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书之于策,37.1094ms
0 书之于策,传之于志。 万世子子孙孙道而不舍。 由之则治,失之则乱。 由之则生,失之则死。 今夫肢体之序与禽兽同节,言语之暴与蛮夷不殊,混然无道,此明王圣主之所罪。...
1 故隐十一年注云“承其告辞,史乃书之于策。 若所传闻行言非将君命,则记在简牍而已,不得记於典策。 此盖周礼之旧制”也。...
2   臣按: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何武、萧望之、翟方进等皆以射策甲科为郎。...
3   说春秋者,须知春秋是孔子作,作是做成一书,不是钞录一过,又须知孔子所作者,是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经史体例所以异者,史是据事直书,不立褒贬,是非自见,经是必借褒贬是非,以定制立法,为百王不易之常经,春秋是经,左氏是史,后人不知经史之分,以左氏之说为春秋,而春秋之旨晦,又以杜预之说诬左氏,而春秋之旨愈晦,杜预曰,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鲁易见象与鲁春秋,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戒,其余则皆即用旧史,镇瑞案杜预引周礼孟子,皆不足据,孟子言鲁之春秋,止有其事其文而无其义,其义是孔子创立,非鲁春秋所有,亦非出自周公,若周公时已有义例,孔子岂得不称周公,而攘为已作乎,杜引孟子之文不全,盖以其引孔子云云,不便于己说,故讳而不言也,周礼虽有史官,未言史有凡例,杜预云,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正义曰,今案周礼竟无凡例,是孔颖达已疑其说,特以疏不注,不得不强为傅会耳,正义又曰,先儒之说春秋者多矣,皆云邱明以意作传,说仲尼之经,凡与不凡,无新旧之例,据孔说,则杜预以前,如贾逵服虔诸儒说左氏者,亦未尝以凡例为周公作,盖谓邱明既作传,又作凡例,本是一人所作,故无新例旧例之别也,至杜预乃专据韩宣疑似之文,盖翻前人成案,以左氏传发凡五十,为周公旧例,周衰史乱,多违周公之旧,仲尼稍加刊正,余皆仍旧不改,其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乃为孔子新例,此杜预自谓创获,苟异先儒,而实大谬不然者也,自孟子至两汉诸儒,皆云孔子作春秋,无搀入周公者,及杜预之说出,乃有周公之春秋,有孔子之春秋,周公之凡例多,孔子之变例少,若此则周公之功大,孔子之功小,以故唐时学校,尊周公为先圣,抑孔子为先师,以生民未有之圣人,不得专享太牢之祭,上可降居配享之列,春秋之旨晦,而孔子之道不尊,正由此等谬说启之,据孟子说,孔子作春秋,是一件绝大事业,大有关系文字,若如杜预经承旧史史承赴告之说,止是钞录一过,并无褒贬义例,则略识文字之钞胥,皆能为之,何必孔子,即曰据事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则古来良史如司马迁班固等,亦优为之,何必孔子,孔子何以有知我罪我,其义窃取之言,孟子何以推尊孔子作春秋之功,配古帝王,说得如此惊天动地,与其信杜预之说,夺孔子制作之功,以归之周公,曷若信孟子之言,尊孔子制作之功,以上继周公乎,陆淳春秋纂例,杜预之说曰,杜预云,凡例皆周公之旧典礼经,按其传例云,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然则周公先设弑君之义乎,又曰,大用师曰灭,弗地曰入,又周公先设相灭之义乎,又云诸侯同盟,薨则赴以名,又是周公令称先君之名以告邻国乎,虽夷狄之人,不应至此也,案陆淳所引后一条,即左氏所谓礼经,杜预所谓常例,陆诘明快,不知杜预何以解之,袒杜预者又何以解之,柳宗元亦曰,杜预谓例为周公之常法,曾不知侵伐入灭之例,周之盛时,不应预立其法,与陆氏第二条说同。...
4 礼记曰,百名以上则书之于策。 孔子见时教不行,故欲正其文字之误。 后魏世祖始光二年,初造新字千余,诏书引孔子名不正,则事不成之语。...
5 "颜注云:"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 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
6 故元恺云:“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 事虽彰着,非理不通; 理既幽微,非事莫显;...
7 善辞者有伦有叙,博征曲喻,书之于策,五采绚焉。 是言也,不谓之文也。 古之善言者,根于心,矢于口,征于事,博于典,书于策简,采色焜耀。...
8 」师古注:「射策者,谓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 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
9   ○《左传》所本《左传》所本,采择甚多,盖古者史官有简策、简牍二种,杜预序所谓《周礼》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10   大事书于策 【杜预春秋序云大事书之于策○今案南昌本同】 先王策府 【穆天子传云至羣玉之山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云言古帝王以为藏书策之府也○今案本钞一百一藏书篇引同平津馆本穆天子传卷二策作册】 鲁史策书 【杜预春秋序云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今案南昌本同】 文武之政 【家语云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册○今案家语哀公问政篇第十七册作策】 诸侯之策 【春秋左氏传云宁惠子死召悼子曰吾得罪于君名藏在诸侯之策曰孙林父宁殖出其君君入则掩之是吾子也悼子许诺○今案见襄廿一年传陈本同】 玉策 【后汉书云神经恠牒玉策靡得而闻○今案陈本改注房元龄议封禅仪谬甚】 金策 【张衡四京赋云飨以□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赐与此士○今案文选及百三家本陈俞本赐予作锡用】 ...
11 ”十二公唯子同是嫡夫人之长子,备用太子之礼,故史书之于策。 即位之日,尊成君而不名,《春秋》之义,圣人之微旨也。...
12 孔子之前,典籍守于史官,大事书之于策,小事记之于简牍,只可谓为记载之法,而不得谓之有史学。 左丘明尝称《春秋》之称有五:一曰微而显,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尽而不汙,五曰惩恶而劝善 。...
13 《曲礼》曰:“史载笔,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 《大戴礼》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则有司过之史。...
14   国语左史倚相王应麟玉海云左史楚之史官也韩诗外传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   左徒   史记顷襄王二十七年使左徒侍太子于秦考烈王立以左徒为令尹封于吴盖黄歇初为左徒官也又屈原为懐王左徒正义曰盖今左右拾遗之类...
15 四月十一日,宗正寺主簿常木蔡奏:「臣闻古者史氏大事书之于策,今之玉牒是也。 窃观先朝修进玉牒,必以后德始末附载卷后,所以重天合,章母道,并天地垂不朽也。...
16 (儒林传赞,师古曰,射策者,谓为问难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置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以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17 书之于策。 以备选充兵伍。 乡有孝子顺孙悌弟义行。 当行举报。 官加旌异。 即令劝化乡闾。 或有孤寡穷苦无告之人。...
18 书之于策。 五采绚焉。 是言也。 不谓之文也。 古之善言者。 根于心。 矢于口。 征于事。 博于典。 书于策简。...
19 盖古之圣贤,未尝有意学为文,其中有所不得已,因事而书之于策,则道为之体,气为之用,道充,故气亦充焉。...
20 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孟子曰:「楚谓之『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