   子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节者则知足矣。茍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巡守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人有宜也。当吾先君。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凶之秋也。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子思在齐、尹文子生子不类、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非吾子也、吾妻殆不妇、吾将黜之、子思曰若子之言。则尧舜之妃复可疑也。此二帝圣者之英。而丹朱商均不及匹夫。以是推之。岂可类乎。然举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子。道之常也。若夫贤父之有愚子。此由天道自然。非子之妻之罪也。尹文子曰先生止之愿无言。文留妻矣。   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滋滋焉。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者乎。   子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异而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高其行则人莫能阶也。远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交于人人不敢侮。其唯高远乎。   申祥问曰子张之子殷人自契至汤而王、周人自弃至武王而王、同喾之后也、周人追王大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独否、何也、子思曰文质之异也。周人之所追大王。王迹起焉。又曰文王受命、断虞芮之讼、伐崇邦、退犬戎、追王大王王季、何也、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来。耆老曰欲得菽粟财货。大王曰与之。与之至无而狄人不止。大王又问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大王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大王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者亡民也。耆老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大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成王于是追而王之。王季其子也。承其业。广其基焉。虽同追王。不亦可乎。   羊客问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周自后稷封为王者后、子孙据国、至大王王季文王、此固世为诸侯矣、焉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夏。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珪瓒鬯之赐。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以诸侯为伯。犹周召之君为伯也。   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朔曰尚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于秦费、效尧舜之言耳、殊不如也、子思答曰事变有极。正自当耳。假令周公尧舜不更时异处。其书同矣。乐朔曰凡书之作。欲以喻民也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曰昔鲁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答之曰道为知者传。茍非其人道不传矣今君何似之甚也。乐朔不悦而退。曰孺子辱吾、其徒曰鲁虽以宋为旧、然世有雠焉、请攻之、遂围子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巡狩第八   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见古天子巡狩之铭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禅之世、子思曰子不欲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以齐之众连邻国以辅文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晋文之事不足言也。陈子曰非不悦斯道力不堪也、子圣人之后、吾愿有闻焉、敢问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礼、可得闻乎、子思曰凡求闻者。为求行之也。今子自计。必不能行。欲闻何为。陈子曰吾虽不敏。亦乐先生之道。于子何病而不吾告也。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子将巡狩。必先告于祖祢。命史告群庙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或以迁庙之主行载于斋车。每舍奠焉。及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退以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价。察民之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君免。山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教者则君退。民淫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疆土地垦辟。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陈子曰诸侯朝于天子盟会霸主、则亦告宗庙山川乎、子思曰告哉。陈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诸侯盟会不越邻国、则其礼同乎异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封者。则其礼与巡狩朝会无变。其不越封境。虽行如国。陈子曰古之义也吾今而后知不学者浅之为人也。            公仪第九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